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爸媽愛恐嚇?「你再不乖,那個外國人會把你抓走!」令精通中文的荷蘭爸爸哭笑不得

親子關係的基礎不同,所受到的教養方式也會不同。這種先天差異,會反映在育兒方法上。不過,有歧見並不代表誰比較「好」或「正確」、「差」或「錯誤」,而是在生活中發現有另一個參考點,以及新的思考角度。

親子關係的基礎不同,所受到的教養方式也會不同。這種先天差異,會反映在育兒方法上。不過,有歧見並不代表誰比較「好」或「正確」、「差」或「錯誤」,而是在生活中發現有另一個參考點,以及新的思考角度。

 

7年前定居台灣的韋岱思(Thijs Velema),原籍荷蘭,娶了台灣太太,目前任職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2014年升格成為爸爸,女兒3歲、兒子1歲。夫妻倆在享受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發現荷蘭與台灣育兒文化大不同,為此小倆口也幾番溝通以取得共識,讓孩子在雙文化的薰陶下成長。

親子關係的基礎不同,代表所受到的教養方式也不同,韋岱思與台灣太太這種先天上的差異,同樣會反映在育兒方法上。不過他認為,兩人有歧見時,並不代表其中一種看法比較「好」或「正確」,另一種就比較「差」或「錯誤」,而是在生活中發現有另外一個參考點。

 

比較式 vs 自省式

隨著孩子成長,夫妻倆不斷面對新的育兒課題,一家人外出用餐也成了一種挑戰。韋岱思至今猶記太太說了讓他覺得很恐怖的一句話。

「那天女兒可能因為沒睡飽,小天使變成小惡魔,把玩具摔到地上、食物全都吐出來、也不願意讓大人抱,怎麼做都不對。最後,我們沒招了,太太就說:『隔壁桌的哥哥都乖乖的吃飯,你怎麼都不乖呢?』坦白說,我聽了很震驚,那位哥哥比我女兒大上3、4歲,這樣比不是很挫折嗎?」

韋岱思也發現,在台灣常能聽到比較式句型如:「你看誰誰誰都那麼乖/棒,你怎麼都不會?」雖然家長的目的是提供值得模仿的對象,不過這樣真的適當嗎?父母只指出小孩做錯事情,卻沒講清楚「好行為」的原則,大大錯失了機會教育。

後來,韋岱思與太太溝通「吃飯比較事件」,理解她是在情急之下才採取這種缺乏溝通跟鼓勵的教育方式。「教小孩,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希望透過時時刻刻的自省,讓女兒了解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此外,讓韋岱思相當愕然的還有「恐嚇式」教育,這是他的親身體驗。場景一樣在餐廳,小孩哭鬧不休,韋岱思沒太在意吵鬧聲,不料卻聽見小孩身旁的大人說:「你再不乖,那個外國人會把你抓走!」

聽懂中文的韋岱思當場傻眼,轉身禮貌的問:「對不起,你是說我嗎?你說我是個會綁架小孩的人嗎?」對方沒想到這名老外竟然會說中文,很不好意思的說:「我不是這個意思!但是小孩不乖啊!」這個小故事,成為韋岱思茶餘飯後閒聊的個案,但台灣朋友都見怪不怪。

恐嚇教養法的第一個問題在於,父母並沒有把對小孩的規則、要求及期待表達清楚;第二個是低估小孩的認知能力,他才不相信會被抓走;第三就是沒有具體的處罰方式。

 

說實話 vs 戲劇化

荷蘭父母普遍認為「說實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無論小孩問什麼,大人都必須向小孩說明清楚,千萬不能任意編故事。因此,對於台灣普遍盛行的「巧虎」教養方式,韋岱思頗不以為然。幸好韋家不用卡通人物代勞,韋太太的「戲胞」已足夠。不過,這也讓韋岱思疑慮親子間的信任感。

某日,韋岱思聽見女兒喊肚子餓要吃巧克力,他溫柔的回說:「這份巧克力有酒,酒對小孩不好,會傷害腦袋發展,所以小朋友不能吃。」孩子聽完哭得更大聲,韋太太前來解圍說:「寶貝,這個巧克力有酒,辣辣的喔,如果吃了會長不高,你想變成矮冬瓜嗎?」

同樣禁止吃巧克力,兩人的招式卻差很多。對韋太太而言,隨便編一個故事說服,理由違反常識並不是重點;而為什麼用「矮冬瓜」警告,韋太太拋出的理由是,2歲多的小孩根本不知道腦袋為何物,說法正確,但聽不懂也沒用。

韋岱思非常佩服太太的想像力,可以製造出有權威的戲劇化角色來說服小孩。這讓他不禁思考:是不是外來的權威,比較能說服孩子做一些他們不想做的事情?這個台灣父母常使用的招式,跟荷蘭父母的做法完全不同。

 

荷蘭的「壞消息溝通法」

「譬如女兒吵著不睡,我會解釋時間已經到了,且睡眠對小朋友很重要。跟太太最不一樣的是我直接告知『壞消息』,雖然比較無聊且無效,但我覺得既然要說『壞消息』,何必利用一個假象?」韋岱思質疑,假裝父母也無法控制這些決定,因此不解釋規矩背後的道理,不一定是好方法。

韋岱思和許多荷蘭父母一樣,是「壞消息溝通法」的擁護者,雖然沒法立刻見效,但卻是親子間最誠實直接的溝通方式;但顯然,韋太太有很不一樣的看法。

首先,她認為不是找一個外來權威讓小孩產生恐懼,而是透過戲劇化的表達方式,讓小孩知道父母跟這些角色是同一陣線;再者,戲劇化教法不僅有趣,也可以趁著孩子「心悅誠服」時說明道理。

到底是台灣媽媽的「戲劇化教育法」比較好,還是荷蘭爸爸「壞消息溝通法」的概念好,恐怕無法獲得答案。「我常在想,等孩子長大了,不再相信這些虛擬人物,太太還可以想出新招式嗎?就算不行,從小在我太太活潑又有創造力的教育方式下成長,女兒的世界觀會愈來愈有趣吧!而我,就只能扮演碎碎念、愛講道理的長輩了!」他常這麼思考。

親子日常的小故事,帶來新的思考角度,韋岱思遂成立「荷蘭爸爸」粉絲頁抒發觀點,更將他認識的荷蘭式教育書寫成《荷蘭爸爸在台灣的教養真心話》,提供讀者對教育的另一種想像與參考。

 

東方教養重「孝順」

荷蘭和台灣的親子關係確實很不一樣。韋岱思從迎娶太太的那一刻,就已經明顯察覺。

台灣婚禮的各種習俗中,「奉茶」與「拜別父母」讓韋岱思印象深刻。「那是婚禮中最動人的畫面,也是最受長輩重視的時刻,這兩個儀式也顯示台灣人怎麼看待親子關係。父母的責任就是把孩子養大,小孩的責任就是以孝行回報。」

反觀荷蘭父母,則是要確定小孩會成為一個不需要倚賴父母的獨立個體,父母要負責將孩子教養成可以在經濟上與思考上獨立的社會成員;至於孩子是否需要有所回饋,荷蘭父母並不特別關注。

韋岱思舉例,某日他把洗好的衣服晾乾時,女兒過來「幫忙」把剛晾好的衣服拿起來,雖然愈幫愈忙,不過韋岱思了解孩子是想參與。為了避免給她挫折感,他晾好衣服就跟女兒說:「哇!你好棒!謝謝你!」獲得誇讚的女兒笑得超開心。過了幾天,韋太太請女兒幫忙將餐桌的東西拿到廚房,韋太太讚賞女兒說:「哇!幫忙媽媽,你好孝順喔!」

「我太太用『孝順』誇獎女兒幫忙做家事,她其實表達的是她理想中的親子關係,讓女兒了解父母辛苦養大孩子;而我誇獎女兒的台詞跟太太不一樣,我對親子關係沒有像太太對孝順的期待。」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