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毒品氾濫 如何判斷假食品、 真毒品?

近來從警方破獲的案件中發現,許多新興毒品被包裝成食品的面貌,除了掩人耳目,躲避警方查緝,另一方面是為了吸引孩子。「假食品、真毒品」已經變成一種風險,學習如何趨避這個風險,對親子都是重要功課。

近來從警方破獲的案件中發現,許多新興毒品被包裝成食品的面貌,除了掩人耳目,躲避警方查緝,另一方面是為了吸引孩子。「假食品、真毒品」已經變成一種風險,學習如何趨避這個風險,對親子都是重要功課。

孩子在學校吃了什麼東西,父母知道嗎?以下這個真實發生的案例,每一位家長都應該注意。


幫助「大腦放鬆」的巧克力

小皓是個用功的學生,但自從班上轉來資優生阿富,小皓就只能當「永遠的第二名」。雖然兩人平常有說有笑,但小皓心裡難免有些嫉妒。


有一天放學路上,一個自稱是「畢業學長」的男生拉住小皓搭訕,掏出一條巧克力塞到小皓手上,小聲的說:「這可以幫你『大腦放鬆』,你吃吃看。」


小皓沒有吃,他把巧克力收起來,離開現場。他沒有警覺遇到了壞人,只是天真的想:既然可以「放鬆大腦」,那麼一定要請阿富吃,希望他變笨一點,不要一直都是第一名。


隔天,阿富吃下小皓送的巧克力,上課時雖無明顯異狀,放學回家卻指明相同包裝的巧克力,請媽媽到超市多買一些,因為「吃起來好像真的比較開心」。媽媽覺得很奇怪,孩子向她描述的包裝與品牌她從未聽過,也從未在超市與大賣場看過。


過不久,新聞報導警方查獲「毒巧克力」,阿富指名要媽媽買的巧克力照片出現在電視上。媽媽嚇到腿軟,不敢相信孩子竟然吃到毒品。


新北市春暉志工隊隊長陳天興轉述這個發生在小學的罕見案例,內容經過化名處理。陳天興說,那次查獲的巧克力,實驗室驗出含有數種毒品成分,其中包括二級毒品。


目前各縣市都有春暉志工,針對用毒的學生進行陪伴與輔導。在不知是毒巧克力的情況下,轉讓毒品的小皓與誤食毒品的阿富,兩人都接受了諮商輔導。之後,雙方家長決定轉學,幫助無辜的孩子走出陰影。


辨識新興毒品三大特點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國小階段通報使用毒品人數,近幾年都在10人以內,吸毒情形在國小並不常見。雖然如此,父母更應該警惕,小皓與阿富的案例顯示,新興毒品已經被包裝成食品的面貌,增加孩子可能誤觸、誤食的風險。相較於海洛因、古柯鹼等傳統毒品,新興毒品的「新」,主要有三點。


首先,新興毒品透過化學合成製造,用較低的成本,快速、大量生產,最後再以高價賣出。


再來,它們常以「混裝」型態出現,添加的毒品種類五花八門。「製毒的人不曉得自己放了什麼,用毒的人不知道自己吃進什麼,這是最可怕的地方。」新北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督導石植暵指出。


陳天興表示,有些新型毒品甚至添加玻璃粉,吸入後割破鼻腔黏膜,混合毒品透過血液傳送,快速達到效果。每一種毒品都是微量,但混合後的毒性與傷害性之強,無法預測。


第三,最讓人頭痛的是,新興毒品合成粉末、顆粒、液體等不同型態,任何食品都可能成為添加的對象,以致於警方經常查獲摻有混合毒品的糖果、餅乾、飲料、茶包、咖啡包、王子麵等假食品、真毒品。


毒品偽裝成食品,吸引孩子

新興毒品偽裝成食品,一方面是為了掩人耳目,易於躲避警方查緝。另一個讓人聽了毛骨悚然的原因是:吸引孩子。


這些新興毒品通常會有可愛的名字,例如:喵喵(又稱泡泡)、Happy粉(又稱金剛)。或者,外觀顏色或造型可愛,例如:梅粉(粉紅色的Happy粉)、梅餅、小熊軟糖。石植暵強調:「不只是偽裝而已,而是為市場區隔而做的『行銷』。」


石植暵表示,混裝毒品的主要成分也在改變,早期是混K他命、一粒眠等「基本款」;近幾年查獲的毒品中,則幾乎都有摻入「卡西酮類」(Cathinone)毒品。已知卡西酮類毒品有兩百多種,國內常見其中七、八種,包括喵喵、bk-MDMA、浴鹽(MDPV)等,具有可使中樞神經興奮的效果。喵喵與bk-MDMA被列為第三級毒品,浴鹽則是第二級毒品,有些卡西酮類毒品甚至尚未被列入毒品等級,無法可管。


隨著警方破獲的案件與媒體報導,家長恐慌蔓延:「怎麼知道超市賣的軟糖安不安全?」、「瓶裝汽水會不會也有毒?」縣市政府教育局、警察局及衛生局電話接到手軟。甚至有小學老師為了避免困擾,「懇請」家長不要再讓孩子帶零食到校,孩子的生日請客也免了。


掌握兩大趨避原則,為孩子把關

父母可以怎麼辦?《未來Family》整理出兩大趨避原則,提供家長參考。
1.場所原則:超商、超市不太可能出現「俱樂部用藥」
石植暵說,撇開千面人下毒及黑心食品問題不談,正常情況下,民眾購買生活用品的店家,例如超市、超商、大賣場等,「當然是安全的。」


他表示,裝有混合毒品的毒品咖啡包、搖頭丸、FM2(俗稱迷姦藥片)、K他命、喵喵等,這些毒品又稱為「俱樂部用藥」,有很明確的場所性,這也是絕大多數的毒品有關的社會新聞,發生在夜店、飯店轟趴等特定場所的原因。


網路曾經流傳,有人在某學校附近免費發送毒品咖啡包。這是真的嗎?
 

陳天興駁斥這樣的說法,「沒有人會笨到這種程度,」毒品咖啡包每包成本至少八、九百元,藥頭不可能只送不賣,「一般小孩子沒有那麼高的經濟能力,除非是鎖定特定對象,不然賣給小孩子沒有意義。」


2.包裝原則:假食品、真毒品包裝較短、扁,封口不整齊,成分標示不清
 

國、高中孩子跟同學去唱KTV,是否可能在包廂裡誤食毒品咖啡包?這點讓很多家長擔心。


新北市毒防中心社工卓孟緯表示,第一次吸毒的孩子,一定知道眼前就是毒品,因同儕慫恿或本身心情低落等因素而沒有拒絕,但正常情況下,誤食毒品的機會其實不高。


新型態的混裝毒品,能以各種面貌偽裝成任何一種食品,一般民眾該如何分辨真假?這問題不難,把關的第一個重點,就是包裝,大致可分成「改裝」與「原裝」。


首先是「改裝」。藥頭為了節省成本,通常會拿現成的食品咖啡包加以改裝。石植暵舉毒品咖啡包為例,藥頭先倒出一些咖啡粉,把毒品填入袋內,最後再重新封口。因為開封時必須剪開一小段,因此長度會比原咖啡包短,外觀也比較不完整,摸起來比較扁。


「原裝」則是訂做全新包裝袋,封裝手法也較改裝者細膩,但還是可以看出破綻。石植暵提醒,政府對熱量、成分等食品標示有嚴格的規定,標示不清楚、不完整,或市面上沒看過、聽過的品牌,最好不要選購。


「假食品、真毒品」已經變成一種風險,學習如何趨避這個風險,對親子都是重要的功課。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