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癮媽媽王倩倩 家有毒癮兒, 家長怎麼辦?

身為孩子曾經染上大麻、海洛因的母親,王倩倩試過各種方法,但都無法阻止。最後,她回到信仰,從中長出力量,並從自己的失敗經驗中,歸納出面對孩子吸毒問題時,在華人父母身上常見的盲點。

身為孩子曾經染上大麻、海洛因的母親,王倩倩試過各種方法,但都無法阻止。最後,她回到信仰,從中長出力量,並從自己的失敗經驗中,歸納出面對孩子吸毒問題時,在華人父母身上常見的盲點。

 

「家長對『癮』的妥協,就好像你給青少年一點『縫隙』,他會把這個縫隙慢慢拉成一個『洞』,然後跳下去,將自己埋葬。」

在上一本書《上癮的真相》裡,作家王倩倩對「癮」做了這樣的比喻。身為一個孩子曾經染上大麻、海洛因的母親,對她來說,那個大到足以吞噬親情的洞,就是毒癮。

屢勸屢敗,歸納出華人父母的盲點

2000年,基督徒王倩倩放下從事20多年的廣告創意工作,跟丈夫及一對子女移民美國。女兒不到6歲,移民對她沒影響;兒子國一才出國,對新環境適應不良,學業跟不上,更糟的是,在校遭到霸凌,並在高中最後一年染上大麻。

當媽媽的,一開始也是好言相勸,試著用親情感化,如她書裡所寫:給孩子開了「縫隙」。但隨著兒子毒癮加劇,王倩倩試過各種方法,但都無法阻止裂洞擴大。最後,她回到信仰,從中長出力量,大量研讀毒品與戒毒文獻,並從自己屢次「勸導孩子戒毒」的失敗經驗中,歸納出面對孩子吸毒問題時,在華人父母身上常見的盲點。

延續《上癮的真相》的主題,王倩倩今年出版第二本書《上癮的治療與陪伴》。近幾年,王倩倩在她生活的美國南加州地區,輔導華人父母處理孩子染毒。由於加州已通過法案,允許「娛樂用大麻」合法,明年起可開始販售,王倩倩這兩本書,成為當地許多華人家庭必備的抗癮書籍。

今年4月趁回台之便,王倩倩接受《未來Family》專訪。受訪前一晚,加州一位華人單親媽媽透過通訊軟體急call求助,她的孩子20多歲,吸毒4個月,包包裡被搜出20多枝針頭。

無盡的愛,只換來孩子再一次吸毒

「勸告跟包容,沒有用!」針對有子女吸毒的父母,王倩倩都是這樣告誡。她舉前一晚的個案為例,「媽媽跟了我4年,很清楚該怎麼做,但前夫不同調,一再對孩子包容。」

「一定要強制。」王倩倩指示這位媽媽趕緊做兩件事。第一,立刻把孩子的車子拖走,在美國沒車,哪裡也去不了。第二,把孩子安置在安全的地方,切斷與毒品的接觸。

王倩倩表示,從知道孩子吸毒,到把孩子送進戒毒所之間的這個階段,家長絕對不能妥協。家長常說「我有勸啊」,王倩倩認為,這種處理的態度,只是給孩子下一次吸毒的機會。

「不要以為給孩子無盡的愛,他就會回頭。大錯特錯!」王倩倩有切身之痛,知道孩子吸大麻後,家人給他包容,對他加倍關心,四處帶他去旅行,但換來的,卻是孩子再一次的吸毒。

對任何形式的成癮都不妥協

王倩倩的兒子後來染上海洛因,帶來更大的風暴,家人好言相勸完全沒效,甚至爸爸還向他下跪,哀求他把毒戒掉。在外人看來,上帝似乎開了這個家庭一個玩笑。那一刻,「我對我的兒子沒信心,但我對上帝有信心,」王倩倩說,她回到《聖經》的源頭教誨,從此,她對毒品不妥協,對菸、酒、網路、色情等任何其他形式的成癮都不妥協。

「我讓他知道,我說到做到。」第一步,王倩倩「畫清紅線」。但這條線要畫到哪,每個人遇到的狀況不一樣。她說,兒子個性膽怯,連打架都不太敢,因此「不妥協」要做到什麼程度,「我兒子適用的,不見得其他人也適用。」

最後,王倩倩把兒子趕出家門,「要吸毒,就不要回來。」

她說,很重要的原則是:要讓孩子知道,失去所有,是他自己造成的。「並不是爸媽不要你,而是因為你做了錯誤的選擇;你選擇毒品,就表示你跟這個家是無份的,不能給你任何資源。不是我們不愛你,是因為你愛毒品。」

只要做出對的選擇,家門隨時為孩子而開

把孩子趕出家門,家人也切斷經濟援助,對一個沒有大學文憑的人來說,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打工。王倩倩說,在美國打工也不是那麼容易,超市、加油站等,都會要求尿檢驗毒。「父母要做的是,把他其他的路都排除掉,他無路可走,就只剩戒毒這條路。」

確定兒子不碰毒品了,王倩倩就讓他回家,再碰,就再趕出去。最長一次,兒子在外流浪6個月。「我還是要確認他還活著啊,所以有用電話聯繫。」

如果孩子還在吸毒,就把家的門關上,但只要他重新做出對的選擇,家門隨時為他而開。「我永遠給他一個希望,你想戒,welcome、anytime,隨時歡迎。我們願意幫助你,但你要給我們幫助你的機會啊!」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