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力的學習是最好的學習

我在談學習時曾經說過,真正的學習必須感覺困難,在困境掙扎中學到的才是真本事。也就是說,學習必須是Learn in a hard way,所謂困而習之,才會得到最大的效果。


舉個例子來說,為什麼我們要求學生要用自己的電腦?因為唯有使用自己的電腦,他們才會去管怎麼讓電腦跑得順利、跑得快,才會學怎麼安裝或設定軟體,也才會去學習電腦中毒或其他問題發生時要怎麼處置。這所有的一切,如果學生使用的是公家或學校的電腦,他就完全不用去管,也完全不需要去煩惱任何事。電腦有問題,招個手老師就來了,或許老師會幫忙馬上換一部電腦,學生連去看到底問題是怎麼發生的都免了。


能力,從挫折與問題中滋長

這樣的學習,當然少掉許多挫折和煩心,學習也相對的會很順利,什麼事情都可以照進度完成。但這真的是好事嗎?就學習來說,這是在吃軟柿子,軟柿子吃久了,連下巴骨頭都變軟,怎麼可能咬得下硬東西?怎麼會學得怎樣解決實際的問題?


我的意思是,用學校的電腦是學不到真功夫的。用自己的電腦,所有的問題都要自己解決,有時候甚至會氣得想摔電腦,但能力就是在這樣多種挫折裡,在不斷的上網搜尋找答案,在到處找人問問題當中滋長的。


每跨過一個小挫折,你的能力就增長一些,腦細胞的連結又更茂密了一點(正好和一般人常說的「死了好多腦細胞」的說法相反),長期累積下來,能力就很可觀了,和永遠用學校提供的電腦的人,隨時學習都很順利的人,差別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這就是我所謂困而學之的道理。


有專家統計,使用Chrome瀏覽器的公司員工,平均薪資高出使用Internet Explorer (IE) 或Safari的員工。這個統計聽起來似乎沒什麼邏輯,但其實有它的道理。原因就是Chrome這個瀏覽器是必須自己下載使用,而IE和Safari都是跟著電腦來的,使用者不必自己安裝。


並不是Chrome比IE和Safari高級或厲害,而是「需要自己額外動手下載才能取得」的動作,代表員工可能具有比較積極主動的精神,會在基本要求之外,自己再「額外」去做些不在要求範圍之內的事。這說明他有更強的動機和更獨立處理事情的態度,這個基本態度以及由這個態度所磨練出來的能力,使得這類員工有較高的工作表現,因此得到較多升遷或加薪的機會。


有時候,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會花許多時間去搜尋、下載及安裝某些軟體,甚至整堂課的時間都在搞這些,或者解決一些意想不到的突發狀況,大家忙成一團。先做好的人可能得到了什麼訣竅,到處走動去幫別人的忙,老師和學生大家都一起在解決每一個人的問題。


在我眼裡,這是一幅充滿高度學習動機的美麗畫面,每一個人的大腦都動得厲害。但是看在外人眼哩,這就成了一片凌亂混沌的景觀。特別是可能一堂課下來,連軟體的安裝都沒有成功,遑論學點什麼了。但他們不懂的是,如果學習的效果是以學生學到多少將來可以受用的東西來衡量,這堂看似怠滯不前的課,學生所學到的,可能遠遠超過進度神速的另一堂課。


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的新學習法

就是在這樣不斷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的進化,這不是習慣於老師以餵食方式教學的人可以理解的。這種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以歡迎問題為學習心態的學習方式,在考試制度下不見得能立刻呈現出它的強處。但是長遠來看,以這樣方式學習的人,時間愈久,愈能顯出能獨立解決問題的特長。這樣學習環境成長的孩子,對學習沒有畏懼,信心充足,未來能占主導地位的,永遠是這樣的人。


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的學習方式,就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法。我們來看看這樣的學習方式和傳統的教學有什麼不同。
在傳統的教學裡,整個寶貴的課堂時間是由老師一個人唱獨角戲,而且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基本概念、事實的陳述,以及知識的傳授,這些都是屬於較低層次的認知活動(Lower Level of Cognitive Activity),對於比較需要老師的較高層次認知的學習,如解答疑惑、指點迷津、討論、辯駁,以及同儕之間的互動學習,根本無暇涉及。


主動學習法則是把較低層次的認知留給學生,自行在課堂之前準備,然後把精華的課堂時間用在高層次的認知活動,把課堂的學習效果極大化。學生在課堂之後,能有更大的動機和興趣,再把學習推到最高點。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樣的新式學習法都能養成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父母和老師要想孩子有優良的學習能力和習慣,這是必須馬上開始做的事。

 

每跨過一個小挫折,你的能力就增長一些,腦細胞的連結又更茂密了一點,長期累積下來,能力就很可觀了。

 

 

徐宏義

人工智慧專家,美國EDUx教育 基金會及數位科技公司創辦人,長期致力研究未來科技、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腦神經科學、教育與教養。經數十年的教育經驗與研究開創「徐式教育法」,依此擘畫EDUx 未來學校,致力於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著有《教育大未來》系列三書,即將出版《超學習力(Superlearning)》。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