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爸媽的「愛與尊重」只換來孩子的「冷漠與無禮」?「愛與尊重」本身沒有錯,但必須配合紀律與原則!

「愛與尊重」本身沒有錯,但必須配合自由與紀律。成人要在孩子面前捨棄自己的權威、我們應當以謙卑的態度對待孩子……這些話也都沒有錯,但我們要用在「對」的地方。

「愛與尊重」本身沒有錯,但必須配合自由與紀律。成人要在孩子面前捨棄自己有一位家長曾經問我一個問題:「老師,我們對孩子應該要有『權威』嗎?」要回答這問題以前,我們必須先定義「權威」。

權威(Authority)可以簡單地定義為「正當的權力」,權力是影響他人行為的能力,而權威則是行使此影響力的權利。

我們又常在很多教育相關網站上,看到類似的話如:成人要在孩子面前「捨棄權威」;我們應當以「謙卑」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成人要蹲下身來、用孩子一樣的高度來看世界,才能真正瞭解孩子的內心……等等。似乎都在表示我們成人應該捨棄自身的「權威」,才能把教育做好。

但是,現在社會上似乎又有一個現象,就是越來越多尊重孩子的父母,但卻有越來越多不尊重父母的孩子。

在一次親職講座結束後一位老師問:「請問羅老師,什麼是教育的核心價值?」

我回答:「教育的核心價值無非『愛與尊重』,我想這大家都知道;但我想補充的一點是,到底我們對孩子的『愛與尊重』,有沒有培養出孩子的『自愛與自重』?」

 

父母的「愛與尊重」為何只換來孩子的「冷漠與無禮」?

有一天我帶父親去看醫生,在等待看診時聽到隔壁的國小學生(大概三、四年級)跟媽媽的對話如下:

孩子生氣地說:「我就跟你說我不想來啊!」

媽媽以溫和、柔軟的語氣說:「可是媽媽不舒服想要你陪我來啊……萬一我怎麼樣你可以幫我打電話給爸爸……」

孩子:「可是我就是想待在家裡啊!」

媽媽想了一下,輕聲地問:「那你要在家裡做什麼?」

孩子理所當然地說:「打電動啊!」

然後一陣沉默……(媽媽大概在想跟我一樣的問題:為什麼這孩子寧願在家裡打電動,都不願意陪不舒服的媽媽來看個醫生?)

過了一會兒,孩子又不耐煩地說:「現在到幾號啦?」

媽媽看一下看診燈說:「九號。」

孩子:「那妳幾號?」

媽媽:「十六號。」

孩子又生氣地說:「唉!你以後要看醫生自己來看,不要叫我來!」

媽媽頓了一下,仍以尊重且柔軟的語氣安慰孩子說:「等一下買蛋糕給你吃啦……」兒子頭也沒有回生氣地說:「要吃你自己吃,我不想吃!」

 

我心想:好一個充滿愛與尊重的慈母;好一個不愛父母、不尊重父母的不孝子。

如果我們對孩子的愛與尊重,換來的是孩子對我們的不尊重與不自重,那這種「愛與尊重」充其量只是讓我們「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誤教育方式而已! 

 

故事中的媽媽問題在哪裡呢?

問題在:她的教育裡有著對孩子的「愛與尊重」,但卻沒有「自由與紀律」。她給了孩子自由,卻沒有給予任何約束孩子(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紀律,因此教育失敗。

 

【蒙特梭利觀點】

孩子還小時,成人給予教育必須有權威

— 孩子需要的是能幫助生命發展的「理性權威」

我在美國進修蒙特梭利教育時,很幸運遇到的都是當代教育名家,其中一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蒙特梭利教育代表 Dr. Sylvia C. Dubovoy 博士。

她在「自由與紀律」的講習裡,曾清楚地對我們說明:「要給予孩子教育,成人是必須要有權威的。但權威有兩種:一種是理性的權威,一種是非理性的權威。」


●理性權威(Rational Authority)的目的是幫助孩子生命發展

「理性權威」建立在經驗與知識上,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生命發展。成人對孩子的權威,只會表現在特定的時間點上,例如當成人需要給予孩子規範時;但過了這段時間後,這權威就結束。

所以理性權威是有時間性的,例如廚師在廚房煮菜的時候,他是當時的權威,但下班了就不再是。又例如老師在教室上課的時候是權威,但離開教室之後就不再是。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成人是孩子的權威,因為成人有足夠的知識與經驗,能幫助孩子學習如何做正確的選擇。他們之間的關係,一個是知識的領導者、一個是熱情的學習者,透過彼此互動成為一種對兩者都有益的相互經驗。


●非理性權威(Irrational Authority)的目的是滿足個人欲望

「非理性權威」建立在個人的控制欲、權力欲與支配欲上,其目的是為了要滿足個人欲望,而非幫助孩子生命發展。這種成人,總是會用權威的方式對待孩子,他們不相信孩子,也不相信孩子夠成熟可以自己做決定,所以無時無刻都在操控著孩子的所有事情。

有一次跟一位朋友聚會,在吃飯的時候我聽他提醒孩子的次數不下二十次:「請你坐的時候不要駝背要坐好……」「來,這個你要多吃,因為對你身體很好。」「這個你已經吃太多了,要留一些給別人,不可以再吃了知道嗎?有沒有聽到?」「叔叔幫你夾菜你有沒有跟叔叔說謝謝?」「你為什麼眼睛紅紅的?等一下回去要馬上睡午覺知道嗎?」……

過度控制的父母,處處都以自己的決定取代了孩子的選擇,這樣不但容易培養出沒自信、沒主見的孩子,還可能會讓孩子有各種偏差行為,如:違抗、暴力、侵略性、佔有欲,說謊、哀怨、依賴……等問題。

 

【蒙特梭利觀點】

權威不是情緒,不是憤怒,而是原則

—「愛與尊重」≠給予孩子規範時對他捨棄權威

遺憾的是,非理性權威的父母在控制孩子時常常是不知覺、而且不能自己的。

父母這種教養方式,也容易造成孩子被過度控制而反彈,變得越來越情緒化,而成人也逐漸需要用更大的力量與情緒來強迫孩子聽話,造就雙方更大的傷害。

要讓父母走出這種錯的誤教育方式,家長必須要常常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要對孩子處處干涉,以自己的決定取代孩子的選擇,要把自主權歸還給孩子,問題才能逐漸修正。

其實權威並非「情緒」,也不是「憤怒」。在教育上用來捍衛紀律的,不應該是成人的情緒,而是對紀律的「原則」。所以自由不能沒有紀律、紀律不能沒有原則;在自由與紀律裡,必須包含著成人的理性權威。

「愛與尊重」本身沒有錯,但必須配合自由與紀律。成人要在孩子面前捨棄自己的權威、我們應當以謙卑的態度對待孩子……這些話也都沒有錯(我也常跟老師家長講),但我們要用在「對」的地方。

這些教育家的話是用來提醒我們在觀察孩子生命發展、探究孩子內在需求時要用客觀、謙卑的心態,而不是要我們在給予孩子規範時要對他捨棄權威!

如果我們連正當的權威都捨棄掉,那當孩子不遵守規範的時候,我們要用什麼來幫助孩子呢?

 

摘自 羅寶鴻《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野人文化

 

 

推薦延伸好讀>>>《老虎先生》/ 小天下出版

任性不等於任意妄為、不負責任。讓孩子擁有自由的同時,別忘了教他們該有的紀律和尊重!

 

 

凱迪克銀牌獎得主彼得.布朗作品


規規矩矩是不是讓你感到厭煩?

老虎先生住在文明的社會裡,每個人都是紳士和淑女,只有他覺得太無聊,他不想面無表情的招呼,也不想在注重禮儀的餐桌進食,更看不慣大人對小孩野性的約束,他再也受不了了,於是他四腳朝地,走路、奔跑、狂吼,其他朋友都不能理解他的行為,後來他還脫去衣服,在廣場的噴水池游泳,大家無法再容忍,建議老虎先生到野外,於是他真的到森林、草原,盡情的抒發野性,直到他想念過去的生活和朋友,又回到城市,他發現大家和以前不一樣了,除了既有的秩序,還能適度的解放內在的欲望,大家都在文明和本性間自由自在......

 

 

Photo:shutterstock

數位編輯:曾琳之、黃小羽、陳宣雯(220706)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