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傳心,沉默的教養學;親職作家蔡慶玉,生了2個兒子,卻不須整日嘮叨大吼大叫的教養心法

我這幾年在日本觀察到,不論是兩性、親子、夫妻、婆媳或是朋友關係,各種人際關係比較不走坦率路線。大和風格是崇尚含蓄、以心傳心的沉默美學。你也吵架或是罵小孩罵到累了嗎?要不要試試「少說兩句」?展現一下沉默的風采吧。

「媽媽,你不要說,我知道了。」最近,每當我站在亂七八糟的書桌前快要開啟生氣模式時,兩位小兄弟都會趕緊說這句,還中日文雙語重複兩次。之後便自動乖乖的打掃整理。我頭一次聽到時有點反應不過來,以為他們覺得我很囉唆(うるさい),叫我閉嘴,覺得有點委屈。我相信所有被認為在碎碎念的媽媽或太太,一定不覺得自己的發言內容是雜唸,而是句句邏輯合理的金玉良言,苦口婆心卻沒人聽。


但從語氣上判斷,似乎是我誤會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兩兄弟沒有惡意,很理性又正面。我和藹的問哥哥:「為什麼叫媽媽不要開口?」快進入青春期的他淡淡的說:「不為什麼,就覺得不想要媽媽說,不想讓媽媽生氣起來。」弟弟則邊看電視邊說:「幫媽媽省力氣呀,你不是說會氣到昏倒?」


不說破的美

我聯想到日本有句話:「秘すれば花」。按照字面的意思大概是:「隱祕就是花」。說破了就不是花,變得不美麗、不有趣、不珍貴,失去了價值。


這句話是出自日本傳統「能樂」集大成者世阿彌的藝術評論《風姿花傳》。這本書的文學價值崇高,從十四世紀室町時代就深刻影響後世日本人的觀念。前些年,情愛作家渡邊淳一便以此句為書名《秘すれば花》,傳達現代人可以實踐的燦爛生活美學。在成熟的感情戀愛中,保留一點,會更有美感,太滿了就喘不過氣來。這讓我聯想到山水水墨畫留白的意境,也有類似的生活哲學。


我從小的價值觀是「不說明白就是不誠懇、不坦率」。我的日本婆婆很少干涉我,因為她相信「不說是尊重」。我的台灣媽媽很喜歡說我,因為她相信「說是關心」。


我們家的日本男性則認為說了就沒有美感,何況萬一不小心說了不中聽的話,我又會不高興。不知道是不是混血的關係,兩兄弟在DNA上有含蓄不說的潛在因子。弟弟喜歡溫柔、不皺眉頭、面帶微笑不罵人的媽媽。他從小就會在我表情嚴峻時指著我的臉頰說:「媽媽要笑臉臉。」家裡也只有他敢在「暴風雨前」跟我這樣說。爸爸和哥哥不僅早就閃避,也替他捏一把冷汗。說也奇怪,被弟弟天真的一講,我原本生氣的話也會「緊急煞車」,改讓沉默開花,代替負面的責備。


因為效果不錯,我最近勤練渡邊淳一傳授的招數,並且貫徹「能樂」的精神,應用在小男生的管教上。例如站在亂丟的臭襪子前:「你知道媽媽接下來要說什麼嗎?」「嗯,我準備要說出口了喔!」只要提示,就可以神奇的啟動自動自發模式,不用再唸到火氣愈來愈大,輕鬆省下不少力氣和皺紋的風險。最難能可貴的是不會破壞家中的和諧氣氛,每個人都歡歡樂樂,受惠於這妙不可言的先人智慧。


對兩位小男生來說,罵再多他們也聽不進去,連左耳聽、右耳出的機會都沒有,語言不構成任何意義。用讚美代替責備是個好方法,但有時實在找不出稱讚的話,我就少說兩句,保持「沉默」,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和兩位小夥子的親子關係中,我深切體會到「多說無益」。作業、聯絡簿、水壺,常常不催就不寫,不叮嚀就忘東西,失去自動自發的精神。養成孩子責任感的第一步就是「大人忍住不說」。說實話,還滿難的,常常話到嘴邊卻要硬生生吞回去,忍到快內傷。但是為了讓孩子的潛能自由,沉默的教養力量是值得嘗試的。


崇尚「秘すれば花」的日本男性

在日本的兩性關係中,我覺得大多數男性只把心裡想的30%說出口,70%放在心裡,無論是不想說、不敢說、不願說還是覺得不必要說,總之就是不說。


於是,當拘謹的日本男性碰到直爽的台灣女性,落差就大了。我是不吐不快,心裡想的100%都講出來。準確的說應該是講了120%,有時候連心裡沒這麼想的,也不知怎麼的,劈哩啪啦的就說了一大串。


隨著年紀增長,歷練多了,似乎有點懂夏目漱石當年教英文時,指導學生把英文「I love you」翻成日文「今晚月色好美」的意涵。他認為日本人這樣就會懂,不需要太露骨。日本含蓄拘謹的民族性,表現在藝術文學中,也隱藏在日常生活裡。說話要拿捏得宜,說多了就是下品,沒有氣質。


我這幾年在日本觀察到,不論是兩性、親子、夫妻、婆媳或是朋友關係,各種人際關係比較不走坦率路線。大和風格是崇尚含蓄、以心傳心的沉默美學。你也吵架或是罵小孩罵到累了嗎?要不要試試「少說兩句」?展現一下沉默的風采吧。

 

蔡慶玉

政大日文系畢業,美國南加大(USC)傳播管理碩士,旅日文化教育觀察者。曾任職於東京外商廣告公司、日本政府教育局。現為華視日語文化單元講師、國語日報∕UDN專欄作者、日本交通部口譯導遊專員。著有《奇怪的日本人,奇妙的日本語》、《日式教養不一樣》。育有兩個台日混血兒。

 

 

Photo By:photo-ac
數位編輯:黃晨宇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延伸閱讀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