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藏在細節裡:你知道『想法』對你的影響嗎?

在我們的大腦中,負責思考的理性腦跟掌管情緒的情緒腦彼此間有很多神經連結,兩者間的關聯交錯而複雜。 在一般的狀況下,往往腦海中一個念頭飄過之後,後面就會勾起更多的想法、想法再帶出一連串的相對應的情緒,這些情緒往往令人不舒服。

當我們沮喪或難過時,身邊總不乏有人會安慰說:『不要難過呀,你要換個角度想~』

旁邊的親友或許是出自於關心,也可能是因為擔心,所以這麼安慰我們,希望我們不要被自己的想法所侷限,僅管大多時候這個說法的幫助不大(尤其在情緒的當下),但事實上這是有他的道理的。

因為我們的情緒,跟我們怎麼想事情有很大的關係,反之亦然。

事實上,在我們的大腦中,負責思考的理性腦跟掌管情緒的情緒腦彼此間有很多神經連結,兩者間的關聯交錯而複雜。 在一般的狀況下,往往腦海中一個念頭飄過之後,後面就會勾起更多的想法、想法再帶出一連串的相對應的情緒,這些情緒往往令人不舒服。

然而,這些負面情緒為什麼會跟想法有關呢?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孩子的環境當中常常出現:『你怎麼這麼糟糕、這種事情你都做不好…』這類批評比較的話語。 久了,孩子會發展出一組穩固而自動的核心念頭,認為自己是個糟糕或沒有能力的人,並且因為這種想法而產生難過、愧疚、生氣等負面的情緒。

為了處理這股負面的情緒,孩子可能某一次無意間破壞書桌上的擺設。破壞某種程度上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不至於那麼難過,同時因為這個行為讓孩子不喜歡的情緒降低了,問題是,這些用來降低負面情緒的行為,有時候不見得是恰當的,像是逃避、對立或是採用一些傷害性的方法,像是暴力、攻擊、藥物、菸酒等等。所以當下一次孩子面臨引發自己『很糟糕』念頭的情境時,可能再出現負面的行為機會就增加了。 

這說明了很多時候,情緒跟行為的根源,背後可能是來自於某些深根蒂固的想法,或是情緒也會引發某些固定的想法,再去影響行為。因此,這個想法就成了我們在處理問題時,首要釐清的關鍵。

由於這種想法通常來得非常非常快,是一種不需經過意識的自動化歷程,所以我們一般人很難覺察到它的存在,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因為受到這些核心想法的影響而生氣,等到生完了氣,傷害已經造成了,才兀自後悔。

要調整這種信念並不簡單,因為它是盤結在你的生活中、依據你的經驗長期累積發展出來的,早已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就跟呼吸一樣自然, 所以要調整負面想法,首先就要先能夠從你腦海每一刻流竄的千萬思緒中先認出它來,能夠找得出來,才有修正的可能。況且,要去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本身,就是一件充滿挑戰的壓力。

通常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在發現自己有情緒的變化,或是情緒有改變時,問問自己:「剛剛我想到什麼?」或是「有什麼畫面(想像)從腦海閃過」,通常幫我們越來越熟悉自己慣性的念頭及反應型態時,也越能夠更快抓出想法中的這些細節。然後試著用 『換個觀點看事情』的方法,也就是問問自己,對事件的解釋有沒有其他的可能,來替換原本的負面想法,像是『他今天沒跟我打招呼,他一定對我有意見』可以替換成「他可能心情不太好,注意力渙散才沒注意到我」、『今天會議我報告不完整,我好糟糕』替換成「我今天的確有些地方表現得不理想,但這不代表我這個人就很糟糕,或許是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很糟」、『我說話時,他打哈欠,他一定覺得我很無聊』可以替換成「他可能昨天沒有睡好,所以今天一直打哈欠」這類的正面想法。

若可以的話,透過回顧、檢視以及練習,找出腦袋中不適切的想法,學習如何適當的因應每一個壓力情境,處理自己的情緒,將會有助於我們改善生活中的品質。

Photo:Bess Hamiti,CCLicensed.
數位編輯:陳玉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