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作家王麗芳:「不要期望孩子一次就做好,如果不能忍受孩子失敗,等於是教導孩子害怕失敗!」

親子作家王麗芳不喜歡反覆嘮叨同一件事,她發展出循序漸進的5個步驟,希望趁早協助孩子獨立,讓他們自理生活,包括面對、解決問題。

親子作家王麗芳在許多人眼中是個非常有耐心的媽媽,然而,對王麗芳來說,出發點只是因為「懶」。「我不喜歡反覆嘮叨同一件事,覺得這非常疲累,因此希望趁早協助孩子獨立,讓他們自理生活,包括面對、解決問題。」她發展出循序漸進五個步驟來進行。


步驟1:讓孩子自己去經驗

王麗芳很早就讓孩子使用會打破的磁碗,「知道哪些東西會破、該如何小心,才不會什麼東西拿起來就亂摔亂丟。」因為意識到餐具會摔破,女兒小時候到餐廳吃飯時總會主動詢問:「這會破嗎?」王麗芳也就不用像重複播放錄音一般,不停的在孩子旁邊叮嚀要小心。

「親身經歷一次,比提醒上百次有用,」王麗芳盡可能讓孩子體驗、嘗試,把握每一次「狀況」,告訴孩子發生事情時怎麼處理。

女兒第一次摔破杯子時,王麗芳立刻把女兒抱到椅子上,並撿起尖尖的碎片告訴她會割傷人,接著小心掃起來,用報紙包好,把打破東西時要怎麼處理的完整流程展示在孩子面前。再次打破東西時,女兒二話不說就先自己跳到椅子上,避免踩到碎片受傷;孩子長大會自己清理時,不用父母提醒,就會把碎片用報紙包起來,以防清潔人員受傷。

王麗芳認為,家長眼中孩子的「胡鬧」,經常起因於孩子好奇想要嘗試。因此,不如讓孩子經歷一次「哇,原來把杯子放在桌子旁邊會掉下去」,比起父母在旁邊不斷提醒「拿進來一點,會掉下去」,更能讓孩子深刻體會。

如果是不能讓孩子嘗試的危險物品,可以採取比喻的方法。例如王麗芳發現女兒玩剪刀,就用剪刀刺破氣球,讓女兒明白,尖銳的東西能刺破氣球,也可能刺傷她,幫助孩子理解為什麼不行,而不只是嚴厲阻止。

「孩子打翻、摔破東西,都是生活經驗,我希望利用每一次經驗,讓孩子知道事情發生時要怎麼處理,而不是把重點放在責怪孩子。」

 

步驟2:幫小小孩連結經驗和語言

從學步兒時期開始,孩子喜歡嘗試各種事情,卻又受限於能力,經常不如願就嚎啕大哭,常被父母誤以為在耍脾氣。「有苦說不出,對大人而言都很痛苦了,更何況是孩子,」王麗芳認為,父母該積極協助孩子順暢表達感受及想法

對於還在摸索世界的小小孩來說,需要連結各種現象和語言,把現象變成語彙,讓孩子具體了解,否則「小心」這種提醒,對孩子來說毫無意義。例如,當杯子「翻倒了」,杯子裡的牛奶會「灑出來」,就會「弄溼衣服」或「沒得喝」。當孩子能把現象和語言連結,父母的提醒才會有意義。

因此,從孩子還不會說話時,王麗芳就經常向孩子解釋各種經歷的現象、狀態、動作,「東西掉了」、「撿起來」、「滑倒」等。孩子愈能完整敘述表達,愈能減緩情緒,親子間的溝通也更有效率。

 

步驟3:做錯就重新嘗試

當孩子表現出想自己套衣服、想按下車鈴、倒茶水的意願時,王麗芳總是很樂於讓孩子嘗試。

孩子的第一次操作經常都是亂七八糟,但王麗芳從來不會怪罪,也不急著接手。當兒子試著自己穿褲子卻困住了,王麗芳會詢問:「你有沒有仔細看過爸爸媽媽怎麼穿褲子的?」並鼓勵孩子再多想看看可以怎麼做。

「從失敗裡可以學會太多事情了!」王麗芳從沒期望孩子一次就做好,反而希望孩子能從一次次的嘗試中了解「我想要」做什麼。也許剛開始無法做好,卻可以藉由不斷練習、調整方法,變成「我會了」。

「如果不能忍受孩子失敗,等於是教導孩子害怕失敗,」王麗芳強調,「那和我們期望孩子未來能不怕挫折、面對人生處理各種問題的態度,不是背道而馳嗎?」

 

步驟4:讓孩子知道「重點不是還沒長大,而是條件不完備」

小小孩經常想和爸媽做同樣的事,卻沒有想到有許多事情遠遠超出自己的能力。王麗芳不會以一句簡短的「等你長大再說」打發,因為長大是個很模糊的概念,孩子無法理解為什麼不行。所以,王麗芳把重點放在:條件是否完備。

兒子有陣子非常想開車,王麗芳把兩歲的兒子抱到駕駛座告訴他:「開車需要踩油門,但你的腳踩不到踏板,身高太矮、沒辦法看到前面發生什麼事,手也不夠力氣轉動方向盤。」讓孩子理解,是必備條件不足,而非爸媽要阻止。

王麗芳說:「大人常問小孩未來想做什麼,但當孩子回答後,卻沒有告訴孩子,當科學家要具備哪些能力。」

「條件是否完備」的思考方式,在孩子想要達到某個目標時,能幫助他釐清自己欠缺哪些能力、如何補足。在這種思惟下,王麗芳女兒上小學後非常主動學習英文,因為她自己理解,「要等國外書籍翻譯會有時間差,如果希望更快和世界資訊接軌,就必須具備英文能力」。

 

步驟5:重新讀懂孩子行為,別急著先下結論

孩子有時候行為看似「不成熟」,其實另有含意,大人先別急著下結論。王麗芳發現兒子上籃球課時,有時候會耍寶,是因為根本不懂得老師在講解的意思,就跟著其他人依樣畫葫蘆。因此,王麗芳側錄了兒子上課狀況,從旁觀者的角度告訴兒子,這個時候老師在做什麼、有什麼意義,果然大幅改善了狀況。「如果我直接認定他本來就喜歡搞笑,不用管他,那他的問題就會持續存在。」

另外,王麗芳認為,很多時候「不成熟」的行為,表示孩子有問題需要幫忙,但常被誤解。例如,三歲以前的孩子本來就會閃躲陌生人,但不意謂著就是害羞;孩子不知怎麼處理,就伸手揮打阻擋在行進路線上的其他孩子,不意謂著孩子就是愛打人。

「他就是這樣的孩子」的想法很容易推波助瀾,讓孩子定型、成為父母誤以為的那個樣子。王麗芳說,很多家長認為「我的小孩就是不會讀書,沒關係」,卻忽略孩子日漸加深的挫折感。也許孩子想讀好書,只是沒用對方法或有問題卡住,卻因而錯失被協助的機會,理所當然成為「不會讀書的孩子」。


王麗芳認為,父母要做的是觀察孩子哪裡卡關,適時伸出援手,並讓孩子知道如何開口尋求幫助,才能鼓勵孩子走向獨立,而不是讓孩子習慣發現自己不會時,馬上就說「幫我做」。這也可以讓孩子知道,需要幫助時並非孤立無援,未來面對別人需要幫忙時,孩子也會不吝給予協助。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