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閱讀」?

大家都知道「閱讀」有太多好處了!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每一次與文字交會後,碰撞出一個更好的自己,透過閱讀,寫一本屬於自己的人生之書。

文/陳品諠(小品老師)攝/陳品諠

 

「大量閱讀」就對了?

小時候,我不喜歡閱讀,每次拿到國語週刊,總會立刻翻開印有漫畫的那一頁,笑一笑後就收起來,接著,就會聽到怒吼:「不要只看漫畫!這很貴耶!」

回想自己不愛閱讀的原因,大概是「字很多」、「內容不有趣」、「看課內書已經很累了」⋯⋯總之,就是沒有閱讀的動力;你的孩子,也是這樣嗎?

可是,現在的我成了一位老師,而且還教孩子寫作、閱讀!當然,現在的我已經喜歡上閱讀了,但沒有大量閱讀的背景,對於現在似乎沒有什麼影響;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大量閱讀呢?讀得多,就等於好嗎?

 

你都「怎麼讀」?

記得高中的時候,有一項作業是閱讀《新力王國》整本書並寫分析、心得,當時的我讀得好痛苦,因為我完全看不懂!密密麻麻的文字在我眼前分裂、變得模糊,好幾個夜晚都是這樣睡著的⋯⋯所以我很快就決定放棄,因為即便對我來說是外星語的書,我仍然可以完成作業,也拿到不錯的成績,你應該猜到我是怎麼做到的吧?翻前翻後、東抄西抄,再上網搜尋一下,要交出作業,一點也不難。

然而,這樣的閱讀與產出,是我們對孩子的期待嗎?

 

先「動之以情」,才能說之以理

讀過吳敬梓的《王冕的少年時代》嗎?你學到了什麼?還記得什麼呢?這篇文章帶給你什麼?產生了什麼影響?如果,老師這樣帶著你閱讀:「孩子,你爸在你七歲的時候就死了⋯⋯你可以懂王冕失去爸爸的心情嗎?」孩子們愣愣地看著我,若有所思,我繼續說:「你媽一個人辛苦拉拔你長大,但現在她無法供你讀書,已經幫你先找好工作,你隔天就要去⋯⋯你能接受嗎?你看看他媽媽是怎麼跟王冕說的⋯⋯」同樣的文字,卻以最柔軟親近的姿態進入孩子們心裡;於是,當我們再次細讀「靜夜思」,已能夠體會李白離家思鄉的孤獨感,也不會再用愉快的語氣朗讀「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閱讀」對你對我、對孩子而言,不再只是背誦、分析、修辭、技巧、作業、心得⋯⋯,還有更重要的——我能感同身受。

或許,你曾跟著書裡的文字鼻酸掉淚,或是忍不住皺眉、憤怒,那是因為你很投入,情感有了連結,也較容易迸出更多想法。而那些能夠引起你共鳴的書,往往都是你自己有興趣的,對吧?可是,孩子們很多時候是不能選擇的,因此,我們必須扮演之間的橋樑,引導孩子對閱讀的素材產生興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他覺得「跟我有關」!

 

為什麼要「閱讀」?

曾問一位幾乎天天閱讀且讀了很多書的朋友:「讀這麼多書,對你的影響是?」他愣了一下,接著滔滔不絕說著哪一本小說很感人、哪一本很有趣,我連忙打斷他,說:「我指的是『對你這個人』有什麼影響?」他只是看著我發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長大後,讓我開始喜歡上閱讀的是我國中時覺得無聊的《小王子》,或許是人生的經歷也豐富了許多吧!讀到狐狸的那段,我想到了心愛的寵物們,也想到了身邊的家人朋友學生,淚流不止地恐懼著分別的那天,但這也讓我察覺到現在有多幸福,更有意識地珍惜、把握當下的愛著豢養的每一個生命⋯⋯

大家都知道「閱讀」有太多好處了!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每一次與文字交會後,碰撞出一個更好的自己,透過閱讀,寫一本屬於自己的人生之書。

 

有沒有推薦的書?

常常會聽到這樣問題:「有沒有推薦的書?」其實,每個孩子的個性、能力、興趣都不一樣,在我心中並沒有標準答案,我遇過不少小學生對金庸著迷,也有國中生喜愛各式繪本⋯⋯所以,我會陪著孩子找到適合他的書。

然而,對不愛閱讀的孩子來說,「字數、內容、作者距離遙遠」等都是讓他不願意往前跨步的關鍵,於是「字數不多、內容有趣、作者年紀相仿」便有了一定的吸引力——《亮語》,刊物內皆為「8-18歲孩子的創作」,貼近生活的小小說、新詩、散文,陪伴許多孩子開始愛上閱讀,與您分享。

《亮語》大小人專屬的語文生活誌

了解更多:https://goo.gl/dm9xNw

照片提供:亮語文創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