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自己或家人,是否需要買保險?

什麼叫「夠」?我怎麼知道自己擁有多少「需求」?首先要探討的,就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在《其實,保險不是非買不可》一文中,已解釋過一個基本卻相當重要的觀念「並非每一個人都非買保險不可!」

那麼,該如何判斷自己或家人,是否需要購買保險呢?



保障需求多少才「夠」?

什麼叫「夠」?我怎麼知道自己擁有多少「需求」?

其實,衡量保險夠不夠的標準與方法,在財務規劃領域早已行之有年,雖然名稱並沒有被統一,不過主要核心原則上都是以「需求分析」的方法,透過「應備」與「已備」的比較,讓家庭責任與財務需求得以量化評估。

 

舉一些實務上的例子,我們可能擔憂的有:

1. 我想要買房子,不知道自己的財務狀況每月承擔多少房貸才合適?

2. 萬一家人不小心發生疾病或意外,在哪間醫院就診比較放心?希望在哪種病房醫療照護?一天的病房費用大約是多少?

3. 希望在20年後栽培孩子出國深造,在考量通貨膨脹率的情況下,若是準備一筆資金去做投資,應該準備多少?若是定時定額又該準備多少?

4. 想在退休時能夠有每月3萬元的生活費用,那麼現在每個月應該提撥多少錢?去投資在期望報酬率多少的金融市場和工具上?

類似以上的家庭責任或財務目標,都可以透過有系統的方式一一量化為數字,然後把「應備」和「已備」拿來評估保障究竟夠還是不夠。





藉由需求分析衡量保障缺口「應備」:

係指財務風險發生時,個人或家庭會面對的債務或未來所需之各項費用。


例如:

1. 每天都需要的基本生活開銷

2. 遮風避雨、安身立命的住宅費用

3. 年邁父母的孝養費用

4. 年幼子女的教育費用

5. 兼顧尊嚴與品質的退休費用

6. 當我們闔上眼的那一剎那的最後喪葬費用

 

「已備」:

既有的儲蓄、投資等資產,以及已購買的保險。可以藉由家庭的資產負債表以及現金流量表加以整理與比較。

 

1. 銀行戶頭裡的活期、定期存款

2. 股票、債券、共同基金等流動性資產

3. 各種保險如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團體保險

我們手邊既有的準備,決定我們能否因應不確定的將來。



保障不是愈多愈好

藉由應備與已備兩者的比較,就可以大致了解目前個人或家庭式處於何種狀態。

應備 - 已備 < 0 → 可能浪費

若應備小於已備,可能造成沒有必要的浪費,或許有必要降低保額或刪減保單。例如責任只需要200萬就能滿足,但卻買了1,000萬的壽險保額,多出800萬保額的保費,對於個人及家庭而言就是一種不必要的浪費。

應備 - 已備 > 0 → 產生缺口

若應備大於已備,表示目前個人或家庭存在保障不足的缺口。因此有必要提高保額或添加保單。

應備 - 已備 = 0 → 才能安心

唯有當應備等於已備的時候,才叫做剛剛好,表示我們的每一分錢都已花在刀口上。



健診的重點是「人」,而非藥品

許多保險業務員會請客戶將保單拿來進行「保單健診」,似乎經過縝密分析後再告知缺口為何、應該加買什麼保險,乍看之下十分合情合理。

實際上,保單健診的最大盲點在於:健診的主角變成了保險商品,而不是人。試想一個情境,今天病患去醫院掛號,好不容易和醫生見上一面,此時醫生若只請我們將過去吃過的藥物,拿出來給他看一下,根本沒有對病患進行診察,那這位醫生真的能夠了解我們的病情嗎?足以作出正確的判斷並且對症下藥嗎?

因此,保單健診這個動作若僅停留於檢視客戶的保單,並未深入對個人或家庭進行需求訪談,引導與勾勒出「應備」的金額大小,那麼在只知道「已備」的情況下,又豈能斷言保障有所欠缺,必須購買什麼?

健診的重點是「人」,而非藥品,否則「保單健診」恐怕淪為見縫插針的銷售手段罷了。

-----------------------------------------------------
宏觀財務顧問平台」FB粉絲專頁

作者:邱正弘

邱正弘博士經常應邀接受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專訪,為國內僅見嫻熟法務、財務、稅務、保險等專業Knowhow的專家。

現為宏觀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圖片提供 :邱正弘

執行編輯:王穎勳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