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壯遊時 帶上一本能撫慰父母的書

邊旅行邊讀書,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我們還有甚麼方式能擴大實體世界和抽象世界的參與,在我看起來也許只有旅行與讀書,能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旅遊只是一個人生選項,不是美好人生的必然。只要親子共擁探索之心,不論何處都可以展開親子旅行。

結婚前,先和他去旅行

錢鍾書在《圍城》中透過人物,直指蜜月旅行應該在結婚之前:「應該先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沒有吵嘴翻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也就是要和一個人結婚,先跟他去旅行。

日本「成田離婚」的現象(蜜月旅行後,直接在機場閃電離婚),堪可證明。當年在澳洲壯遊,身旁不管台灣人、法國人、西班牙人,在在沒有逃過這一旅行魔咒。還有個澳洲人說,他跟妻子環遊世界一年後,就下定決心離婚了。

 

好旅伴更會是好伴侶

我很幸運,先生從旅行中確認是個能實踐環遊世界的好旅伴後,才變成人生伴侶。從婚前旅遊到現在的全家壯遊,不論是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從海中央的帛琉到高山上的尼泊爾、咖哩辣到不要不要的印度到紅茶好喝到不行的斯里蘭卡;度假風情第一名的馬爾地夫,全家兩大兩小,通常有著四大行李箱、四小登機箱,通常行李總重量108公斤(含登機箱,不含不小心超過的重量),都由外子吳成夫打點(還包含旅行中的三餐、親子手作廚房、親子創意活動等)。

我只要負責放入自己的衣服與化妝包、筆電,然後轉身就可以進入自己的世界,輕鬆自在。但是,唯一會讓我們拌嘴爭執的是:書。

「你甚麼時候又多放一本書進去?」
「你知道書是最沉重,最消耗行李重量的東西嗎?」

先生的「如雷貫耳」,我內心的無比掙扎。

蘇東坡曾感嘆: 「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蘇先生說話真的很不含蓄,「俗士不可醫」。而我胸中既無點墨,自然得靠身外物的書籍來妝點。

 

邊旅行 邊讀書 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

但我還是有理智的,既然得坐規定嚴格龜毛的廉價航空,那麼我想要夾帶出國的書籍,自然得像皇帝選妃般盛重。基本上,欽點哪一本書,主要看當時心境與出訪國度,像是有著皇后般地位的艾倫.狄波頓(他的書我每本都有,後宮地位穩固),長時間的全家壯遊,《旅行的藝術》當然是首選。

此外,就看當時書市上或我在電子書城上與誰邂逅。

2015年10 月,當我們已經確認自己的精神狀況穩定,沒有失常下,決定帶著兩個兒子(當時一個3歲出頭、一個1歲10個月)全家各自向工作崗位、幼兒園請假一年多,往世界出發。而且後續我們旅居的國家,不是人人稱羨的觀光發達大國,如英美歐澳紐日,而是帛琉、印度、尼泊爾,還不是沾醬油,一待總數月,你看看我們這對父母的精神狀態是不是待確認(玩笑話,勿當真撥打113)。

那時,書市上有本詹宏志的新書叫做《旅行與讀書》,一看到是詹宏志、旅行、讀書,三個關鍵字的集合,便放入購物車。

好的,先別被封面上詹宏志獨照的暗黑風格給嚇到。作者有著我所欽羨的博學多聞,能通徹地將旅行、讀書與美食,甚至人生做精準的結合。他兒子(爆雷了)寫的序,以年長的室友描述父親的寫作,也值得一讀。

詹宏志在書裡說:「我們還有甚麼方式能擴大實體世界和抽象世界的參與,在我看起來也許只有旅行與讀書,能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

是啊,我是如此平凡,但又不甘於平凡,所以我仰賴旅行與讀書(於我,還得加上個”電影”)來擁有超過一個以上的人生。

而且我們一口氣一家四口一起壯遊,直接獲得八個以上的人生,這個選項,超值!

 

親子壯遊 常伴良藥

親子壯遊常伴良藥,除了退燒藥、腸胃藥等等,時常被兩子惱怒的我,就會選擇最喜歡的親子作家蔡穎卿的書(唯一全套收藏的親子作家,從不後悔)。

要在海外長宿,通常是選《媽媽是最初的老師》(當初我就在宜蘭民宿書牆上與此書相遇)或《我的工作是母親》,來提醒自己當媽的自應培養一派悠然,理智線斷裂時,隨手翻讀書中篇章,即起「有為者亦若是」之慨(雖然時常達不到此境界,但有夢最美)。

我特別喜歡蔡穎卿將母親視為一個美學與職業渾然天成的角色,跳脫一般市場上直接同理母親的情緒宣洩,不需過度抱持罪惡感的論述。

當然,只要是人都有情緒,何況是母親,蔡穎卿也不否認自己有相同經驗,但她不著墨於此讓母親們聚眾取暖,她輕盈繞道,讓母職這個角色昇華,卻不說教,不崇高。

總是有人會說那是因為她養的是兩個女兒才有此境界,我也不否認市面上教養有成的許多親子作家「大多是」女兒們的母親,身為兩個兒子的媽,還是認為蔡穎卿讓我們以創意、美學經驗與人生哲學的觀點來看待家事勞動與照護,值得做意識的轉化,行動的實踐。

 

兒童繪本是「聖經」 

其他當然也有失心瘋買的旅行書籍、教養書籍,但經得起層層海關檢驗的,頑強地留在行李箱內的,就是以上幾本(已經佔用好幾公斤了)。

總之,旅行中我所需要的書,工具性還是滿強的,基本上就是提醒自己在旅行中要有靈魂的旅行書籍與旅行教養中不要發瘋的親子書籍(第四次進印度,我帶了《學思達》,就知道本人職業了)。

怎麼沒有lonely planet之類的旅遊資訊書呢?因為我有個習慣,喜歡在異國某塊土地生根、踏熟異國城市的某幾條街道,不喜歡一直移動。真的要移動,旅遊資訊就靠背包客口耳相傳、各地的遊客中心或谷歌大神。

當然,旅行中要能撫慰父母的書,兒童繪本自是地位「崇高」,因為搞定小孩後,父母才能有時間撫慰自己。

因此,兒童繪本一向是我的必選清單,也就無須討論。但我只帶重量輕的一、兩本,在飛機上應急用,其它時間就在各地城市找圖書館借了,輕鬆簡單,不佔行李重量,老公不囉嗦,也可以刺激小孩願意外國書(囿於母親能力,只能先取英文書)。

你呢?很好奇大家不顧一切,即便賭上夫妻關係,也是要放入行李箱的書是甚麼?一起分享吧!


↑ 我們旅居印度國際生態村(曙光村)時,最愛窩在村內圖書館(攝影:吳怡慧)

 


Photo:StockSnap,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