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虐童新聞總讓我們揪心?家庭議題就是社會議題,除了私刑處置,我們有沒有更理性的方法?

人不是用理來分析就說得通,有些受過創傷、被忽略、被不當管教的人就是沒能長出復原力,沒長出愛,一輩子就卡在創傷裡無法走出來,也許他以為他已經漸漸擺脫過去恢復正常了,但只要類似情境再度出現,那假裝癒合的傷口就會再度流血。也許他會是個好主管好員工好朋友,但他無法做個稱職的父母,沒人教他該怎麼做,周遭家人沒有像樣的範本。
  • 文/ 南琦
  • 2019-01-17 (更新:2019-06-04)
  • 瀏覽數6,284

彷彿是被打開了某道閘門,當辣椒虐童影片一出,所有相關的虐童新聞就在這幾日傾巢而出,影片照片加上細節描述,顯示這樣的故事從來不曾少過,端看能不能被看見。

我不想看,不敢看,不能看,看了我會揪心流淚,什麼都不能做的無力感會襲擊我(因為他們都不是我的個案),即使自己就是心理師心裡仍舊會有問號與驚嘆號,但只要打開電腦,滑開手機,就會看見憤怒朋友的分享連結,逃無可逃。

朋友們說,真不知這些禽獸腦子裝些什麼,裝大便吧,怎麼下得了手,我連大聲吼孩子事後都會後悔不已,拿棍子更是捨不得,愛的小手都是買來放著長灰塵,真的不懂為什麼這些禽獸能夠想得出這些變態方法……(後面夾帶髒話N句)

我的難過與流不出眼淚背後多了更多無奈與省思,這不就是我工作上所遇到的種種困境與創傷嗎?身為助人工作或教育工作者對這樣的故事一定不陌生,新聞上情節一點都不大驚小怪,更多是沒有上新聞的日常,也許是自己教的學生,也許是自己輔導的個案。為什麼會這樣?

是的。不適任,失職,不夠格的父母多得是,但這些父母會不會也是被這樣的家庭養大的?或者中間發生了什麼讓他們變成這樣?

如果不往更深的地方看,我們的憤怒就會變得廉價而且幫助不大,虐待與被虐的人也許更能藉由113專線來得到官方介入,或者我們可以很意氣用事的去賭她去扁他,啊然後咧,除非你只想藉由轉貼這樣的事情來博取按讚數量,順便發洩一下情緒,否則我們都必須好好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也許能做的比你想的還要多,多關注身邊的人,挽救身邊可能的潛在加害者與被害者。
 

小時候的不良經驗會造成長遠的影響,不是時間就能遺忘

因為我們對孩子有愛,不容任何危及孩子的行為。因為我們要不是來自於有愛的家庭,就是想給孩子滿滿的愛,給孩子愛是理所當然的。

那麼有沒有人先天或後天就缺乏愛與被愛?當然有一堆,這就是我每日上班所見的實況。太多人成長過程跌跌撞撞,千瘡百孔的家庭加上問題多多的父母,如果你待在舒適圈中,自然不能理解有人從小因為父母躲債,光國小就換了7、8間,也不能理解被父親施暴或性侵的小孩長大如何做別人的父母,或者不說創傷,過度寵溺與放縱難道不是另一種傷,讓這樣的孩子長大學不會該有的規範與道德。

小時候的不良經驗會造成長遠的影響,不是時間就能遺忘。如果這孩子一路上沒有遇到什麼貴人,或者有遇到貴人但有更多的挫折,那麼他那脆弱的抵抗力馬上就會再度崩盤,他必須武裝起來保護自己,不這麼做無法順利活下去,所以他可能變得自私,情緒化,敵意,只挑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做。

但為什麼有人小時候不快樂,教養環境並不好、卻不會因此對自己孩子施暴?這就得扯到個人特質了。

道德法官們可能會說,不要把為虐待孩子的行為找藉口,誰小時候沒有創傷?既然養了小孩就要為他負責啊幹嘛牽拖一大堆還歸咎自己小時候?

很好,說的正義凜然十分有道理,但,人不是用理來分析就說得通,有些受過創傷、被忽略、被不當管教的人就是沒能長出復原力,沒長出愛,一輩子就卡在創傷裡無法走出來,也許他以為他已經漸漸擺脫過去恢復正常了,但只要類似情境再度出現,那假裝癒合的傷口就會再度流血。也許他會是個好主管好員工好朋友,但他無法做個稱職的父母,沒人教他該怎麼做,周遭家人沒有像樣的範本。

受了什麼傷,破壞性影響有多深,沒有客觀丈量的標準,我工作多年的心得是,每個人的人生都很獨特,每個傷痕累累的人背後都有故事,只有仔細傾聽與投入才有辦法了解哪個迴路卡住,然後找到解決的方法。

所有受過傷的孩子都需要漫長的時間恢復,即使年紀再大也一樣,所有有問題的父母背後必定有不能去愛的原因,只是我們不知道。創傷專家貝賽爾醫師(Benssel van der Kolk,「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一書作者),感受最深刻的集體創傷治療心得就是,真實的療癒必須承認我們共同的人性與命運。我們會對家暴問題心痛,表示感同身受,苦其所苦,因為家庭議題就是社會議題,甚至是公共安全問題,任何人都無法是局外人。

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別人的人生,不拿自己的經驗去套用,讓受創者重新體會世界上也有友善的人,那個人居然是外人而不是老傷害自己的家人,建立足夠的安全感,那外人也隨時伸出雙手幫助他,而不是意氣用事,間接把他推向深淵,讓問題永遠沒有解決的可能。

 

※延伸閱讀

父母的情緒攸關孩子一生

受傷的童年,如何避免導致失控的人生

 

手機一定要禁嗎?一起滑不行嗎?
南琦老師新書:《當我們滑在一起:與手機世代孩子共處》已上架,與新世代父母分享,如何與數位世代孩子互動

 

Photo By:pixabay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