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放手,讓孩子學會「負責任」

放手這件事,不僅是允許孩子擔負更多責任,實際上也在拋開父母的自以為是,放棄「讓他人覺得我的管教方式很好」的需求,而更關心孩子是否得到自信與能力。

放手,並不意謂放棄孩子;它意謂,允許孩子學習責任感、感覺自己的能力。

1.一步步放手。
2.花時間訓練孩子,然後放手。
3.相信孩子能從他的錯誤中學習。
4.建立正確人生觀,你的自我認同不倚仗於控制孩子的人生。

「吉米,該起床了!......好了,吉米,馬上起床!......這是我最後一次叫你起床了!」

聽起來似曾相識?吉米家的每個早晨,就跟世界各地家庭的早晨一樣──鬧哄哄、爭論不休、麻煩不斷。因為母親太過忙於替他分擔責任,所以吉米學不會責任感。日復一日,情況更加惡化。

「我怎麼知道你的課本在哪裡?你把它們放在哪裡?我告訴過你多少次,要把它們放回原處?如果你不快一點去吃早餐,你就得餓著肚子去上學......你還沒有換好衣服,而巴士在五分鐘內就會抵達!如果你還沒準備好,我不會載你去學校──我是認真的!」送吉米去學校的路上:「吉米,你什麼時候才學得會?這絕對是最後一次,我在你錯過巴士時送你去學校!你必須學會更有責任感!」

你覺得呢?這是吉米母親最後一次在吉米錯過巴士時送他上學嗎?當然不是。

吉米知道母親的恫嚇毫無意義。他聽過很多次了,早知道母親會在他錯過巴士時送他上學。

吉米母親說對了一件事:吉米應該學會更有責任感。但透過這樣的情境,吉米母親教導吉米變得更沒有責任感。

享受無憂的早晨,同時教導孩子自律、責任、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有可能的,關鍵在於放手。許多家長擔心,放手意謂放棄孩子、或是讓步放任。

用正向教養的術語來解釋,放手意謂允許孩子養成合作精神與學習能力。

 

放手的七個祕訣

避免鬧哄哄的早晨,並教導孩子擁有責任感。
1. 邀請孩子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當孩子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他們擁有自主權與動力去遵循他們協助建立的解決方案。
2. 邀請孩子一起製作日常慣例表:吉米前一晚的睡前例行工作,可以包括選好隔天的衣服、將書包放到門邊、將午餐放入冰箱等。
3. 放手,允許孩子經歷自然後果或邏輯後果:當吉米母親不干預,允許吉米經歷遲到的後果,吉米就會學到責任感。
4. 決定你的作法:如果你是認真的,事先告知孩子你會怎麼做。如果你說出了口,就要貫徹執行。
5. 避免陷入拉鋸戰或報復循環:你不放手,孩子為了追求獨立,通常會表現出抗拒行為。
6. 事情好轉之前,情況可能會惡化:孩子可能會試圖讓你分擔責任─儘管他們討厭你所表現的權威。
7相信孩子:當你教導孩子技巧,相信他們、學會放手,他們將成為有能力的人。
如果你希望將鬧哄哄的早晨轉變成幸福的早晨,並避免許多拉鋸戰(就寢時間、家事、作業、收拾玩具、聽話、假期等),練習上述的放手步驟。透過練習,你會感覺孩子更有能力,並享受責任感、合作與自律帶來的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手這件事,不僅是允許孩子擔負更多責任,實際上也在拋開父母的自以為是、不去在乎旁人的看法。正向教養使我學會,放棄「讓他人覺得我的管教方式很好」的需求,而更關心孩子是否得到自信與能力。

我的每位兒子,大概在兩歲左右就證明自己能夠更衣。放手,意謂允許他們選擇自己想穿的衣服,即便是睡衣、去年的英雄披肩、穿反的衣服、當然還有什麼都不穿。多年來,我拍下許多他們梳完頭、或自行穿好衣服後自信的照片。

我希望透過放手,允許孩子學會才能。某一天,兩歲的兒子努力想要靠自己穿好T恤。我非常想要衝上前,協助他輕鬆地完成。然而,我忍住那樣的感覺,在旁邊觀察他如何在T恤中掙扎,試圖找出他的頭與雙手該從哪裡穿出來。

如果我出手幫忙─而不是等他從T恤中冒出充滿滿足、自信的笑容,宣稱他「獨自」完成了這件事─將是一件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我認為的掙扎(因為花了很長的時間),只不過是他在享受挑戰的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向教養小技巧

1.看到孩子受苦很難過─即使你知道孩子所學可提供他長遠的力量。通常你會比孩子更痛苦,但你必須堅持下去。
2.想像一下,孩子在有你的陪伴與支持下犯錯、而不是孤立無援時犯錯,不是更好嗎?
3.放手,允許孩子鍛鍊「失望肌」與解決問題的技巧,讓孩子變得更堅強。

 

摘自 簡.尼爾森、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布萊德.安吉《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大好書屋


※更多阿德勒教養法,就在《未來Family》37期

博客來買單本>> https://goo.gl/ypMASu

雜誌12期+限時優惠>> https://goo.gl/AMhzZD

 

 

Photo:Sebastiaan ter Burg,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