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自身的矛盾與掙扎,活出自信人生!

撫育兒童是整個「村落」的責任,我們都是村落的孩子,一起組成豐富多元的群體社會,沒有人可自外於社會。

非洲有一句諺語:「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須倚賴一整個村落的「大人」照顧他們長大。例如:有警察維護社會治安、有醫護人員照顧大家的健康、有老師教導孩子、有公司行號雇用孩子的父母以確保家庭經濟無虞……。我們每一個人對每一位兒童的生命或多或少都有參與,換句話說,撫育兒童是整個「村落」的責任,我們都是村落的孩子,一起組成豐富多元的群體社會,沒有人可自外於社會。

故事中不喜歡團體生活的米羅,離家出走後一再遭險,在關鍵時刻,他的夥伴解救了他。米羅終於明白為了生存和保護自己,他必須生活在團體中,也接受自己是團體的一分子。藉由這個故事,我們正好可以和孩子討論群我關係的重要性。當然,融入團體並不表示不能有自己的意見,更不該因此在團體中喪失個人特質。重要的是除了能在團體中找出個人特色,並學習從中取得認同。如果個人和團體間出現矛盾時,就要學習去找到折衷辦法、適度的讓步、或嘗試說服。
 

「米羅,起床囉!太陽要出來了。」
「媽媽,我還想睡。」
小狐獴米羅睡眼惺忪的睜開眼睛,
「我們每天都得做一樣的事,
為什麼你今天這麼無精打采呢?
我們現在就該出門了,好嗎?
爸爸已經在那裡等了。」媽媽說。

在仍是漆黑一片的洞穴外頭,
狐獴們已經直挺挺的站立著,
屏氣凝神的仰望天空。

過一會兒,太陽慢慢升起,
曙光漸漸降臨在非洲沙漠。
「希望我們大家都能有美好的一天!」
米羅爸爸高聲的呼喊。
米羅卻回應了一個大大的哈欠!

 

繪本《站在陽光下》敘述米羅不喜歡和大家一起迎接早晨的陽光,他想盡辦法遠離爸媽的視線、脫離群體的生活範圍。正在隨處玩耍的米羅,遠方出現了不明的黑點、聽到了奇怪的聲音,更聞到了陌生的氣味,都是身陷危險之中的預兆,米羅能夠逃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再次歸隊嗎?

如果個人和團體之間出現矛盾時,就要學習去找到折衷辦法,適度的讓步,嘗試說服,或者依循道德原則來做判斷。在我們的生活中,家庭即可以視為一個團體的小樣本,在這個團體中,總有些必須遵守的特定規則。如果一個小孩違反了規則,比較合宜的方法,應該是透過溝通來說服孩子為什麼應該遵守規則,並且傾聽他們的觀點,以尋求家庭團體與孩子之間的折衷方案,如此一來,孩子也可藉此學習如何和團體溝通。

 

摘自  閔智英《站在陽光下》/聯經出版

 

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數位編輯:吳佩珊、吳怡蓓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