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暗示將成為孩子行為的預言

稚幼的孩子對自我還沒有辦法做出太具體的期望時,爸媽、成人的期望,往往就會成為孩子自我形塑的標準。

文/Mella

「我們家兒子從來就沒有適應的問題,到新環境啊、上各種的課程啊從來就不會哭,如果哭就是一定是別的問題(有人欺負他),絕不可能是分離焦慮…」(所以當孩子哭鬧不停時,就會順著爸媽的說法,告訴爸媽學校有人欺負他)

「老師因為他害羞所以他不敢叫你,你再給他一點時間,在家裡都不會這樣啊,XX你就是害羞對不對?所以不敢和老師打招呼對不對?」(所以就算有一天孩子想開口問早,聽到大人的暗示又低下頭來繼續沉默了)

 

有聽過比馬龍效應嗎?

所謂比馬龍效應,就是期望的應驗;當我們對自己有所期望時,這個期望總有一天會實現,這就是所謂的「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而稚幼的孩子對自我還沒有辦法做出太具體的期望時,爸媽、成人的期望,往往就會成為孩子自我形塑的標準。

在1966 年於美國推行的一個有關教育心理的「比馬龍效應」實驗中,研究人員在一批小學生當中,先測試他們個別的智商,再隨機抽出20%為實驗組,然後對教師聲稱這批實驗組學生是「資優兒童」。大約一年後,研究人員再為這些實驗組學生測試智商,發現平均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學生。(摘自網路)

爸媽當然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成人,這點無庸置疑,但卻常聽到許多爸媽習慣性地用孩子的過去式限制了他的未來式,不論是出於為孩子找臺階下,還是想要表達自己對孩子的充分了解,但聽在孩子的耳中就像是魔咒般的有用,因為爸媽就是他們最重要的依附者,賴以生存的對象,因此當他們有意無意聽到爸媽對他們的描繪時,不由自主的就會跟著去做了。


via Pixabay

但是否有想過孩子每天都在長大,每天都可以很不一樣,父母的這些暗示,是否才是孩子行為難以改變的原因呢?

尤其當這些暗示又是充滿負面的訊息時(你就是這樣、你就是不行、你不可能做得到…),就不難發現孩子都在照著爸媽寫好的劇本走,不但剝奪了孩子發展的自主性,更設限了孩子許多未來的可能性。

我們在教學現場也常看見分離焦慮早已處理完畢的孩子,還在跟爸媽哭鬧著不肯進校門,但事實上當老師理性的對待、同理,用尊重、相信的口吻表達對孩子的期望,神奇的事就會發生了,孩子隔天就可以收起情緒,自信平穩地進入學校。

另外也要特別提醒爸媽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討論他負面行為的問題,先把孩子支開再和太太、先生或老師開始進行溝通,當我們給孩子的都是堅定的規範與正面的期許時,才能讓比馬龍效應有它正面的效果,對待孩子我們要懂在心裡、愛在眼裡、教在口裡。

請不要忘記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期望比他能做到的再高一些,他們就會努力達成;如果總給孩子低於水準的期望,孩子就會沉下去了,父母的暗示很容易就成為孩子行為的預言,你給了孩子甚麼樣的暗示呢?

 


【作者簡介】

我是麒麟雙胞胎兄弟和小諭兒妹妹的媽;目前在蒙特梭利幼兒園擔任園長。曾在紐約生活與工作了三年,是紐約大學(NYU)的幼教碩士與3-6歲蒙氏認證教師。工作與育兒的過程中有壓力、有挫折,但也有更多感動與成長。願真誠的呈現給大家,希望這些分享,能讓大家感受到在育兒的路上你並不孤單。只要願意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改變,身為父母的我們就會是收穫最豐富的人。

 

閱讀更多文章請至親子之味官網

 


圖片提供:親子之味

數位編輯:吳佩珊、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