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山保經董事長 李佳蓉〉以終為始的教養觀 窮滋味養出責任感與競爭力

磊山保經董事長李佳蓉認為,孩子是老天爺給父母的任務,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因此她的教養觀是「以終為始」,將最重要的目標、最上位的概念想清楚,之後就費心安排、堅定執行。雖然過程很辛苦,但結果會是值得的。

磊山保經董事長李佳蓉認為,孩子是老天爺給父母的任務,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因此她的教養觀是「以終為始」,將最重要的目標、最上位的概念想清楚,之後就費心安排、堅定執行。雖然過程很辛苦,但結果會是值得的。

「假如有一天,我不在了,孩子能好好的活著嗎?」磊山保經董事長李佳蓉在30多年前、大兒子才兩歲時,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深思之後,她毅然決定,雖然自己是個富媽媽,仍要用「窮滋味」來教養兩個兒子,希望能培養孩子負責任、懂感恩的特質,才能品德好又有競爭力。


讓孩子具備過得了人生關卡的條件

李佳蓉的大兒子林世德18歲之後就自力更生,小兒子林世凱也在完成學業自美回台後經濟獨立,如今都已成家立業、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就結果看來,李佳蓉的窮養策略是有效的。


李佳蓉回憶,「從小我就非常受寵,阿公是我的天!」兒時家境很好,阿公又疼她,讓她就像個嬌縱的公主。她結婚生子後沒多久,阿公去世了,悲傷之餘,她也突然明白,自己是沒辦法陪孩子一輩子的,「我有可能比他們早死,到時候,孩子總是要能自己存活。」 


然後,李佳蓉開始想,孩子若要自己存活,得有哪些條件呢?「我決定,要鍛練孩子成為自主負責、有學習力、有競爭力的人,還要能感恩、惜福、回饋,品德好,才過得了人生的關卡。」


聚焦家庭教育在自主負責與品德兩大重點

學習力的部分,學校老師都會教,李佳蓉認為,家庭教育要聚焦在自主負責與品德這兩大重點,「30多年前,教養資訊還沒那麼多,我回顧自己成長路上犯過的錯之後,便決定用『窮滋味』來教孩子,要有缺、才會知道得,要匱乏,才會知道擁有是值得珍惜的。」


對孩子來說,「負責任」可能只是個名詞,要怎麼樣讓它變成動詞呢?李佳蓉設計了一些生活練習題,讓負責任內化成孩子的態度。


生活練習題1:給零用錢,從10元開始加碼

「我從孩子小學一年級開始給他們零用錢,一開始每週10元,小二時增加到20元,以此類推;如果孩子星期一錢沒了,那就是沒了。從這當中,孩子開始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李佳蓉強調,自主運用零用錢,最好從小開始,因為小時候的需要不多,頂多買零食、買文具,萬一錢用光了,也不會出什麼大錯。


生活練習題2:練習用大鈔買小東西,找錯要賠

另一個練習,是請孩子跑腿買東西。例如一開始給10元,請孩子買份報紙;慢慢的有進階版,例如給100元去買10元的東西,要找90元。「孩子通常會把找的錢放進口袋,因為拿在手裡跑回家不方便,回來就容易會忘記找錢,如果真的忘記了,就要再多罰一倍。」


李佳蓉的二兒子林世凱記得,有次媽媽給他1000元,買不到100元的東西,結果他忘了,最後得還媽媽1800多元。「那時候真的超心痛的,把撲滿中的積蓄都拿出來賠償了,此後每次我都不敢忘記。」


李佳蓉強調,有的孩子分不清「你的」「我的」,「在家分不清,出去就分不清,這個觀念若不建立好,孩子可能會在無意之間,變成會巧取豪奪的人,或是覺得『就算我沒錢了,反正我媽媽有錢』,這樣怎麼會變成負責任的人呢?」


生活練習題3:「想要」得提案,非必要不給

李佳蓉另一個教養的重點就是,「需要」的東西一定會給,但若是「想要」的東西,孩子就得靠自己爭取。


最經典的案例,是林世德的「球鞋事件」。「在我們家,如果想買必需品以外的東西,得提出來討論,試著說服媽媽。」林世德回憶,他國一時,想買雙當時很流行但超貴的球鞋,他在這之前已有多次「提案失敗」的經驗,左思右想後,決定從運動安全切入。


林世德帶媽媽到鞋店,開始簡報般述說這雙鞋子的設計極優、最能保護腳踝等等,還跟其他鞋子做了詳盡比較。李佳蓉果然被說動,「結帳時才發現是天價!不過世德展現出的思考力跟表達力,讓我覺得很棒!」她笑稱。後來兩兄弟若想買什麼,都會很認真提案。


生活練習題4:必需品只給基本陽春款

林世德回憶,他讀成功高中時是學生會主席,當時幾乎全班都有手機,但他只有BBcall,非常想買手機。「我那時吵了一陣子,媽媽還是不答應,因為BBcall仍有聯絡功能,手機並不是非買不可,後來我就慢慢接受了。考完大學後,立刻超認真打工,存錢買了當時最貴的Nokia8210。」


李佳蓉坦言,當時她內心其實很掙扎,「又不是買不起,何不乾脆就買了?」但她仔細盤算,手機一旦拿了,挫折訓練就少了,因為以前用BBcall要聯絡人,得要找電話、找銅板、學習等待,有了手機之後,人生除了手機之外便沒有其他選項、回不去了。


李佳蓉認為,還是得讓孩子經歷這些。「世德跟我說,有次學生會開會時,大家都把手機放桌上比收訊,他就把BBcall放桌上、鍊子拉長,說『我的收訊最好!』像他這樣坦然面對,就非常棒。」


國中就到美國唸書的林世凱,也有類似經歷。「那時上學要轉兩次公車,然後再走1英哩才到學校,共需要1小時,而且每天只有兩班車,趕不到就沒了。下雪的時候,走路超痛苦,為了讓我保暖,阿嬤還用毛線織了小腿用的腳套。」後來在林世凱滿16歲時,爸爸送了他一台車,上學之路立刻縮短成15分鐘車程。


沒想到,車才開沒多久,林世凱就碰上了意外。車撞壞了,他只好開始說服媽媽,希望能再買一台車。豈料李佳蓉回覆:「這一生我只會幫你買一台車,那台車已經撞壞了。」林世凱只得懊惱說:「可是我還不知道你只會幫我買一台車,車就已經壞了!」


清楚教養的目的,一關一關堅持

李佳蓉說,那次她差一點心軟,畢竟,誰捨得孩子苦成這樣?但她告訴自己,不能這樣再買一台車給孩子,這是孩子建立毅力的好機會,會是人生寶貴的經歷。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需要很堅持,因為我們疼小孩,心中難免有聲音說:『買給他又怎樣?』這得要一關一關的過,目的要很清楚。」李佳蓉說,她打定的主意是,任何一天她死掉,孩子都能繼續活得好,但很多父母想的是「孩子不愛我怎麼辦」,所以會討好小孩。


她強調,身為媽媽,孩子愛不愛自己當然重要,但孩子能不能好好獨自存活更重要。孩子是老天爺給父母的任務,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可以說我的教養觀是『以終為始』,最重要的目標、最上位的概念想清楚了,之後就要費心安排、堅定執行,」雖然過程會很辛苦,但最終的結果會是值得的。

 

女孩也能窮養嗎?

李佳蓉對兩個兒子貫徹窮養,但如果是女兒,還會窮養嗎?「核心的東西是不變的,女兒還是要負責任、還是要重視品德,但我感覺在教養的過程中,給女兒的『奢華的比例』要提高一點。」


比方說,如果李佳蓉有女兒,她高中時想要買手機,李佳蓉可能會買。「因為女生在這個社會結構中,還是有些既定的問題。例如女生如果想要吃大餐或買東西,可能會向男生撒嬌,男生就有可能會埋單,這可能會讓女生把重點放在經營自己的外表上面,而不是其他競爭力。」


第二個重點是,女生如果太匱乏,結婚時可能以物質為優先,這會影響她的一生。「動機決定最後的結果。婚姻太重要了,選錯老公的後果非常嚴重。」第三點則是,女生未來可能也會當媽媽,她對人生的態度會影響到下一代,所以如果養女兒,要更小心導正價值觀。

 

過來人經驗談:自己掙來的,更有成就感

李佳蓉在保險業界知名度高,有身價,卻貫徹窮養,還要孩子18歲就開始經濟獨立。林世德與林世凱兄弟坦言,在成長過程中,確實有覺得「很苦、很硬」的時候,但他們也相對體會到,靠自己掙來的,才是最有成就感的。


林世德說,媽媽從小的訓練,讓他直到現在都很能跟「想要」的慾望相處,不會想要什麼就非買不可。比方說,他之前都一直開太太的嫁妝車子,後來想要換台休旅車,評估超久,看車看到想買的車改款三次才真的買,「能靠自己掙來,確實感覺很不錯!」


林世凱則表示,他從小就認為,任何媽媽給的建議都不會害自己,而是為自己好,這一點就像是媽媽窮養的「地基」。「在成長過程中,透過跟媽媽『提案』,可以練習邏輯、練習表達,也反覆思索自己到底要什麼,這對我的幫助很大。」


如今林世德的兒子睿睿兩歲多,他也沿用媽媽的教養方法。「我們會帶睿睿去銀行存壓歲錢,告訴他錢可以放到銀行、會有一本本子來記錄。也會告訴他東西要用買的,買了東西要結帳等等。」他強調,未來的時代更需要學習資源分配、學習選擇,他會刻意在生活中讓兒子練習選擇,並引導他思考、表達。


李佳蓉觀察,未來世代的孩子要能迎接世局變化,要更有主見、更有觀點,不能只是教出乖小孩。「我以前對孩子很嚴格,很幸運的他們並沒有退縮,因為他們明白自己是能爭取的,而爭取本來就是種主見、是種觀點。」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