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有用嗎?

這樣碎碎念,有用嗎?如果有用,這樣做是不是讓孩子更依賴我們?如果沒用,我們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一些家長趁著孩子上學和處理家務之外的一點小空檔,大家相約聚在一起聊聊天,免不了,大家聊的主題之一是教養孩子。其中有一位陳媽媽提到,我那國小六年級的兒子有天很誠懇的告訴我:「你每天碎碎念,重覆說相同的事,以後請你一件事用三句話說完,一件事頂多說二遍,一天最多提三件事。如果同一件事,你說到第四句,或同一件事,你說到第三遍,或一天,你提到超過三件事,我耳朵就會自動關閉,你的話變成耳邊風了」。 此話一出,震驚在座大部分家長,大部份家長表示孩子怎麼可以這樣跟父母說話,太沒大沒小了;而且這怎麼可能做得到,這跟實際情況差太多了。

那實際情況是甚麼呢?大家大同小異的經驗是這樣的,從起床之後,就要不斷的提醒孩子(當然不只三句話,也不只三遍,更不會只是三件事):

去刷牙洗臉,要洗乾淨;洗不乾淨,以後會蛀牙,……………(表示繼續講)

去穿制服,要穿整齊,不要穿得亂七八糟,這樣會讓人覺得…………….

不要一邊吃早餐,一邊玩手機;這樣胃會不好,上課會遲到,遲到………..

書包檢查一下,是不是該帶的都帶了;………………………………..

便當盒不要忘記;……………………………………………….

孩子回家之後,也要不斷的提醒孩子:

便當盒拿去水槽,襪子不要亂丟;亂丟,我還要找,找不到………………

去洗手再吃東西;不洗手吃東西,會得到腸病毒,得到腸病毒……………….

去寫功課,不要亂寫;………………………………………

不要一直玩手機遊戲;………………………………………….

吃飯不要狼吞虎嚥;………………………….

………………………………………..(表示繼續提醒孩子要做甚麼)

一直到孩子睡覺為止。

父母也說得很累了。

 

親子共同討論出適合的方法一起執行,孩子懂得負責爸媽不再碎念

有些家長認為不斷提醒還是有用的,唯有不斷提醒,孩子才會去做;有些家長則表示不是他們愛碎碎念,但如果不這樣一直提醒,孩子好像就不會去做,甚至提醒到這種程度,孩子的樣子似乎還是要做不做的,看了不禁令人冒火。孩子自己要反省,為什麼我們要這樣碎碎念。

陳媽媽說:「剛聽到孩子這樣說的時候,我也很生氣。真的不是我愛碎念,我覺得問題明明就出在你身上,要是不念你,你就不會去做啊!還怪起我來,真想狠狠罵他一頓。不過,後來我冷靜想一想,孩子說的,某種程度也有他的道理」。其他家長問:「道理何在?」。陳媽媽說:「憑良心講,如果有人整天都在叫我們做這個、做那個,同樣的事,說了又說,從起床說到睡覺,我們會受得了嗎?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樣碎碎念,有用嗎?如果有用,這樣做是不是讓孩子更依賴我們?如果沒用,我們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其他家長一片沉默,狀似沉思,有的媽媽說:「是有點用,但好像也養成孩子的依賴」;有的媽媽說:「難道都不管他了嗎?」;有的媽媽說:「好像也有點道理,要是我老公這樣念我,我一定翻臉!」,有的媽媽說:「這樣碎碎念,好像也沒有效果,只讓我們親子關係更緊張」。

陳媽媽說:「所以囉,不是都不管他了,但既然碎碎念,有一些問題,倒不如改變一下方法。所以,我跟孩子約了一個可以討論的時間,跟他討論如何解決碎碎念的問題」。其他家長七嘴八舌的問,怎麼討論,結果如何?陳媽媽說:「咱們時間不多了,我就條列式跟大家分享一下」。

1. 首先,同理孩子的情緒,向孩子表達他整天被念,可能的心情是很煩、覺得不被信任等;

2. 表達自己的情緒,告訴孩子,不是我愛碎碎念,但如果不這樣一直提醒,你好像就沒做,讓我很擔心,越擔心,念得就越厲害;

3. 和孩子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最後我們目前同意的辦法是:

我盡量一件事用三句話說完,一件事頂多說二遍,一天最多提三件事,而我的的確確仔細思考想哪三件事是最重要的事。

孩子也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就是盡量做到,一件事,我說二句、說二遍時,他就要去做好,一天的三件事,他也要去做好。如果他做不到,我們還要再討論,或他得接受碎碎念。另外,除了三件事以外,不代表其他事就可以不管,重點是他自己要管理自己,若他自己無法管理自己的事,那就由我來管,這時候我說的就可以不只三件事了;

4. 目前,我們還在適應期,有時是我忘記了,有時是他沒做到,但效果有一點點出現,我念得比較少了,他自己做得比較多了。我們約定一個月是適應期,適應期到的時候,我們再檢討效果如何。

大家聚會的時間也到了,一邊收拾東西準備離開的時候,有的媽媽說:「不碎碎念是不行的啦!」;有的媽媽說:「好像可以試試看!」有的媽媽說:「聽起來,要怎麼和孩子討論才是重點!」。

是的,以上都是可能的,而且要怎麼討論的確是一個重點!有機會再來說明如何和孩子討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更多關於惠雅老師的教養小秘訣,歡迎加入惠雅老師的臉書社團喔!

Photo:Pixabay,CC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