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為這世界做些什麼?

民主世界的公民有權利及義務,透過公民社會組織或社團來參與社會公共事務;並透過一種由下而上的參與,成為公共利益的守護者。人們不應該也不會「永遠只會關心身邊的事」

在非洲的盧安達,住著一位名叫羅康度的男孩,

咚咚咚、咚咚咚!

隨著羅康度敲擊他的鼓,

四周迴響著強而有力的鼓聲。

朝陽在天際線升起,

新的一天到來。


一聽到媽媽說:「羅康度,快去取點水回家。」

羅康度便趕緊提著兩個塑膠桶出門,

路途上也有其他小朋友和他一樣,

提著桶子在泥濘中飛奔,

他們要等取完水回家後,才可以去上學。


「呀呼!我是第一名!」

羅康度是第一個到達塘的人。

髒髒的水面上還漂浮著牛的糞便,

即便是這麼髒的水,在盧安達也是非常稀有的。

羅康度憋著氣,

一瓢接一瓢,用杯子來盛水,

一杯、兩杯、三杯……

不一會兒,兩個黃色桶子便裝滿了水。

 

你,可以為這世界做些什麼?

盧安達的打鼓小男孩,分享無私的愛,改變自己的命運

發揮小小力量,喚醒人們心中的使命感

故事中的主角羅康度所居住的地區缺乏水源,導致小小孩容易生病,大孩子無法上學的窘境;他一心想著:要是有抽水機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當遊客透過鏡頭幫羅康度把盧安達地區的困境發送出去,讓更多善心的力量進來,我們看見:民主世界的公民有權利及義務,透過公民社會組織或社團來參與社會公共事務;並透過一種由下而上的參與,成為公共利益的守護者。人們不應該也不會「永遠只會關心身邊的事」,在全球化全速進行的今天,世界另一端發生的事,都可能影響身處臺灣的你和我;我們的孩子應該要具有國際視野以關心世界的變遷與需求。羅康度手中的黃色塑膠鼓,敲的是一種在地關懷──關懷家鄉的子民與生計;擊的是一份社會責任──當乾淨的水來了以後,問題得以解決。他努力的擊鼓,讓大家看見、聽見,進一步認識非洲。我們也應該有更多為家鄉做事的羅康度!

 

摘自  閔秀賢《打鼓男孩》/聯經出版

 

圖片提供:聯經出版

數位編輯:吳佩珊、吳怡蓓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