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能接受孩子嚎啕大哭,是因為大人也無法面對自己脆弱的狀態

同理孩子並非就什麼都不做,只等著孩子改變,照顧者仍可執行當下覺得適合的教養,若這樣做能照顧到孩子、情境跟自己,也不至於妨害他人。
  • 文/ 醜爸
  • 2019-03-28 (更新:2019-05-30)
  • 瀏覽數11,156

珍愛你的脆弱,那是同理的來源

同理孩子簡單嗎?
坊間書籍隨手拈來,網路文章輕鬆搜尋,都能找到洋洋灑灑、教我們如何同理孩子的各式心法與技巧。這樣看來,只要我們願意讀書,來點練習,同理孩子應該不難吧?同理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懂他的情緒在心理諮商的世界,⎾ 同理⏌ 是與人建立關係的關鍵之一;甚至在很多助人工作者眼裡,沒有之一。要能同理一個人,或者讓對方感覺到你的同理,多少要和他在同個頻道,彼此才能達到共鳴:一種互相理解、但又保持著微妙距離的狀態。如果拒絕對方當下的狀態,同理將流於形式,反而讓人感到假掰。

這是為何教養工業不斷強調⎾ 搞懂孩子的情緒⏌ ,畢竟情緒是一個人內在感受的表現,如果情緒都沒對上,彼此很難在同一條船上,更別說同理。許多母父緊抓此訣竅訓令,卻還是頻頻卡住,不禁抱怨起同理無用:

⎾ 怎麼哭這麼久啊?愈同理愈誇張耶!⏌

⎾ 這小孩也太會生氣了,同理根本是寵壞她!!⏌

⎾ 連續劇一集六十分鐘但這位小孩的內心戲無極限啊!!!⏌

在這些點卡住的父母,通常把同理當成一種⎾ 解決問題的方法⏌ ,以為只要做到同理,孩子就能收起淚水、掛上微笑。我們心裡想的是⎾ 小子,我同理你的情緒了,該展現出你的誠意吧!⏌ 然而同理並非教養技巧,而是幫助父母能感受孩子,將心比心如果自己也那麼痛苦時,會希望如何被對待?

同理孩子並非就什麼都不做,只等著孩子改變,照顧者仍可執行當下覺得適合的教養,若這樣做能照顧到孩子、情境跟自己,也不至於妨害他人。例如,你可以同理孩子的情緒,但仍要求他把桌子收拾乾淨,或允許他先休息三分鐘再回來完成工作,即使邊哭邊做,毫不違和(更多的同理心請參考〈歡迎光臨同理心養成班〉)。

然而最大的前提是,我們真的同理了孩子嗎?其實很多時候是沒有的。我們也許接受了情緒,讓他們哭、允許他們生氣,但卻沒有和孩子一起停留在脆弱的情感裡。孩子在意的也許根本不是能不能哭,而是我們有沒有看見他的無助與痛苦。

脆弱,也許是最不能被大人們接受的情感狀態。

 

無法與孩子停留在脆弱裡,因為我們無法接受自己脆弱的狀態

⎾ 脆弱⏌ 大概是最不能被接受的情感狀態。孩子崩潰大哭,我們受不了的不是他們極端的情緒,而是那個崩潰透露出孩子的不願意、或無法撐住自己,且意圖進入到完全的依賴,要父母接住一切。

⎾ 好啦,六個月小孩我認了,三歲了就要收斂點,不能太誇張吧⁈⏌這是很普遍的想法,背後的假設是:長大就不能脆弱了,或是要有條件的脆弱,不然就是無用失能。父母不會、也不應該陪伴在脆弱中的孩子,那會慣壞他、讓他以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

這個假設來自原生家庭的父母。過去充滿比較與經濟壓力的年代,即使父母成就平平,對孩子卻有著高聳入天的期待,看著每個新生兒都好似望見下個大老闆、諾貝爾得主,只差不是耶穌基督。無論男孩女孩,盼望我們成材成功,母父們卻也期待我們快快長大、盡可能少添麻煩。

如果你跟我一樣曾讓父母失望過,應該懂他們臉上那個⎾ 恨鐵不成鋼,生你來磨娘⏌ 、摻雜各種絕望憤怒後悔悲傷殺氣騰騰的表情,訴說著⎾ 你已經長大了!沒資格再表現出那個樣子!⏌ 身為孩子,我們選擇任何可能的表達,但不能軟弱,哪怕一時片刻都足以勾起父母最深的恐懼:孩子不夠好,人生去了了(閩南語發音)。不夠好的孩子得不到關愛,反而換來指責及孩子最深恐懼的威脅:被拋棄。於是我們學到諸多不著痕跡的隱藏技巧,寧願在父母眼中是個愛哭、蠻橫、自閉、或者油腔滑調的孩子,也不願意被瞧見我們的脆弱。我能壞,不能弱。弱,連被注意的機會都沒了。

 

看見脆弱的價值,捨棄無謂的標籤

如何重新練習,讓自己可以多點停留在脆弱的情感裡?請參閱本書〈照顧嗷嗷待哺的內在小孩〉、〈探索⎾ 原生家庭⏌ 的影響〉等文,溫柔的親近自己的脆弱,體驗身為人本來就可以擁有的各式情感狀態,不需要他人的同意、也不用尋求認可。當那些孩提時就應該熟悉的狀態重新回到生活,你會發現孩子崩潰時,你不會先注意到他的情緒,而是他不知所措、暫時退化的狀態。接納這樣的無助、軟弱,同理心油然而生,因為你明白那不是胡鬧、也非無能,而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負能量釋放:小孩每天在巨人國闖蕩,焉能不氣餒,何以不抓狂?

同時,你也感受到身為母父的辛苦、人性的脆弱,雖然只是暫時的無助,但要接住他的是你啊,那誰來接住你呢?這個多麼痛的領悟,不是要你抱著孩子一起哭(如果你不介意其實我不反對),而是在那個當下,可以先放下⎾ 努力⏌ ,轉而承認你和孩子的無能為力。我們不會變糟、也不是沒救,而是這回合結束,我們都需要放手休息。

面對脆弱的孩子跟自己,我們可以無所作為,可以停滯不前,但我們的心是溫柔的,不再控告孩子與自己。這回合結束了,無論是扛走孩子,給他糖吃,拿出手機有請巧虎(換你吃糖),都是體貼的自我照顧。等下回合開始,再和孩子想想下次崩潰前能一起做些什麼。

母父不需要永遠知道問題如何解決,但我們可以示範給孩子看:感到無能為力是可以的,因為有人懂你,會陪伴你重新找到方法,感到充滿力量。一次又一次。

 

※延伸閱讀

除了「不要哭!不准發脾氣!」你還有更好的方式,引導小噴火龍「好好的生氣」

面對餐廳裡哭鬧的孩子和焦急的父母,我們能給的是更多的同理和包容

 

摘自 陳其正(醜爸) 《父母的第二次轉大人:放下「好爸媽」的偶像包袱!透過情緒覺察撫平脆弱與憤怒,轉化育兒難題,看見陪伴的各種可能性!》/麥田出版

圖片提供:Patricia Liu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