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照顧好,教養煩惱少一半

無論孩子是如何困擾你、讓你擔憂、憤怒、挫敗、哀痛、甚至是傷害你,你仍秉持著愛與包容的精神,奮不顧身勇往直前跨出舒適圈,重新學習、改變自己,持續地陪伴及努力,因而造就了另一個生命的無限可能!

想要接住特殊孩子的情緒球,最快的方法就是用「同理心」,就是看懂他的感受,讓他知道自己是被了解、被接納。

但家長往往因為太愛孩子而捨不得他受苦,只要他一發脾氣或苦惱著來求救,就開始想幫孩子解決問題,沒意識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被傾聽。其實,家長只要改變說話的態度,孩子就跟著不同了!

此時,「積極聆聽」可讓孩子迅速消減火氣。這代表父母懂他的心、關心並接受他的感覺,能滿足隱藏在孩子生氣背後的傾聽需求。保持沉默的「消極聆聽」也可表達接納,透過這非語言的訊息,讓他感受到已被接受。

 

用「同理心」來「說對話」

一、積極聆聽
這個方法可迅速搭建親子間良好的關係橋樑,不過有些細節需要注意:

[A]先「傾聽」,也就是去讀懂孩子的心,進到他的感覺中
首先,要做的是專心看著孩子,認真聽他說話,不插嘴,即便他是錯的

[B]觀察他的肢體語言
包括姿勢、表情、語氣、眼神,是否與他描述的內容一致,才能發現孩子真正的情緒。

[C] 幫孩子說出他現在的情緒和想法
如果推斷不出孩子的想法,就描述他正在做的動作。這用意是告訴孩子,我了解你,我和你站在同一陣線上;另外,也是教他認識及表達自己的情緒,此方法尤其適用於中、重度的自閉兒。


在說出小孩此刻的情緒想法,須留意以下七點:

(1)用積極聆聽的回應句型:不同認知程度的孩子,因理解力的落差需用不同方式來表達同理心。
【對認知能力強的特殊孩子(如亞斯伯格症、過動症、妥瑞症)】
以平穩語氣重述或轉換孩子所說的話,僅僅是鸚鵡式地重複他的話,不用思考他講了什麼,只要說對了,他的情緒就會平穩下來。
積極聆聽的句型可用下列說法來起頭:
● 你覺得……( 重述或轉換他的話) 
● 我聽到你說……
● 你的意思是…… 
● 你是因為…… 
● 是不是可能……
● 你好像…… 

家長可以以這些字眼來核對他的感受。例如:
孩子:「為什麼做人要這麼虛偽,都要戴面具!」
媽媽:「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應保持一些彈性距離,較不傷和氣。」  X【教育】
媽媽:「你覺得他們都不誠實,好假。」                      O【想法】
孩子:「對啊!」

【對認知能力弱的特殊孩子(如中、重度的自閉症及智能障礙)】
直接用「肯定句」,將孩子傳達出的訊息和感受說出來,比如:「好吵!好難過!」這樣就能緩和他的情緒。倘若用了問句:「很難過對不對?」孩子會覺得情緒沒被理解而更沮喪。 


(2)不要否定孩子的感覺想法。重點是要說出「孩子」的感覺或想法,不是家長的。例如: 
觸覺敏感的孩子被路人不小心碰到,想衝去打路人。
媽媽:「哎呀!輕輕碰一下有什麼關係。」 X【這是同理家長自己而非孩子】
媽媽:「你被碰到了。」       X【事實】
媽媽:「你被碰得很不舒服。」       O【感覺】
媽媽:「你痛得想打他。」       O【想法】
孩子:「對啊!痛死了!」


(3)把情緒轉換成語言。特殊孩子往往不太能正確表達自己當下的情緒,尤其,自閉兒童更是常常使用肢體語言來表示情緒。例如:
全家都已上車準備外出,媽媽要拖拉許久還沒上車的大雄一分鐘內上車,不然就留在家裡。聽到這話,還沒穿鞋襪的大雄立刻在玄關大吼大叫。
媽媽:「叫什麼叫,都等你半個小時了。」       X【反應】
媽媽:「好急,媽媽幫你。」        O【同理,適合重度的特殊生】
媽媽:「你是不是覺得好急,時間不夠用了 。」  O【同理,核對他的想法,適合輕度的特殊生】
孩子愣了一下:「對啊!」同時也就安靜下來。


(4)同理孩子現在、此時此刻的感覺想法。 例如:
大雄哭著回家。
媽媽:「你晚上要吃排骨還是雞腿?」       X【想轉移注意,但沒有同理

媽媽:「你覺得很傷心。」       O【同理,適合輕度的特殊生】
媽媽:「大雄傷心。」       O【同理,適合重度的特殊生】


(5)不要批評及建議,這會讓孩子很難思考自己的問題或負起責任。例如:
孩子:「糟了!我的筆不見了。」
媽媽:「又來了,你到底要丟幾支筆?」       X 【批評】
媽媽:「下次用完筆要立刻收到鉛筆盒中,已經講很多次了!」 X 【建議】
媽媽:「你找不到筆很著急。」       O 【同理】


(6)說錯孩子情緒而讓他更火大,或是他拒絕母同理父母時,最好順著他、靜靜地接受。例如:
孩子一回家就把書包往地上用力一摜。
媽媽:「你在學校過得不開心,是嗎?」       【媽媽可能沒抓到重點】
孩子:「不要再講了!」       【拒絕】
媽媽:「我是怎麼教你和大人說話的?」       X 【批評】
媽媽:「好,你想說的時候,再告訴我。」媽媽安靜離開。 O【順著他】


(7)孩子在分享想法時,不要趁機教育,這樣他會覺得父母很無趣,而關上溝通大門,家長不知其中緣由,還很疑惑為何小孩都不和自己說話。
執行上述七點時,有個極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家長在和孩子說話的同時,也要分心來傾聽自己的話,以分辨出自己正用哪種方式來說話。

 

[D]留意身體反應
人天生可感知對方的情緒,在和生氣的人互動時,身體也會感受到壓力及緊繃,有學者認為這現象是「生理同步」。因此,當孩子表達不出真正感覺時,家長或許可透過此刻的身體感知,來推論他的情緒狀態。

 

二、 消極聆聽
當孩子的行為干擾不多時,可用消極聆聽來表達接納。消極聆聽的態度就是不說話、用關心的眼神、適時的點頭、體諒接納他的沮喪。家長只要默默地專注看著他並適時點頭,就可給他需要的支持。 

 

摘自 《暴走小孩,淡定父母》/心靈工坊

 


Photo:MichałParzuchowski,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