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力量從哪兒來?放下好爸媽的偶像包袱,教養更真誠

孩子需要的是「活跳跳的生命」與正確答案(如果你相信有的話)共處的存在,就是我們。如果父母總是說著自己小時候也不相信的╳話,甚至以「這樣對你現在比較好」、這種自己也不全然接受的理由在忽悠孩子,難道只要加上同理傾聽溫和且堅定,孩子就會說「謝謝我知道了」?
  • 文/ 醜爸
  • 2019-04-02 (更新:2019-05-30)
  • 瀏覽數5,812

看過電影《雷神索爾3》嗎?如果沒看過,容我用最簡明的文字向您介紹:

索爾是個用槌子打架的神,雷神之槌可以呼風喚電,還能讓他飛行,而且異常堅固⋯⋯卻突然間被輕而易舉地毀了。毀的不只是槌子,連帶著索爾雄獅般的自信也灰飛煙滅。當求助於被他視為一生偶像、但即將仙逝的父親時,父親說:「你是雷神,還是槌子神?」索爾答不出來。他是雷神,但他一直以為有槌子才會有力量。

現在槌子沒了、父親走了,力量從何而來?


教養的力量,從何而來?

就我的觀察與長期和母親們工作的機緣下,以為答案是「從母親的身分和專業而來」。

 

社會對母職的期待

成為母親後,許多作法是出自「愛孩子」,但當中也夾藏著不少「身為一個媽媽,我應該⋯⋯」在其中,姑且稱之為「社會對母職的期待」。但這樣的期待並不討喜,已有成堆的文章論述「社會期待是如何壓迫母親」、「媽媽呀請別逼死自己」、「阿木請你也保凹凹凹重」,種種敲擊到母親們的心事誰人知,獲得媽媽們的熱烈迴響。敲擊歸敲擊,母親們的日常,仍會不由自主地望向社會對母職的期待,企盼解答。

再來是「專業」。我們是在台灣專業萌芽的時代長大,受的是成為某領域專家的教育,因此任何言論只要讓我們嗅到專業的味道,就覺得該給予尊敬的眼光及勇敢的接受。因此如果專家這樣說,我們也覺得挺投緣合意的,就該切身執行反躬自省。覺得不對勁?自家小孩不受教?別急,A專家行不通,甲專家一定有妙方。

「這樣有什麼不對,盡到一個媽媽的責任、聽專家的話,才可以把小孩養得啵棒啊⁈」

這倒是,只是這樣好像誰當誰的媽都可以?畢竟媽媽的責任早已洋洋灑灑,專家的話族繁不及備載,只要夠認真,我們都可以是任何人的母親?當然不是如此!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是天底下獨一無二孩子的親娘!

這支持「獨一無二」的力量,若不是來自社會定義的母職,也非專家循循善誘的見解,究竟從何而來?

 

真誠地站在孩子面前

「為什麼一定要穿褲子/鞋子/襪子?」

「這麼難吃為什麼要吃?」

「我不喜歡阿公,我不要去阿公家!」


這些充分反映出「孩子想要主導」的問題,依據社會母職及專家論述,一定有富有教育意義的答案,Google一下將出現上百搜尋結果。但親愛的媽媽爸爸,你自己的答案是什麼?能否用自己的話、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回答?如果你的答案不符合社會期待,會願意說、還是壓抑?

回答這些問題是為了十年後準備,準備自己可以更真實站在孩子面前:

「媽,妳第一次性行為什麼時候?」

「為什麼不能抽菸?爸,你抽過嗎?」

「騎機車方便又快速,我會好好騎,怎麼可能會被抓到?」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的答案是什麼?

河合隼雄先生在大作《孩子與惡》提到,許多大人躲在正確答案背後,逃避面對孩子的掙扎與衝撞,最終失去了與孩子的連結。母職的必須與專家的權威,好似賜給我們真理的劍與道德的盾,我們可以躲在劍與盾的後頭,因為已經為孩子準備好正確答案,他們有天會懂得。

我們給孩子的答案,他們是懂得,而且很早就懂,但無法深入到他們內心的掙扎與衝動。孩子想知道「媽媽,妳走過嗎?妳跟我一樣興奮又無助嗎?那是什麼感覺妳知道嗎?爸爸,你曾經像我一樣不顧一切、卻又極度需要認可嗎?」

孩子需要的是「活跳跳的生命」與正確答案(如果你相信有的話)共處的存在,就是我們。如果父母總是說著自己小時候也不相信的╳話,甚至以「這樣對你現在比較好」、這種自己也不全然接受的理由在忽悠孩子,難道只要加上同理傾聽溫和且堅定,孩子就會說「謝謝我知道了」?

那我們究竟跟誰誰誰的媽媽爸爸有什麼不同?

 

擁抱你的生命力量⋯⋯還是可以拿著槌子

雷神相信槌子的力量勝過一切,甚至忘了力量的來源是他自己;我們是否跟他一樣未曾相信過自己,而是企盼可以擁有一把萬夫莫敵的槌子,也就是從社會對母職的期待和專家的解答,支取力量?

當孩子藉由詢問、挑戰、衝撞我們來接觸世界最真實的一面時,我們要拿起槌子大力砍下,還是徵詢自己內在、能滋養另一個生命的強大力量?重整自己的生命經歷,曾經的火花、過往的痛悔與激情,能否成為滋養孩子的豐厚資源?

「可是⋯⋯可是⋯⋯我小時鳥鳥,大了也不佳,哪來的蝦咪生命力啊⁈」

親愛的媽媽爸爸,孩子小的時候,也許需要我們給予堅定的答案、正確的選擇;當他們開始用自己的學習重新理解世界時,我們的角色更多是陪伴、是一起面對挑戰。父母一路走到今天,呈現給孩子的不見得是成功樣板、社會棟樑,但有生命獨特的樣貌。帶著自信和熱情,讓孩子看見每個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與眾不同,這也是一種身教。

當然,我們仍可尊重社會對親職的期待,專家的貢獻也有其意義,但在最底層的,可以真正接住孩子、與他們連結的,是我們自己。


※延伸閱讀

大人不能接受孩子嚎啕大哭,是因為大人也無法面對自己脆弱的狀態

面對餐廳裡哭鬧的孩子和焦急的父母,我們能給的是更多的同理和包容


摘自 陳其正(醜爸) 《父母的第二次轉大人:放下「好爸媽」的偶像包袱!透過情緒覺察撫平脆弱與憤怒,轉化育兒難題,看見陪伴的各種可能性!》/麥田出版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