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就能看見孩子的長處

雖然我們一再說,檯面上成功的人都不是當年在學校功課好的人,但是我們仍然墨守成規,以成績來評量孩子,令人沮喪...
  • 文/ 洪蘭
  • 2017-06-29 (更新:2017-06-29)
  • 瀏覽數48,306

我家住在文教區,附近有好幾所學校,我常從公車站學生等車的態度,判斷出他們是不是又段考了。因為學生平時嘻嘻哈哈、你推我擠,一遇到考試便垂頭喪氣,像鬥敗的公雞,慘不忍睹。我不懂,大家既然已經看到考試並不能提升學習的效果,反而會扼殺學習的興趣,為何還要這樣不停的考呢?

人的大腦很奇怪,當我們鎖定一個目標 (成績)時,就看不見目標以外的任何東西。雖然我們一再說,檯面上成功的人都不是當年在學校功課好的人,但是我們仍然墨守成規,以成績來評量孩子,令人沮喪。幸好最近有個做輔導的學生告訴我一件事,令我開心不已。

這個學生十餘年前從心理系畢業後,自己成立了一個教導兒童EQ的親職教室。因為她觀念正確,觀察力強,常能看到很多父母、老師沒看到的地方,所以來求教的人很多。上週她來信說,有個國中男生在學校總是被同學霸凌,因此母親送他來學些人際關係的技巧。

這孩子剛來時,不會跟人說話,只會發呆,沒有任何看得見的學習能力。本來學生若是像機器人,要按一下、才會動一下,就已經夠糟了,這個孩子則像按鈕壞掉的機器人,按一下都不會動一下。

 

看見隱藏在「白癡」行為背後的能力

他做事情很慢,可以用整整九十分鐘做好一個別人十分鐘就做完的紙球,但他做的很精細,一下課,其他的孩子就搶著要他的球。她觀察到,他做得慢是因為會不斷的用手去觸摸東西的表面。她突然了解,這孩子觸覺的敏感度比別人強,特別喜愛觸摸的感覺,會不厭其煩的去摸每樣東西,感受不同表面的觸覺,再利用這種感覺去做適合這個材料的勞作。於是她勸這孩子的父母送他去學陶藝、雕塑、木工等用到觸覺的課程,果然如魚得水,人靈活起來,眼睛有光,做的作品也得獎了。

後來這孩子的父親很高興的跟我學生說:他小時候一直很喜歡做木工,礙於父母反對,無法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想不到兒子遺傳到了他這個能力,現在他自己是父母了可以作主,會讓兒子去追夢。

這個孩子很幸運遇到了貴人,被看到了隱藏在「白癡」行為背後的能力。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他天賦的長處,有人善跑,有人會唱,愛因斯坦說:「若用爬樹去衡量一條魚,這條魚終其一生覺得自己是個笨蛋。」可惜台灣不知有多少與眾不同的孩子,他的能力是我們不放下世俗偏見的眼光是看不見的。

我們最怕聽到父母說:「老師,我的孩子一無是處,又笨又懶又醜…」,我們都立刻阻止他們再說下去。

在別人面前批評自己的孩子是最傷孩子自尊心的;更何況孩子是父母生的,他醜,是父母把他生醜了,不是嗎?這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若肯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哪有看不見他的長處呢?

 


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及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系統講座教授。著有《歡樂學習,理所當然》、《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決定未來》等書(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