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科技部長陳良基 好奇心,是持續學習的動力

二月甫上任的科技部長陳良基認為,當下一代愈來愈聰明、資訊愈來愈廣博,教育也應該更多元。想要培養下一代的科研精神,必須從小開始,還是要從STEAM整合性跨領域的概念學習,才能讓孩子永保好奇心,對學習有熱情。

 

二月甫上任的科技部長陳良基,外界對這位人稱「技轉王」,曾創下研發技術轉移紀錄,總是強調創新創業的科技背景出身的學者,有很高的期待。短短幾個月,科技部有不少動作,包括以50億元創建AI人工智慧研發中心,送博士生到矽谷等計畫,主旨都在培養台灣未來的科技棟梁。

陳良基在百忙之中接受《未來Family》的專訪,他強調,任內最重要的事,就是培養未來的科技人才,能夠成為領導台灣社會的先驅。他同時表示,科技就是國家的競爭力,當世界因科技而不斷進步,沒有人會停下來等台灣,想要培養下一代的科研精神,必須從小開始。

陳良基非常強調孩子的好奇心,也是學習最初的動機。採訪一開始,他便拿出一張「好奇心曲線」:0到6歲進入高峰,但隨之漸漸下滑,很多孩子到了大學,對學習已經失去興趣。他認為,當下一代愈來愈聰明、資訊愈來愈廣博,教育應該更多元。他對考試招生制度特別有感觸,認為很多課綱設計精神與立意很好,但如果還是以考試引導教學,可能就會失焦。

他分享,帶學生做研究時他都會挑戰學生。做學問不是為了學位,而是哪些技術未來5到10年後會發生、但現在尚未出現,反向思考。如果明明知道現在做的東西,未來5到10年是沒有用的,為什麼要繼續做下去?如果只是環境制度逼著,總要有人跳出來。

每當他去國外參訪,總會憂心台灣的狀況。進入科技部後,他力推「送博士生去矽谷」,希望能與科技重鎮有更多的連結,同時體驗當地的氛圍。他認為,台灣的社會不容許犯錯,在台灣失敗好像就是魯蛇;但矽谷願意擁抱失敗,認為失敗是很珍貴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談到教養觀,陳良基是位開明的父親。他的觀念是:「成績只是一時的表象,真正有興趣,把對學習的好奇心一直持續到大學,才更重要。」他對孩子便是如此。他的兩個兒子都是成大畢業,大兒子後來進入美國哈佛大學攻讀電腦博士,專研AI人工智慧領域;二兒子念的是醫學工程,但熱愛音樂,曾贏得大專盃吉他冠軍。

陳良基在兩個孩子身上看到,只要有熱情,不用在旁督促,他們會自己學,最重要的是有熱情。他也鼓勵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要有信心!多找時間和孩子聊,看他們的興趣,鼓勵他們去嘗試!」最後他分享,教育真的需要些耐心,對專業也要有信心,想要種子發芽,必須經過時間醞釀。

以下是專訪的精華:

 

Q:科技即是國家競爭力,未來應該如何培養科技人才?

A:我進科技部,希望完成三大目標:第一是持續打底基礎研究,創造新價值。第二就是深耕創新創業。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培養科學人才,連結未來世界。帶動大家對科學的興趣,才能帶動未來的世界,引導對科研有興趣的人進入科研領域,讓台灣有視野的科技人才,成為帶領社會的推動者。
我任內只要將這三件事做好就夠了,三個目標最終都是「培養人才」,未來造就科技人才帶動整個社會。

所謂「以終為始」,目標就是必須有人來做這些事。這些人才怎麼來?就是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過程中培養,從小讓孩子覺得科普或科學上的突破很有趣。例如最近美國創業家馬斯克(Elon Musk)做的火箭回收,十幾層樓的火箭打進太空後,又可以直直站回來。仔細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是何等的想像力!太空本來就是很多人的夢想,而且又可以回收,類似這樣的題材,在科學領域中有很多進展。

最重要的,讓孩子從小了解,他的想法是可以實現的。人生的過程中「未來不是夢」,讓他們有更強烈的動機,這才是進入未來世界可以發揮的能力。

 

Q:STEAM/STEM就是以數理科技為基礎,結合人文、藝術、哲學的跨領域學習,你如何看這樣的趨勢?

A:我到任後,在STEM/STEAM部分有請科教方面做些調整。當時我舉例說明,美國歐巴馬總統在這方面的投入與未來期待很積極,經過許多專家考量後,有些原因值得我們學習。

過去我們對這部分並不是那麼完整。以前我們還是以科學教育為主,其實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同步重要,未來,人性和藝術引入也會是其中一項。
過去我們重視科學或是資訊教育,可能太偏頗某一部分,小學教育還是要回到STEAM整合性跨領域的概念。像紐西蘭、芬蘭等國家,都強調主題情境式教學(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尤其是芬蘭的新教改,每年要求一定時期的PBL學習,台灣應該也要有類似的做法。

之前大學推「深耕計畫」,希望以教學為主體,就是PBL的概念。每個人都說台灣的訓練很扎實,但如果把一位大學生叫來,請他present 今年學到了什麼,或說出今年的企劃案,他可能真的沒有那個能力,因為沒有組團隊、代表團隊提案的經驗。未來已經是團隊時代,必須要有主導企劃的能力。目前的學生是單一能力很強,整合能力較缺乏。

 

Q:在美國或一些歐洲國家,很多學校在中學時代教育注入「創業家思惟」。你之前在大學倡導創新創業,你認為這在中學階段是否可行?

A:其實創業家思惟並不是一定要創業,而是有開創的精神。之前丹麥推動教育的國會議員來台灣,曾經透過外交部找我,當時我還在台大推創新創業,他們和我討論,想把「創業家精神」放入國中的課程。當時我滿感慨的,我在大學推已經很吃力,想在台灣的國中、小推這種概念,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Q:你的大兒子攻讀AI相關科系,小兒子念醫學工程,請談談你的教養方式,從小如何培養他們對科普的興趣?

A:他們都是從小就很有好奇心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從不看他們的成績單。我希望他們對事物的好奇心能夠一直到大學,不要因為考試制度而消磨掉。說來不好意思,他們國中時我還曾對他們說,只要不是班上最後一名就好。

從小我會引導他們,有時說床邊故事,當然媽媽做得比較多。我會選擇人文、多元、廣泛的書給他們,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他們真正找到興趣,是在高中,二兒子喜歡生物,後來受到老師啟發與引導,念醫學工程。

大兒子從小對資訊、數學有興趣,國中時曾入選資優班,老師給他很多額外的功課,他壓力很大。後來他想退出,我們也尊重。我不在乎成績,我的觀念就是,維持孩子對學習的動力與好奇心。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