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緒,攸關孩子一生

台灣虐待兒童的可怕,已經足以讓台灣被視為不文明的國家。去年全台灣這數據相當於每週平均有2.4名兒少死亡,且是台灣20歲以下死亡率的近64倍。
編按:
1.新北市新店區一名國小五年級女童,因為考了全班第五名,竟被父親用藤條抽打大小腿高達20次,只因約定「少一分打一下」,該父親還拍成影片放送在臉書平台上,甚至把影片傳給學校老師,病態的行為讓網友暴怒肉搜,校方、社會局以及家暴中心、新北教育局均已介入處理。

2.知名兒科醫生日前在網路上自爆,因為對小孩疏於管教,發現小孩變得沒有生活能力,為了改變這種情形,他開始會以打手心、賞耳光等嚴厲方式教育,但遭到前妻通報113,指控爸爸對他們家暴。

資深社會記者戴志揚,從無數的犯罪者的個案初略分析,問題清一色出在成長過程與家庭環境,再細分後,發現「情緒管理」失控,而且是「從小就失去的自我情緒管理機制」,幾乎就是犯罪先期成因。


根據衛福部保護服務司統計,在台灣,平均每 4-5 分鐘就有 1 件家庭暴力通報事件,2016 年至 2019 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數從 11 萬 7,550 件成長至 12 萬 8,198 件,成長 9.1%。

台灣虐待兒童的可怕,已經足以讓台灣被視為不文明的國家。去年全台灣這數據相當於每週平均有2.4名兒少死亡,且是台灣20歲以下死亡率的近64倍。

我的美麗故鄉,妳變了嗎?為了妳,我的心情很不美麗,曾幾何時,妳是那麼良善純樸,為何現在的妳變得如如此猙獰暴唳?

這片養我長大的土地,何時才能展現昔日動人的容顏,讓我們再度全心的投入您的懷中?

社會大眾,表面上看到的表象是「治安惡化」。但我每天身處各類刑案當中,這個觀點我始終不表贊同。這些刑案並非牽涉槍毒、幫派、及私人恩怨,罕見的都是因無法在男女感情、家庭親情糾結中解脫而做出憾事。

看了那麼多年案例,我從犯罪者的個案初略分析,問題清一色出在成長過程與家庭環境,再細分後,發現「情緒管理」失控,而且是「從小就失去的自我情緒管理機制」,幾乎就是犯罪先期成因。

我們都很慶幸,從小到大,凡遇上情緒低潮,隨時可以和家人發洩、自己一個人躲起來大哭、找朋友吃飯聊天抱怨、上網發文討拍,個人情緒時時都有宣洩出口,內心風暴過後自然風平浪靜。

宣洩情緒本是一個很自然不過的人性機制,但原本「家庭」是培養它的原生地,現在家庭不但失去功能,反而成了犯罪因子的發源地。

去年一整年,我家野孩子真正惹毛我,讓我不得不疾言厲色,必須大聲怒罵他的狀況,只出現兩次,這幾年來,大概也是如此。兩次狀況都一樣,因為學習態度不佳,漫不經心,在屢教不聽的煩躁情緒,經過警告三次後仍一樣,逼得我不得不用獅吼功,將他神遊的靈魂叫回來。

「任何人」都不相信,我一年竟然「只」罵兩次小孩,要嘛不是我置之不理,否則就是我心臟異於常人。

清楚的說,罵那兩次實在是忍無可忍,但可能另外一百次,都必須靠自己吞忍下來。不過,隱忍情緒下,我每每走出孩子書房,或是耐心溝通完畢後,總要躲到另一個房間,雙手撐在牆壁上垂頭深呼吸三分鐘,此時只感覺血壓飆高,即將快要中風。

孩子的媽,為此經常用帶有極度憐憫的表情說,「現在要不要幫你叫救護車送急診啊!」。哈哈,當下確實很難受,但也漸漸有了收成。

將「罵小孩」、「唸小孩」這件事,轉換為聊天,解釋及提出反問,是我採用的方式。不知是否發揮功效?野孩子的老師們及同學對他的描述,幾乎清一色是「善良與和善」,我自己也觀察到,現階段不管受挫或遇到困難,他都能在穩定情緒下淡然度過。
 

精神受虐下的孩子只會不斷遭貶抑自我價值

我採訪過一個「精神虐兒案」,主角是一位在校表現正常,功課中上,連小錯都不犯的國小五年級女童,他的父母都在公家單位服務,家庭是個與大多數人都一樣的小康家庭。

小女孩屢次在老師出作文題,尤其是提到「家庭」、「親情」或「朋友」顯露出她內心的憎恨,讓老師憂心不已。有一次,她在「我的志願」及「未來志向」題型時兩度提到,「我最大的志願是等我長大後有足夠能力時,殺了爸爸」;以及「我要殺了以後動不動就罵我的人」。

這兩句話讓老師驚嚇不已,連忙通報輔導室介入,校方也以為她長期遭受父親虐待,而通報社會局將其家庭列為查訪輔導對象。

一段時日後真相大白,原因竟是,女孩的父親對家中三位小孩〈另兩位分別是小二與幼兒園大班〉管教相當嚴厲,在成績與食衣住行育樂上,以近乎苛刻的方式要求管理。

更令驚駭的是,除了平時無時無刻不斷的斥責外,更常在深夜叫三個小孩起床罰站在房間內一張小熊維尼海報前,要孩子反省一天過錯,大聲檢討覆誦到「小熊維尼微笑」為止。孩子的母親也認為是「為了孩子好」,既然沒動手,那也只好選擇襟聲。

這對孩子來說,是何等恐怖的精神折磨?孩子在隨時緊繃精神、不斷遭貶抑自我價值與不信任中,開始憎恨父母與同儕,因此而立下了一個她自覺「可以解脫」的駭人志願。

如果一如文章開頭,衛福部提出的數據來看,一年出現近一萬名高風險的孩子,在年年升高下,十年就會累積出十萬名高風險青少年與兒童,只要有一人走情緒爆發而走偏路,犯下一件眾所矚目的社會案件,都是我們社會難以承受之重。
 

「教導孩子,只累18年,未來海闊天空;遙控孩子,順利18年,未來可能會痛苦煩惱一輩子。」這是我常和朋友說的話。

孩子不管是自己或是在父母協助下能管理好情緒,自然有好心情,自然能穩定成長,犯錯率絕對遠低於他人;失去這個機制的孩子,長大後只會變本加厲,一生都背負著隨時會爆發的可能性。

只要一個衝動洩憤,他身邊每個人都有可能成遭受傷害。在這種前提下,要快樂或膽顫憂心過一生,父母怎麼起頭,孩子就會怎麼走向那條道路。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