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大腦時鐘,事情變得更輕鬆

對十一歲的孩子來說,二十四小時等於他人生的四千分之一,但對五十五歲的人來說,那只是他人生的二萬分之一。

心智努力並不是唯一影響我們認為自己需要多少推動力的因素。如同把某項任務看成極費心力的工作會使熱情和動力減弱一樣,當我們以為某項任務要花很多時間,也會導致相同的結果。

有趣的是,我們的時間感多半受大腦影響,而不是受時鐘影響。

如果你正在做一件乏味的工作,沒有其他事情可想,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但如果你一邊踩著橢圓機,一邊看著你支持的球隊在比賽後段打得難分難解,時間就會過得很快;你會發現二十分鐘的健身時間一下子就結束了。

當你認為完成某項挑戰或任務所需的時間愈長,你就會覺得它愈困難。當大腦覺得某件事愈困難,達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愈低。

我在《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一書中曾經提到,三到二十秒的延遲就可能阻礙你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我想寫個電子郵件給一位潛在客戶,但我不知把他的電郵地址放到哪裡了……所以待會兒再寫吧」「我想吃水果,但它在廚房裡,而雷根糖剛好在桌上……所以就吃雷根糖吧」。

我也提到「二十秒定律」,能幫助大腦透過阻力最小的路徑養成正向習慣,遠離負面習慣。我提到我藉由把遙控器電池放在花二十秒才能走到的房間裡,戒掉了每天看三小時電視的習慣,以及藉由連續二十一天穿著運動服上床睡覺,終於養成了早起做運動的習慣……這些都是減少阻力的基本技巧。

 

學八十歲老人算時間,每天多四‧八小時

情感期望對時間知覺的形成也有重大影響。在德國,如果火車晚到五分鐘(德國的火車一向很準時),旅客就會很不耐煩地一直看時間;但在紐約,如果地鐵列車只晚到五分鐘,你就要謝天謝地了。

今天,如果某個網站的網頁要花七秒鐘載入,我們早就轉去瀏覽其他網站了,但在二十年前,一臺全新撥接數據機的速度就足以讓我們感到驚奇。

我要說的是,時間知覺是一種很主觀、具有相對性的經驗。如果你曾納悶為何一星期對十一歲的孩子來說好像永無止境,但對五十五歲的人而言像是一眨眼的事,那你不妨這樣想:對十一歲的孩子來說,二十四小時等於他人生的四千分之一,但對五十五歲的人來說,那只是他人生的二萬分之一。同樣地,一年的經濟不景氣似乎打不垮一個六十歲的企業家,對他來說,那只占職業生涯的四十分之一;但對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老闆而言,那可能極具毀滅性,因為一年的經濟不景氣等於占掉他三分之一的創業生涯。

彼得.曼根(Peter Mangan)做過一項有趣的研究,讓受試者一邊做事一邊估計三分鐘的時間有多長。結果發現,十八到二十五歲的人估計得較為準確,而六十到八十歲的人會多出四十秒。換句話說,對年長者來說,時間似乎快了二○%。

這項發現看起來好像沒有意義,但像八十歲老人那樣感知時間似乎有許多好處。比方說,你花了八小時做某個案子,但感覺起來只花了六小時,那麼就有更多精力和耐力繼續做下去。如果你在跑步機上跑了二十分鐘,但感覺上只跑了十三分鐘,那麼你就更有可能多跑七分鐘。你是否注意到,當你覺得體力快要用完時,是真的感到精疲力盡嗎?例如:你打算跑步二十分鐘,當時間一到,你就會覺得無法再跑下去?或者你打算做某個案子做到下午五點,然後五點一到,你就完全不想再看它一眼?

如果你想要善用精力,讓自己更長時間、更努力地工作,那麼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換個角度去看你投入了多少時間。

 

心流,利用快樂縮短時間、提高專注力

諷刺的是,管理時間的關鍵就在於失去時間,更準確的說法是,忘記時間過了多久。

我們都有過專注做某件事時感覺時間飛逝的經驗,這是因為全神貫注時,位於大腦皮質的「時間記錄員」會將資源轉移到正在努力運作的區域,所以沒有足夠資源用來記錄時間,而覺得時間過得更快,也讓你可以更長時間、更快速、更努力地工作。

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他的開創性研究裡,把這種完全沉浸、認知功能幾乎百分之百集中在任務上的狀態稱為「心流」(flow)。奇克森特米海伊認為,心流跟快樂的最高境界有密切關係,而且「歡樂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這句話是有科學根據的。

要刻意拋開時間感,有個非常實用的方法就是把時鐘轉個面不去看它,或是拿下你的手錶。

當我在跑步機上運動時,我會刻意把毛巾放在顯示面板上,好讓自己可以專心跑步。你愈注意時間,就會愈覺得時間漫長,愈無法全心投入。任何讓你覺得乏味的活動或經驗也是如此。如果你不相信,不妨注意自己下一次參加乏味的會議時,有沒有頻頻查看時間。

恐懼、擔憂、期待和無聊的時刻,會使大腦的時間記錄員保持高度警覺,使你只在意時間,無法專注在其他的事情上。這就是為什麼當你等著下班、放暑假或者搭乘的班機一直在停機坪上滯留時,你會感覺時間很漫長。

你愈能不去注意令你擔憂或恐懼的事物,就愈容易拋開時間感,把所有的大腦資源都用來完成眼前的任務。

 

摘自 尚恩‧艾科爾《開啟你的正向天賦》/野人文化

 


Photo:Emran Kassim,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