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經驗談 陳羚怡 讓祖父母的愛, 成為孩子成長的溫暖養分

陳羚怡抱持「溝通教養理念,別在細節上斤斤計較、別讓照顧者感到綁手綁腳」的態度,讓祖父母較能放手帶孫子女。

陳羚怡抱持「溝通教養理念,別在細節上斤斤計較,別讓照顧者感到綁手綁腳」的態度,讓祖父母較能放手帶孫子女。

 

陳羚怡結婚時房子恰巧買在娘家附近,一個住捷運一號出口,一個住四號出口,走路十分鐘的距離。六年來,大女兒,小兒子陸續出生,白天夫妻倆上班時,孩子就請爸媽代為照顧,晚上再接回家。

 

現在,每天一早,陳羚怡夫妻把小兒子送到娘家,女兒幼稚園下課,夫妻倆下班後,也陸續到娘家吃飯0.30坪的房子,孩子們打鬧,大人聊天,每天晚上都熱鬧滾滾。


即時掌握孩子狀況無後顧之憂

「無論是臨時要加班,幼稚園停課,孩子發燒,爸媽都能夠及時協助,」孩子有任何狀況,也都會隨時保持聯繫,讓夫妻倆工作時不用懸著一顆心,陳羚怡說,「對我們來說,這樣的就近支援非常重要,未來換房子時,也會把方便爸媽協助照顧孩子納入考量。」


請爸媽照顧孩子在時間上充滿彈性,讓夫妻倆不會喘不過氣,下班後陪伴孩子時較有品質。加上婆家同在車程十分鐘以內的地方,也能在必要時給予協助。「我們真的非常慶幸有雙方長輩幫忙照顧孩子,」陳羚怡說。


認同教養大原則 尊重實際照顧者

陳羚怡和爸媽不曾為了孩子教養問題發生嚴重衝突,因為夫妻倆事前就針對爸媽帶孩子的方式充分討論過,彼此都認同了,才開口拜託。


即使有些教養方式的差異,但陳羚怡始終保持「溝通教養理念,別在細節上斤斤計較、別讓照顧者感到綁手綁腳」的態度。


因為是自己爸媽,陳羚怡能很放心的有話直說,如果先生有意見,陳羚怡就是協助溝通的橋梁(例如轉達希望爸媽別太常買玩具給孩子),但並不會強硬的要求爸媽必須怎麼做。


「很多教養原則說起來容易,但實際執行需要無比耐心和體力,」陳羚怡說,「我希望媽媽在孩子哭鬧時別太順著孩子,但畢竟孩子鬧起彆扭時我不在現場,還是充分尊重媽媽用自己的方式解決。」


有了孩子後,陳羚怡和爸媽關係反而更緊密,「都為人父母,有同樣深切的感受。」偶爾陳羚怡氣得火冒三丈,媽媽還會笑著安慰:「你才知道你們小時候多讓人抓狂!」


媽媽的協助,降低陳羚怡在新手爸媽時期許多的不安和焦慮,也一直是育兒路上最得力的「參謀」。「遇到教養瓶頸時,媽媽會上網搜尋育兒文章分享給我,一起找尋解決辦法。」因為媽媽了解女兒、也了解孫子女,可以相互討論、印證對孩子的觀察與理解,以及彼此忽略、遺漏的部分,提出不同的見解討論。


祖父母的陪伴照顧 細膩真摯

祖父母對孫子女真摯的疼愛,擔心都市生活的孩子整天關在房子裡,變成大近視眼,外公總是不厭其煩的帶著姊弟倆到戶外活動,隨時盯著姊弟倆看書、畫畫時是否保持適當距離。


外公外婆的陪伴,拓展了孩子更豐富的生活樣貌。孩子跟著外婆回屏東老家,能享受整天光腳在泥土上跑跳的田野生活,接觸更多親友;或是傍晚臨時起意,祖孫一行人到河濱公園野餐;在不用人擠人的平日,帶孩子去動物園拜訪最喜歡的犀牛,這些都是忙碌的上班族父母無法提供的。


前陣子大女兒告訴外婆:「!你要健健康康,不要像阿祖一樣突然去當天使喔」陳羚怡覺得很開心,讓孩子除了父母外,享受更多不同關係的愛,是孩子成長的溫暖養分。

 

 

建立規矩靠父母讓孩子享受祖父母寵愛的特權

基於疼愛孫子女,托祖父母照顧的孩子,有些規矩的建立的確比較難貫徹。例如怕孩子吃不飽,陳羚怡的媽媽經常追著孩子餵飯,假日回到家時,陳羚怡則要求孩子自己吃飯。

剛開始陳羚怡覺得有點困擾,怕孩子會因為雙重標準無所適從,也怕孩子精明,知道誰比較好說話,好過關,變得會耍賴。但陳羚怡慢慢發現其實不用過分擔心,只要父母能讓孩子明白該遵守規範,隨著孩子長大,往往都能分辨某些行為是祖父母寵愛的表現,而非理所當然。

陳羚怡和爸媽也達成默契,夫妻倆管教孩子時爸媽不插手,由父母擔任「黑臉」,建立該有的規矩。

因為有長輩疼愛,大女兒小時候在陳羚怡要求規矩時,常會說要去當外婆的小孩陳羚怡說:「知道孩子在鬧脾氣,這種話不用往心裡去,況且往往過沒多久,又嚷著最愛媽咪了」。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