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育專家陳安儀:「只要挑對了!沒有不愛看書的孩子」

從事親職教育多年、自己也帶孩子寫作與閱讀的陳安儀覺得,沒有不愛看書的孩子,只要挑對了孩子喜歡、適合的書,孩子就能被吸引,進入閱讀的世界。

從事親職教育多年、自己也帶孩子寫作與閱讀的陳安儀覺得,沒有不愛看書的孩子,只要挑對了孩子喜歡、適合的書,孩子就能被吸引,進入閱讀的世界。

「你是不是認為現在的小朋友都不愛讀書?」親職教育專家陳安儀說:「世界上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

「我認為共讀是親子間最美好的記憶,而且從嬰兒時期就可以開始進行,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陳安儀指出,大部分的孩子並非不愛看書,而是沒有機會接觸到合他們胃口、有趣的書。尤其有些小說前面鋪陳的部分較長,在還沒有轉入劇情之前,孩子容易失去耐性或沒有興趣讀下去。這時候就很需要大人的引導。家長一定要陪讀20~30分鐘,達到吸引孩子閱讀的目的。

如何讓孩子願意主動讀書,建立家庭的閱讀氛圍?陳安儀表示,家長只要懂得運用「撒餌」的技巧,藉由唸讀、分享、推薦、引導與促發就可以了。「與其生氣孩子不接受你的推薦,或是責怪孩子沒耐性好好看書,倒不如陪伴他一起共讀,」她表示。

 

設下「閱讀陷阱」,引導孩子愛上閱讀

陳安儀有套「閱讀陷阱」做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她教過很多媽媽「撒餌」這一招,效果都很不錯。她舉例,像是《魯賓遜漂流記》、《孤雛淚》等經典名著,開頭都有很長的背景描述,孩子常會沒有耐心閱讀。她會先共讀唸個2、3天,每次讀半小時左右給孩子聽,劇情正精采關鍵時就故意踩煞車,說「反正你也不喜歡看」,然後找藉口離開。這時候,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忍不住好奇心而主動去拿書追讀。

若是小孩沒有再拿書就表示不對胃口、不喜歡這個故事,她就換一本書再試試看有沒有吸引力,結果是幾乎百分之百奏效。「既然勾子丟出去了,就得要讓他們上勾才行,」她說。

 

投孩子所好,才能勾起看書的興趣與共鳴

陳安儀提到,13歲的兒子蘇雨青非常喜歡小天下出版的羅德達爾的《吹夢巨人》系列作品與科普類書籍,還會因此而自己主動減少玩3C的時間,這一切都歸功於她「選對書了」。「我覺得沒有不愛看書的小孩子。只要挑對了孩子喜歡、適合的書,家長給的誘餌經常在替換,孩子就能被吸引,順利進入閱讀的世界。」有時候反倒是孩子看書看太久了,讓陳安儀忍不住勸他們休息一下。

陳安儀表示,選書時要考量孩子的年紀、性別、興趣及內容深淺,男生大都偏好動物植物、恐龍、打鬥、冒險、戰鬥或是推理、偵探等節奏輕快的書,女孩子則比較喜歡對於唯美浪漫、溫馨夢幻、愛情、友情、家庭或是妝扮的書。她分享:「推薦給孩子的書,一定要投其所好,才能勾起他看書的興趣,也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家長或老師愈是了解孩子的個性,成功吸引他閱讀的機率才會愈高。其實孩子喜歡的,是好看的小說。」

陳安儀大都挑選西洋翻譯的青少年小說,故事內容豐富,情節高潮迭起,用字遣詞也多。像雨青很喜歡動物,因此他的第一本書是《靈犬萊西》,他在書架上自己找的第二本書就是《貓戰士首部曲之一》。雖然雨青看的時候然年紀還很小,很多字與詞彙都不見得真的懂,但是可以從前後文猜出大部分的意思,照樣看得津津有味。

念高中的女兒雨桐,則喜歡史帝芬.金、賽珍珠的書。有時候會向同學借一些羅曼史或言情小說回來,陳安儀不會阻擋她看,但會跟她說:「這個書好像不太適合你的年紀。」

 

「共讀分享」讓親子間有共同話題

隨著孩子年紀愈來愈大,陳安儀也從「引領閱讀」,逐漸變成親子之間的「共讀分享」。「雨桐、雨青經常去圖書館借書,他們會自己辦借書證,有好看的書,也會借回來與我分享。像前陣子雨桐借了三毛的書,讓我彷彿回到青春時代,也讓兩代之間有了共同話題。」

陳安儀表示,讓孩子先培養閱讀的習慣非常重要,小三前應該讓孩子習慣閱讀文字書。多利用孩子的愛好與同儕影響力,並選擇兼顧深度與廣度的書籍,盡量延後孩子接觸電視、電動、漫畫、網路、資訊等。她說:「吃重鹹習慣的人,怎麼會吃清粥小菜?好萊塢聲光效果強的電影看慣了,就看不下歐洲藝術片了。」

要測試選書的程度是不是太深,陳安儀指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先看個5頁,如果當中孩子看不懂的詞彙、太複雜的描述、主要角色或是太抽象的概念⋯⋯等,沒有超過10個,就不會有看不懂的問題。

「家長一定要與孩子共讀,而且要找深一點的作品閱讀,才能吸引住現代誘惑多、心智年齡也比較成熟的孩子興趣,」陳安儀建議。

「共讀是親子感情的累積。我的爸爸借由共讀傳達給我們訊息,留下很多陪伴的記憶,讓我知道世界上還有比錢更重要的事,」陳安儀語重心長的說:「要改變教育,增加下一代的競爭力,就先讓孩子習慣閱讀吧!」

 

【家長的3個迷思】

陳安儀以自己多年累積的經驗,歸納出家長關於閱讀的3個迷思:


家長迷思1:選書從短、薄的開始

許多家長都以為書本愈厚愈難讀,小說很厚,內容一定很深,因此選書要從短薄的書開始。陳安儀指出,其實書籍的深淺,主要看的是故事內容與使用詞彙,而不是字數的多寡。很多書厚得像磚頭,但翻開一看,會發現書裡的文字都非常淺白易懂,反而薄的書字少難懂。

「這就是家長的第一個迷思。像古詩字數這麼少,每個字都認得,可是就是看不懂呀!」像雨青在看了許多書之後,就驚訝的對陳安儀說:「媽媽,我發現比較厚的書比較好看耶!因為故事的描寫比較詳細,所以就會覺得比較精采,比較好看。」

許多家長會幫小一、小二或學齡前的孩子選繪本或圖畫書,陳安儀指出,其實有些繪本或圖畫書內容並不豐富、故事不痛不養、劇情沒有吸引力,甚至八股說教、幼稚無聊,導致孩子根本不想追看。「大人太低估孩子了!對於已經識字的孩子來說,選書應該以故事精采、劇情曲折、描繪動人、內容富有創意為首要條件,而不是圖片多寡、書本的厚薄深淺。只是,許多家長經常忽略了這麼簡單的道理。」


家長迷思2:認字後就不必陪讀

陳安儀指出,家長的第二個迷思,是只在孩子識字或是念小學前陪讀,認字後反而不陪讀。其實,小一到小三是閱讀的黃金期,這個時期最容易建立文字閱讀習慣,愈早開始培養,閱讀習慣也就愈容易養成。到了小四還可以,仍有一些方法可以吸引他閱讀。等到國中以後就很難培養了。


家長的迷思3:借來看過就不必買書

陳安儀指出,家長的第三個迷思是,借來的書看完就算了、不用買。但其實,就因為孩子看完了,表示他們很喜歡,才更要買回來。因為孩子會一再閱讀,每次重讀都有不同體會與想法。另外,她也建議家長,孩子小一、小二時不要亂買書,先去借各種不同種類的書給孩子看,藉此找到孩子喜歡閱讀的類型。

 


【推薦閱讀】羅德達爾-吹夢巨人

人與人之間有許多紛爭是可以避免的,我們應該學習善良巨人的可愛和蘇菲的智慧與勇氣,將生活單純化,少一些猜忌和批評,少一些暴力相向,遇到問題時嘗試解決問題,不要有隔閡,而是互相鼓勵,如此一來就能正向的成長。


了解更多《羅德‧達爾經典珍藏版(全套11冊)》

・博客來 http://bit.ly/2KOjbbt

・2018星光電影院 http://bit.ly/2OwJMvP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

1. 陳安儀談婆媳:不停的埋怨,是對自己的懲罰

2. 誰說現在的孩子不愛閱讀了?!英國圖書館借閱量第一的童書……

 

數位編輯:黃小羽、吳佩珊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