哈佛75年研究:幸福關鍵不在成就和財富,而在人際關係!教孩子學業,更要教他坦誠、親切和微笑

生活方式這種東西因人而異,能不能辦到某些事也有能力上的差異。有些人過著富裕的生活,也有些人過得很艱困。每個人天生具備的條件都不一樣,唯有「坦誠親切」這兩點,只要願意,人人應該都辦得到吧。人與人交往時,只要徹底實踐「坦誠親切」,就不會再自尋煩惱了。

坦誠、親切與微笑

「坦誠親切」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原則,甚至可以說是理念、是目標,也是迷途時的指標。除了這兩點之外,我還想再加上一項,那就是「微笑」。也就是說,我的人生原則就是「坦誠、親切、微笑」。

小時候,我是個喜歡看書的小孩,尤其喜歡傳記,像是野口英世、林肯、居禮夫人、甘地等偉人傳。跟小說比起來,真實存在的人物更吸引我。

另一方面,我小時候也喜歡打棒球,喜歡騎腳踏車出門,喜歡在戶外遊玩,喜歡的程度和讀書不相上下。

上了中學之後,我開始仔細啃書。那正是我對一切抱持懷疑,想找出「絕對美好的事物」的時期。

「說不定能從某個人的人生或前人做過的事裡找到什麼靈感?」我抱持這種想法,每天都上圖書館。有時還蹺課不去補習,跑到書店站著看書。

剛開始,我還是一直找傳記來讀,漸漸才改變閱讀的類型,讀了不少卡內基或拿破崙‧ 希爾等勵志作家始祖所寫的成功哲學。到最後,連愛德加‧ 凱西之類的精神領域書籍,甚至是聖經或佛經都找來讀了。

只要覺得某本書還不錯,就會把同類型的書全部找出來,讓自己沈浸其中,受到影響。不過,有時進入某個領域,在看清楚實際狀況,一旦發現跟自己想的不一樣之後,也會立刻放棄。

在讀過各式各樣的書籍後,我產生一種感覺。

 

關鍵果然還是在「人」

我隱約察覺,自己追求的不是驚世駭俗的事,不是哲學也不是宗教,而是能教會我何謂「絕對美好事物」的人,而且是真實存在過的人。

「坦誠親切」,是宛如我人生導師般的詩人高村光太郎,為花卷山口小學所寫的一句話。

那天,當我在展覽上看見裱在框上的這句話時,第一次感覺自己找到「絕對美好的事物」了。

我覺得這就是真實。對於自己該怎麼做,該有什麼態度,想怎麼活下去,似乎已找到最接近答案的東西。

生活方式這種東西因人而異,能不能辦到某些事也有能力上的差異。有些人過著富裕的生活,也有些人過得很艱困。每個人天生具備的條件都不一樣,唯有「坦誠親切」這兩點,只要願意,人人應該都辦得到吧。

我發現人與人交往時,只要徹底實踐「坦誠親切」,就不會再自尋煩惱了。活得坦誠親切,或許這樣就已非常足夠。只要將坦誠親切這個理念當作自己的目標就好。如果沒有看到這句話,大概就不會有現在的我。

直到如今,「坦誠親切」這句話還鮮明地鐫刻在我心上,而且還一年比一年更熠熠生輝。我簡直是這方面的專家了。這或許是因為,年紀愈大愈知道要做個坦誠親切的人有多難。

我可以擺出一副真誠的表情,也可以裝親切。可是,要活得絕對「坦誠親切」真的非常難。

我也有脆弱的一面,內心也有欲望。有不願意承認的事,也有自私自利的時候。

「能對人坦誠到使自己失去什麼的地步嗎?」

「能呈現百分之百的自己,真實面對他人嗎?」

面對這些質疑時,我總是狼狽不堪。

中學時,我以為「這麼簡單的事,誰都做得到」,也正因此而覺得是天經地義的事,但那並不是因為當時的我太單純。

年輕時代,我就算做不到也會覺得自己可以辦到。之所以能在自己沒有察覺的狀況下自我欺騙,大概是因為當時雖然已能大致了解事物的面貌,但還無法洞悉事物的本質,直搗核心。

然而,成人之後的我,已經無法再瞞騙自己。

只要用無法輕易瞞騙的目光審視自己,就知道我離完全的「坦誠親切」還有一大段距離。我還無法獲得「絕對美好的事物」。

 

縱使做不到,但仍像是種護身符

可是,縱使還做不到,但只要隨時將「坦誠親切」當作護身符般隨身攜帶,就會有很大的差別。

「無論如何,知道自己還擁有人生理念,就有個能重新開始的起點。」

光是這麼想就能讓我放心許多。

比方說,與人溝通時,若能總是提醒自己「坦誠親切」的重要,就不會一味從別人身上拿取,自己也能付出與給予。

「坦誠親切」是支撐我所有工作的基礎。換句話說,也是我的原動力。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得和其他人建立關係。此時,最好可以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說明自己重視的是什麼,以理解彼此為前提相互合作。

就這層意義來說,「坦誠親切」確實成了我的護身符。因為這樣就能輕易讓別人得知,松浦彌太郎這個人重視的是什麼了。

若是遇到了能當作一輩子護身符的箴言,把這句話刻劃在內心深處就會感到幸福。我遇到的剛好是高村光太郎教我的這句「坦誠親切」,相信每個人都能在相應的時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句話。

 

不管發生什麼事,微笑大多都能解決

此外,還有「微笑」。即使在語言不通的國外,在遭逢困難而寸步難行時,至少還能給別人一個「微笑」吧。雖然這麼說有點牽強,但我覺得不管發生什麼事,大抵都能用微笑解決,甚至覺得連病都能靠笑容治好。

我總是用「微笑」克服許多困難。所以現在,除了「坦誠親切」之外,我想再加上「微笑」。

我將秉持「坦誠、親切、微笑」的理念繼續生活。

 

摘自 松浦彌太郎《正直:找尋生活中的真實,成為你想成為的自己》/時報出版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

沒有醫生強調就不懂得讓孩子回診和吃藥、甚至還情緒崩潰的父母,到底怎麼了? 

拼命工作為了買房養房,卻忘了最簡單的幸福,其實只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頓飯
 


Photo:Uchral Sanjaadorj,CC Licensed.

數位編輯: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