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罷不能》書摘 3C產品弱化孩子情緒解讀能力

新興科技產品無所不在的今天,8至18歲的孩子透過螢幕與朋友溝通的時數,比他們與別人面對面說話的時間還要多。然而面對面的溝通極為關鍵,因為那是唯一能讓孩子明白自己說的話會對別人產生什麼影響的方法。

新興科技產品無所不在的今天,8至18歲的孩子透過螢幕與朋友溝通的時數,比他們與別人面對面說話的時間還要多。然而面對面的溝通極為關鍵,因為那是唯一能讓孩子明白自己說的話會對別人產生什麼影響的方法。

 

過去人類常進行的一些基本心智活動,現在都由科技代勞,這形塑了3C世代的新集體性格。


紐約大學行銷學教授亞當.奧特(Adam Alter)新作《欲罷不能》(Irresistible),探討科技如何讓人上癮,滑個不停的手指是否還有藥醫,這個令現代父母頭痛的問題。奧特專長於認知心理學,也是位新手爸爸,特別關注現代科技對孩童的影響。


本書是Amazon 3月選書,誠品、博客來外文選書,也將是10月份的「誠品選書」,以下是針對科技對孩子影響的部分書摘。


今日,8至18歲的孩子平均把1/3的時間拿來睡覺,1/3用來上學,剩下1/3則是專注於新興科技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和筆記型電腦。這些孩子透過螢幕與朋友溝通的時數,比他們與別人面對面說話的時間還要多。


自21世紀以來,孩子玩一般遊戲的時間減少了20%,也就是說,他們使用螢幕的時間大約提高了20%。這些統計數字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因為世界本來就一直在改變,直到2012年有6位學者證明,這種變化會對人類產生負面影響。


2012年夏天,有51名孩童到洛杉磯近郊參加夏令營。這些孩子來自南加州一所公立學校,男女比例相近,年紀為11或12歲,種族與社經背景多元且平衡。他們每個人在家裡都有自己的電腦,擁有半支手機的使用權,每天花1小時與朋友傳訊息,大約看2.5小時的電視,並花1小時打電玩遊戲。


在接下來的一週,這群孩子要把手機、電視與遊戲主機留在家裡,去健行、學習如何使用羅盤以及用弓箭射箭,還要學習如何用營火烹煮食物,分辨可食用與有毒植物。大人不會刻意教他們要直視對方眼睛或面對面說話,因為沒有了科技產品,這些互動會自然發生。他們不再透過螢幕上的LOL或顯示笑臉的顏文字得知朋友的心情,而是與身邊的同伴一起大笑、微笑,或是一起難過和生氣。


情緒線索的解讀能力

這群孩子在星期一上午報到後,會先進行一個簡短的測驗:非語言行為診斷分析第二版(DANVA2)。這個測驗很好玩,也曾在臉書上流行過,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解讀一堆陌生人的情緒狀態。這個測驗有半數的題目會請你看陌生人臉孔的照片,剩下的題目則是請你聽別人朗讀一段句子,判斷他們的情緒是快樂、悲傷、生氣或害怕。


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其實不然。有些臉孔和聲音很容易判斷,屬於「高張力」的情緒。但有些臉孔和聲音展現的是較細微的情緒,像是判斷蒙娜麗莎究竟是在微笑、覺得無聊、還是心情不好。我自己也做了DANVA2,結果有些題目答錯了。我覺得某個男性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沮喪,但正確答案是感到有點害怕。參加夏令營的孩子也跟我差不多,平均起來,他們在48道題目中有14題答錯。


經過四天的營隊生活後,這群孩子準備要回家了。離開之前,研究者請他們再做一次DANVA2。研究者認為,不受科技產品干擾一週後的面對面互動,可以讓這些孩子對情緒線索更加敏感。有證據顯示,熟能生巧的原則適用於情緒線索的解讀能力。


在與人群隔絕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例如在叢林一直與狼群生活的野男孩,永遠學不會解讀情緒線索。另外,被迫陷入孤立狀態的人,在脫離與人隔絕的處境後,對於與他人互動會不知所措。


對某些人來說,這種情況可能持續一輩子。當孩子彼此花時間相處,他們會透過不斷獲得的回饋,學習解讀情緒線索。當玩伴的手裡抓著玩具,並向你伸出手,你可能以為他想和你一起玩這個玩具,但當你看到他的表情,就會明白他其實要用玩具攻擊你。


解讀情緒是一種精細微妙的技巧,這種能力廢而不用就會萎縮消失,經過練習就會進步。研究者在夏令營的孩子身上也看到了這個效果。這群孩子第二次的測驗成績比第一次進步許多。第一次測驗結束後,研究者並沒有告訴他們正確答案,但他們第二次測驗的錯誤率下降了33%。研究者在同一所學校找來一群控制組,同樣進行兩次測驗。這些孩子沒有參加夏令營,他們在星期一上午與星期五下午也做了相同的測驗,第二次測驗的錯誤率下降了20%,這或許是相同測驗做了兩次所造成的效果,但他們的下降率顯然比不上參加夏令營的同學。


過於依賴科技產品導致「數位失憶」現象

在都市待一週和在郊外待一週有很多差別,除了科技產品不在身邊和與朋友面對面相處外,還有許多原因能解釋這兩群孩子在測驗上呈現的差異。我們無法確知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但得到的結論無庸置疑:在進行可提升社會互動品質的測驗時,與同儕在大自然裡相處的孩子,表現會比長時間盯著發光螢幕看的孩子更好。


我們為何不讓孩子長時間玩互動式科技遊戲?為何許多科技專家禁止自己的孩子使用他們設計與公開推銷的產品?原因在於,還要等好幾年之後,我們才能知道過度使用科技產品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第一個iPhone世代現在才8、9歲,而第一個iPad世代現在才6、7歲。他們還沒有進入青春期,因此,我們無從得知他們與現在的青少年有什麼不同,但我們知道要透過哪些線索尋找答案。


過去常進行的一些基本心智活動,現在都由科技代勞。1990年代以前的青少年可以記住數十組電話號碼,互動的對象是同儕,而非科技裝置;自己創造玩樂活動,而不是從應用程式獲得人工製造的樂趣。


幾年前,我開始對所謂的「困境免疫」產生興趣,也就是努力解決心智難題。例如試著記住一組電話號碼,或是決定閒閒沒事的週日下午要做些什麼。


有許多證據顯示,少量的心智難題對我們有益。年輕人若在解開複雜的心智難題前,先解答難度較高的題目,而非簡單的題目,他們的解題表現會比較好。這些溫和的預先努力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為了讓孩子更輕鬆,給孩子一個會幫他做好很多事的科技裝置,結果使孩子沒有機會得到鍛鍊,這其實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只不過我們不知道危險性有多高。


太過依賴科技產品會導致「數位失憶」現象。兩個調查結果顯示,數千名美國與歐洲成人難以記住許多重要的電話號碼。他們說不出孩子的手機號碼,以及公司的總機號碼。另一項調查中,91%的受訪者認為手機是大腦的延伸。多數人表示,他們遇到問題時,會先上網搜尋答案,而不是試著從記憶裡尋找答案。70%的人表示,如果智慧型手機遺失,他們會感到驚慌或難過,即使只是暫時遺失。多數人說,智慧型手機裡儲存的某些資訊,是他們自己記不得,其他地方也找不到的。


非語言線索消失,孩子很難學會面對面溝通

麻省理工大學心理學家透克(Sherry Turkle)也指出,科技使孩子的溝通能力變差,許多孩子與大人寧可傳送文字訊息也不願打電話聯絡。傳送文字訊息時,我們可以把自己想傳達的訊息調整得很精確,說話卻無法如此。


對於別人傳來的笑話,如果你平常會用「哈哈」回應,那麼回覆「哈哈哈」表示這個笑話特別好笑,或是「哈哈哈哈」表示你快笑死了。當你生氣時,你可以用輕蔑的字圖回覆對方;如果你氣炸了,可以乾脆不回覆。如果你想提高音量,可以用「!」,想要大吼大叫,可以用「!!」甚至「!!!」,這些表達方式的強度與符號數量成正比,「哈」或「!」的數量是算得出來的。


因此,對於害怕冒險、擔心說錯話的人來說,傳送文字訊息是最理想的溝通方式。但是用文字溝通有一個嚴重的缺點,那就是自然隨興和含糊不清的元素不見了。非語言線索消失,訊息裡將不再有停頓、輕快的語調、出其不意的笑聲、嘲弄等可強調某些意味的元素。少了這些線索,孩子就很難學會面對面溝通。


透克引述了喜劇藝人路易C.K.(Louis C.K.)在2013年上歐布萊恩的節目時,提到的個人觀察。路易C.K.說,他不是在養小孩,而是在培養未來的大人。他說:「手機是有毒的,而且對孩子的危害格外嚴重。」


他們跟別人說話時不會看著對方,也沒有同理心。現在的孩子很刻薄,因為他們正透過嘗試錯誤來學習。他們看到一個小孩後對他說:「你好胖。」接下來他們會看見對方的臉露出難過的表情,然後他們心裡明白:「哦,讓別人產生這種反應感覺很不好。」但是當他們用文字訊息寫了「你好胖」後,他們會說:「嗯,好好笑,我喜歡。」


對路易C.K.而言,面對面的溝通極為關鍵,因為那是唯一的方法,能讓孩子明白自己說的話會對別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欲罷不能》
出版日/2017年10月
出版社/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提供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