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一生受益的教養方式

維達爾是一名老師,他的學生都來自富有家庭,他的學生們與父母的距離似乎比較遠,他觀察到許多老師口中形容的「直昇機家長」:他們永遠在孩子頭上徘徊,一看到孩子需要幫忙,立刻俯衝而下。但他說:「這樣做並不代表家長們瞭解自己孩子的情緒需求,更不代表他們願意花時間與孩子相處。」
  • 文/ 書摘
  • 2017-09-22 (更新:2017-09-22)
  • 瀏覽數6,149

遭遇挑戰是學習的機會

河谷鄉村學校的可恩老師告訴我,她和校內其他老師經常討論富裕對學生品格發展的潛在傷害。很多學生家長要求孩子要表現優異,殊不知這種作法正好斷絕了孩子們歷練成長的機會。

「我們的學生不太能忍受痛苦,其實是一點苦都受不了。他們老是被保護得好好的,只要他們覺得有一點不高興,父母就跑來學校溝通。這時我們會請父母不要擔心孩子遭遇挑戰,因為這就是學習的機會。」

 

溺愛孩子會付出代價

可恩說,在該校的中學部,「如果有位學生成績只拿到C,但是他的父母認為孩子該拿A的話,老師就會遭到很多質疑:『你們亂講!他明明報告就寫得很好!』還有父母打電話來說:『你們能不能多給兩天時間,讓他寫完這篇報告?』這種想要給孩子一切、想要展現愛孩子的作法,其實是溺愛,會付出代價的,代價就是犧牲了孩子的品格發展。不少家長會這樣做,這是我們學校裡的嚴重問題」。

 

當代教養的矛盾 過於保護孩子

當然,這個問題不僅發生在富裕家庭,也是所有家長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是當代教養面臨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我們為了保護孩子免於遭受任何危險和不安,為了給孩子一切,我們會急切地、幾乎像生物本能般地去滿足孩子的所需所求。

孩子最需要的其實是一點點困境、一些挑戰、一些他們可以克服的匱乏,甚至只是要讓他們向自己證明,他們有辦法克服困難。

 

唯有經歷挫折失敗,才能培養成功特

想讓年輕人培養出品格,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做一件非常可能失敗的事情。

唯有經歷失敗,才能培養毅力與自我控制。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作者塞利格曼與密西根大學教授彼得森主張,優良品格能夠成就一個快樂、有意義、多采多姿的生活,要成功,就必須先學會如何失敗。

 

摘自 保羅‧塔夫《孩子如何成功:我們要如何教養孩子,才能讓孩子一生受益?》/遠流出版

 


Photo:visualhunt ,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黃小羽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