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老師:你的小孩居然在寫這種東西,我們需要談談嗎?

什麼時候台灣教育環境和父母才能讓評量和測驗卷消失、鼓勵孩子遊戲和自發學習、尊重孩子的個人特質、重視小學的基礎建設?

前幾年暑假,我到德國進行移地研究,當時第一件事就是得找到地方可以安置家裡九歲和三歲的小孩。經過大學的協助,小兒子直接送到大學裡專為外國學人所設置的幼兒園,大兒子則到居住地附近的普通德國公立小學三年級就讀。

大兒子開始去上學後,原本擔心孩子不懂德文什麼也沒學到、跟其他小孩無法溝通沒朋友,可能討厭或抗拒去上課。結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孩子每天急著去上學(媽,拜託你上廁所快點,我不想遲到!),下課去接他,要等他依依不捨和大家說再見後,才離開學校(拜託,不能讓我多待一會嗎?)

對照他在台灣每天早上要去上學無奈的眼神、完全是待宰羔羊的神情、傍晚去安親班接他的極度疲憊狀態,告訴我他今天「拼」完了幾份評量和考卷,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從生活中學習

上學第一天,我到小學和負責接待外國學生事務的教務主任溝通時,她說:「德國小學的基本學科認識,其實都不算難,主要目標是要讓學生系統地認知日常生活。學生在學校能交到朋友、喜歡上學、喜歡學習,這才是最重要的。」他們許多課程經常需要離開教室上課,像是去游泳池上體育課、去城堡或教堂上歷史課、去附近的公園或森林上自然課。

 

從找尋中學習

像是地理課介紹非洲,學習內容不只是了解非洲有哪些國家?國家首都在哪裡?國家人口多少等等;而是同時讓學生理解非洲面臨的許多問題(象牙盜獵、饑荒、貧窮、內戰、愛滋等)、非洲飲食(這題把我整慘了,因為學校要求父母讓小孩帶一樣非洲特產或食物去學校⋯⋯)等等。

老師不是給一個答案,而是要求他們應該去社區圖書館、去和家長討論,孩子回家每天興致勃勃的提問,像是:為什麼大部分非洲國家是貧窮的?為什麼這些國家那麼窮還有錢買槍打內戰?為什麼很多人那麼壞、去非洲把大象殺死只是為了要那兩支象牙?非洲國家有沒有網路?

要回答這些問題多少都要有對歷史知識、生態立場、種族差異、國際政治、資本主義經濟等議題的了解。但是,這絕對比簡單給個答案的學習有趣多了。小學生在找尋答案的歷程以及和父母親一起討論的過程,比起死背死記教科書上的內容,增加了學習的趣味,而且學的比教科書能寫的更多,也提高了學習的品質。

 

學習不一定需要重複練習

引發學習興趣與動機,並不需要不斷重複練習。印象很深的是,大兒子下午去的安親班,整個教室裡放滿了各式樂高、積木、教具、足球、體育器材和書籍,我注意到書架上沒有一本長得像台灣從小學一年級就有的評量和考卷。

安親班的時間安排大概是:在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這段時間,小朋友可以在安親班教室玩積木、拼圖、教具、讀故事書等,也可以出去外面遊戲或踢球;下午一點到兩點吃中餐;下午兩點到下午三點半完成學校給的作業,三點半到五點可以在教室或到外面去玩耍。

大兒子去德國小學上三天課,每天都說沒作業,我讓他把台灣安親班主任「送」的數學評量和國語評量,帶去德國安親班寫作業的時候寫。結果去接他放學時,老師說話了:「今天我班上的小朋友都沒有作業,整個下午都在踢球;您的兒子居然留在教室裡寫這種東西(用手指著數學評量)。我覺得很奇怪,我們需要談談嗎?」

 

從遊戲中學習

德國對小孩的玩耍這件事,有很多的寬容和投入;街道掃得乾乾淨淨不准丟垃圾、垃圾亂丟會被抱怨,但是小孩在社區道路上塗鴉畫跳格子,卻不會被指責。德國小學有很多課程設計,就是讓孩子離開教室,第一天帶大兒子去上學,遇到德國朋友的十歲小孩正躲在學校旁的灌木叢中,我問他怎麼不在教室?他說老師讓他們出來抓蟲回去觀察。

德國小學校園裡,通常沒有台灣的塑膠搖搖馬、要轉好幾圈的塑膠大象溜滑梯等罐頭玩具配備,反而大部分都是以木頭、麻繩為材料所建造的簡單設施,像是樹屋、木橋等。

某天下午,學校老師準備了一堆大型木頭、幾個廢輪胎和大木箱。小孩馬上發揮創意,把一塊長方形扁木頭架在輪胎上,身體直接坐進木箱上,從木頭上滑下,高興得吱吱叫;稍後還可架得更高、或多個木箱一起順序滑下,也一樣玩得津津有味,如果再拿條水管來噴水,小孩就更開心了。創意是從自然和簡單的玩耍和遊戲中逐漸引發和產生,並不一定需要台灣坊間那些太矯揉造作且貴得嚇人的「創意課程」或是「創意玩具」。

 

從被尊重中學習

我和德國老師聊天時也發現,他們很少用以上對下的口氣在命令或是評價學生,大部分用肯定、理解的、鼓勵的、中性的字眼表述他們對學生的觀察和建議,例如「○○本來就是比較害羞的孩子,我們不能強迫他一定要做什麼」,而不是「他還是應該要過團體生活」;或是「專心不是每個小孩都能做到的,很多大人也有無法專心的狀況」,而不是「既然大部分的人都能做到,他也應該做到」。

大人能嘗試理解、客觀分析小孩的行為,就是對小孩的尊重。成人比小孩年紀大、生活經驗多,但不代表成人就可以任意主觀評價小孩。很多成人後天行為其實來自孩童時代的學習與模仿,大人對小孩的不尊重很可能被模仿學習、進而複製到往後的成年生活,長大的小孩也會複製孩童時代所經歷的以強對弱、以上對下的相處模式;同樣地,大人對小孩的尊重也會被學習和複製。

 

「輸在起跑點」的德國vs.「一定拿冠軍」的台灣

我深刻感受到,那種「不能輸在起跑點」及「小孩聽話才乖」的教育特徵,還是很鮮明地反應在我們小學生的生活。在台灣小學不管什麼科目,很快地回答出答案,就被認為聰明反應快、能夠重複寫評量和考卷而不抱怨這叫做用功,最好還能參加鋼琴、數學競賽並拿到冠軍,前途才會一片光明。

小孩要能做到一個蘿蔔一個坑、上課不要亂動,不然老師會請你罰抄寫作為處罰,或是會請你帶小孩去看醫生,因為如果不處理就會影響自己和他人學習、對班級造成困擾。但是老師沒有時間特別為你的小孩個別處理,也不太可能為你的孩子進行班級經營,麻煩請家長把小孩處理好再帶來學校。

在這種群體的、目標的、績效的學習導向中,那些不具有這些特質的學生,個體的特殊性被嚴重忽視或敵視,更不可能得到鼓勵或尊重。

德國的小學體制當然不是最完美的,他們國內很早就存在對於小學體制的批判,例如:學校大部分都是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就放學,某些批評者認為,這樣少於其他國家教育體制的上課時間,可能讓德國小孩學習得比其他國家小孩還要少;有些則認為,小孩太早下課,不利父母參與就業市場(所以後來也才有學校安親班的產生)。不過,德國小學即使有安親班,他們在學科內容上也沒有學得更多或做更多的重複練習,反而延長了在學校玩耍遊戲的時間,也就是名符其實的發揮「安親」功能、而不是「增加學習時間和分量」。

但也有其他論點認為,德國學校體系不應該一味地配合資本主義勞動市場的上班時間,應該反過來縮短勞動市場的工時,好讓父母和小孩有更多的共同家庭時間。

可是,是不是像德國小學生這樣上課時間少、不做測驗卷,長大就會不成材、超級「沒有競爭力」?從各種經濟指標、學術發展狀況、音樂藝術、國際運動賽事成績等面向來看,德國的小孩和其他國家小孩比較起來,「輸在起跑點」上的德國小學教育,並沒有讓他們在往後成人生活中「沒有競爭力」。相反地,在德國等車、搭火車和公車時,你會看到很多年輕人在看書;在大學校園中,你會看到年輕大學生隨處席地而坐,不是看書就是在做筆記。

真正享受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將學習的興趣一直維持到他們的成人生活,就是兒童和小學教育的成功。這點,德國做到了,台灣呢?

 

摘自《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大家出版

 

 

Photo:Anna Pruzhevskaya,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曾琳之、黃小羽(20191018)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