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常自以為在和孩子溝通,其實只是說服他聽話;這6招檢視你是在溝通還是在說服

父母遇到孩子做出不是父母期待的行為時,父母也說著要和孩子溝通溝通,但究竟父母是要和孩子溝通?還是要說服孩子呢?

親子溝通是親子雙方都要參與,不是只有父母,也不是只有子女。

目前社會,溝通是王道,遇到什麼事,總是嘴巴說著:要溝通、要溝通。雖然人人把這兩個字說得朗朗上口,但也常感到有溝而沒有通的無奈。把情境放到親子之間,父母遇到孩子做出不是父母期待的行為時,父母也說著要和孩子溝通溝通,但究竟父母是要和孩子溝通?還是要說服孩子呢? 以下例子,大家看看是溝通?還是說服呢? 



媽媽從孩子導師得知,讀國中的孩子在班上交了一位女朋友。老師說:要好好和孩子溝通。她聽進去了。於是,孩子放學回家後,她和過去不同,沒有馬上罵孩子,她叫孩子坐下來,她要跟他談談。她和孩子說:「明年你就要考大學了,所以,你先不要交女朋友,等上了大學,你愛怎麼交。隨便你」。 

孩子想說個話,還沒出口,媽媽又說:「因為是要和你溝通,我才好好跟你說,不然我早就把你罵一頓了。你聽我的,你們現在年紀輕輕的,似懂非懂,交女朋友不只會使你讀書容易分心,說不定還做出無法收拾的事,到時候,你就吃不完兜著走」。孩子又想說個話,這次總算搶到話權:「我們每天都一起念書,你不覺得我成績.....」!他還沒說完,媽媽根本也沒認真聽,插進嘴又說:「我是為你好,現在交女朋友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知道了嗎?明天就跟對方分手吧,知道嗎」! 

孩子:「嗯」了一聲,低著頭走回自己的房間,看不清楚他的表情。  媽媽覺得很滿意,溝通成功了!

以上例子,你認為媽媽是和孩子在溝通嗎?還是媽媽在說服孩子呢?

溝通和說服的差異何在?  

1. 雙方有表達自己想法或意見的機會嗎? 
   溝通:雙方有表達自己想法或意見的機會。 
   說服:雙方可能有或沒有表達自己想法或意見的機會。 

2. 雙方有真心注意聽對方的想法或意見嗎? 
   溝通:雙方有真心注意聽對方的想法或意見。 
   說服:雙方並不認真注意聽對方的想法或意見,甚至是敷衍假裝有聽。 

3. 親子雙方在意見不同的時候,有討論的過程嗎? 
   溝通:親子雙方有討論的過程,來瞭解彼此的想法,並對自己和對方的想法  有討論優缺點的過程。 
   說服:一方早有定論,因此,並不認真或根本不想瞭解或和對方討論彼此的想法。 

4. 親子雙方在意見不同的時候,有協商的過程嗎? 
溝通:親子雙方透過協商的過程來解決雙方的歧異。 
說服:父母早有定論,因此,並不認為有什麼好協商。 

5. 親子雙方視對方為可做決定的個體嗎? 
溝通:親子雙方視對方為可做決定的個體。 
說服:父母認為孩子沒有知能做決定,讓孩子做決定是很危險的事,因此,孩子只要聽話就可以。 

6. 親子雙方有做決定的過程嗎?  
   溝通:親子雙方透過討論協商的過程來瞭解彼此的想法以及共同決定。 
   說服:一方早有定論,因此,並不共同做決定。 

由上述的差異來看,媽媽不是和孩子溝通,而是說服。因為,媽媽並沒有提供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媽媽也不認真想知道孩子的想法,雙方沒有討論協商的過程,媽媽可能認為孩子沒有能力做決定,因此也沒有共同決定的過程。

說服也是一種可用的方式,在適當的實基和狀況,使用說服,成效也許不錯。但是,令人擔心的是:我們以為在和孩子溝通,其實是說服他。 

下一次,當我們說溝通時,再想一下,我們真的是溝通嗎? 


※延伸閱讀

大人都愛乖孩子,但叛逆的孩子更有想法更能為自己開創未來
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2172

「現在不聽我的話,以後你就知道!」別再以愛為名控制孩子的選擇
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12018
 

 

Photo By:pixabay
數位編輯: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