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華女籃明星球員王維琳 找到天賦, 加上1萬小時的苦練

上面有2個大她6歲、4歲哥哥的王維琳,不管玩什麼,總被哥哥電慘了,唯獨籃球例外。小學三年級開始打籃球的她,爸媽雖然不懂籃球,仍全力支持,很以她為傲。她建議家長尊重孩子的意願和差異性,留給孩子發展空間,聽聽他們的想法。

上面有2個大她6歲、4歲哥哥的王維琳,不管玩什麼,總被哥哥電慘了,唯獨籃球例外。小學三年級開始打籃球的她,爸媽雖然不懂籃球,仍全力支持,很以她為傲。她建議家長尊重孩子的意願和差異性,留給孩子發展空間,聽聽他們的想法。

 

今年夏天,台北市主辦的世界大學運動會籃球場上,中華隊女籃精采的表現令許多球迷大呼過癮。尤其是對俄羅斯隊的銅牌戰,從原本落後17分到最後逆轉勝15分,在上萬球迷歡呼聲中留下銅牌。其中,背號11號的王維琳攻下15分、8個籃板,精湛球技加上高顏值,成為許多球迷的偶像。


很多人好奇,傑出的運動員是否講求天賦?抑或是靠後天苦練而成?王維琳是如何成為籃球國手的呢?


起點:國小在球場上玩出興趣

回溯王維琳打籃球的起點,是在小學三年級。上面有2個哥哥的她是個小跟班,他們玩什麼,她也跟著玩。哥哥分別大她6歲和4歲,不管玩什麼,她總被哥哥「電」、輸慘了。唯獨打籃球例外。王維琳投籃很準,出手前思考什麼樣的拋物線才容易進球,弧度和力道怎麼拿捏,三兄妹常組隊和別人玩3對3鬥牛,換她去「電」別人。


王維琳很喜歡打球,贏球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她的個性好動、不愛念書,放學不是打籃球,就是去網咖打電動,偶爾還會翻牆翹課,常常打球打到天黑才回家。「如果不是打球的話,也許我會變壞也說不定,」王維琳說。


啟蒙:國中開始接受正規訓練

王維琳念高雄仁武國中時,加入女籃隊,開始接受正規的籃球訓練,大量操練體能和肌力。每天5點起床,晨操跑操場、折返跑、衝刺等,訓練體力、耐力、爆發力、速度,以及投籃。王維琳說:「當時的訓練方法很傳統,要蛙跳操場,跳完後腳抖個不停,還要繼續練防守基本動作。現在回想起來,我也不知道怎麼熬過來的。」


國二時因為搬回老家,王維琳轉學到梓官國中,學校只有男籃、沒有女籃,王維琳沒球可打、只好加入擊劍隊。但擊劍對她來說太無聊,於是她常跑去男籃隊,找男生玩鬥牛,「沒有籃球可打,真的很痛苦。」後來有老師注意到王維琳條件不錯,介紹她去念台南永仁國中,不僅要住校,而且規定必須留長頭髮。最討厭留長髮的王維琳為了打球,也只好忍耐。


國中階段大量操練體能,王維琳曾一天跳繩雙迴旋900下,也曾被罰連續7天、每天跑操場100圈。「真的超累的,如果不是真的很愛籃球,一定撐不下去。」
王維琳說,打球讓她原本叛逆的個性磨掉不少。教練常用「不能比賽」威脅、要求她完成某些訓練。這招對她很有用。王維琳屬於比賽型選手,上場不太會緊張,反而很享受比賽的過程。


琢磨:高中進入職業球隊的「幼隊」

逐漸嶄露頭角的王維琳,高中念海山高中(當時為「中華電信」女籃幼隊,現在則是南山高中),逐漸往職業之路發展。


中華電信女籃教練柯孟儀表示,每支職業女籃隊都有建教合作的國、高中球隊,高中稱為「幼隊」、國中稱為「幼幼隊」,為隊培育籃球人才,這是國內女籃的生態。人才培育往下到國小高年級,除了學校教練推薦,球探也會到校看小五、小六生,觀察肢體協調性、有沒有潛力,例如運球動作、換手運球後動作是否流暢,以及對球的敏銳度等。到了國中後會依據身高外在條件,再篩選人才。


籃球這項運動和身材條件有很大的關係,身高是一大門檻,王維琳有180公分,相對吃香。另外,很注重肢體協調性。柯孟儀說:「籃球是很講求天分的運動,要會跑、會跳,還要有觀察力;少數球員是靠後天努力,但必須刻苦耐勞。」


王維琳指出,從跑步可以看出肢體協調性好不好,協調性好的人跑步很快。有些籃球員小學是田徑隊出身,國中後才開始打球。


和田徑運動相比,「籃球運動是全能型的運動,」王維琳說,不但要快速移動、不斷前後或左右橫移、加速減速、改變身體姿勢,在不同姿勢下控制身體的協調性,更重要的是投籃還要準。為增加爆發力與耐久力,籃球員也必須做重量訓練如硬舉、深蹲等,增加肌力。


專精:大學進入職業球隊

王維琳大學念師大運動競技系,大一就進入中華電信女籃隊,開啟職業運動生涯。


即使已是職業球員,但王維琳每天包含熱身在內,要練習5小時,包含投籃、運球等基本動作。「練基本動作很枯燥、乏味,但沒辦法,為了球技能夠更進步,只能乖乖練習。」


打從國一開始正式練球,24歲的王維琳至今打球已超過10年,超過1萬小時。王維琳說,大部分人很難想像一場數十分鐘比賽的背後,籃球員投入練習的時間有多長。女運動員比男生更辛苦的是,女生的練習時間更長,只要3天不練球,體能和肌力就會歸零、生理狀況會下滑。


國、高中正是累積體能的階段,因此國、高中的球員很少放假,身體不能休息太久。王維琳念高中時,農曆春節只放除夕到初三;進職業球隊後,初二、初三就自己回來練球,讓身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


從小到大,王維琳所有心力全部放在打球,對讀書提不起勁,直到大學以後才開竅、開始喜歡念書。她唯一後悔的是沒有學好英文,現在才開始認真學英文。


用運動精神拚完碩士學位

運動員的精神就是不屈不撓、不怕挫折,王維琳後來把這股精神用來念書。念師大運動競技研究所時,寫論文這件事難倒她了,她到處請教人怎麼寫論文。「遇到問題,就是找方法,解決它,」終於趕在進世大運選手村前送出論文,順利拿到學位。


王維琳指出,24至26歲是女運動員身體素質最完整的階段,有機會的話明年後她想去打日本、大陸或澳洲的職籃。


王維琳建議父母親,尊重孩子的意願和差異性,留給孩子發展空間,聽聽他們的想法。像她爸媽雖然不懂籃球,但仍全力支持女兒,很以她為傲。

 

王維琳發現天賦之路
身分:師大運動競技所畢業、中華電信女籃球員
特殊表現:世大運為台灣拿下銅牌隊伍的明星球員
天賦:身高180公分,相對吃香。籃球運動是全能型的運動,王維琳肢體協調性佳。屬於比賽型的選手,上場不太會緊張,反而很享受比賽的過程。
探索歷程:
1小學三年級開始跟著哥哥玩籃球,投籃很準,出手前會思考什麼樣的拋物線才容易進球,弧度和力道怎麼拿捏。三兄妹常組隊和別人玩3對3鬥牛。
2國中加入女籃校隊,開始接受正規籃球訓練,大量操練體能和肌力。
3高中時加入中華電信職業女籃建教合作的高中球隊。
4大學念師大運動競技系,大一就進入中華電信女籃隊,開啟職業運動生涯。每天包含熱身在內,要練習5小時。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