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生怎麼教? 孩子太聰明, 爸媽也煩惱!要不要進資優班,爸媽應拋開虛榮心,以孩子的學習需求為優先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若是你家孩子特別鬼靈精,不要再負面思考為什麼他不能和別的孩子一樣,仔細觀察,你的孩子可能是個資優兒童。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若是你家孩子特別鬼靈精,不要再負面思考為什麼他不能和別的孩子一樣,仔細觀察,你的孩子可能是個資優兒童。

你有沒有發現?你家的孩子從小反應特別快,舉一能反三?或是無敵調皮搗蛋,總能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搞破壞?抑或叫他們讀書就像要他們的命,但卻在音樂、繪畫、舞蹈、體育等領域格外投入且天分獨具?如果是,那可別再懷疑他們為何不能跟一般孩子一樣了,因為他們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聰明,而且極可能是資優兒童!

 

你家也可能有資優生!

資賦優異,簡稱「資優」,英文裡稱「gifted」,語源來自gift(禮物),指的是上天賜予的天賦,無法透過提早學習或補習獲得,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蒙特梭利童園幼兒園(前名為理想園幼兒園)負責人梅瑞雲,在她長達30年的幼教經驗中,看過不少資賦優異的孩子。她說,大多數資優生在年幼時即會展現天賦,他們多半反應快、記性佳、學習力超強,但也因聰明絕頂,而特別鬼靈精怪、活潑好動,意見、疑問也很多,不只家長頭痛,對老師的教學也是一大挑戰。


著有《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一書的臨床心理師王意中進一步指出,每個資優生皆是獨立的個體,但在資優孩子身上,多少具有以下特質:

超強烈的求知慾:對知識的學習滿懷熱情,喜歡追根究柢,但也因過於急切想探詢問題的答案,常忽略當下情境是否適合發問,而被視為衝動、不尊重他人。

近乎完美的自我期許:對自我表現要求完美,不允許出錯或失敗,一旦挫敗,便可能陷入一場情緒的災難。

高品質的專注力:做起喜歡的事時,可長時間專注其中,任誰都打擾不了。有些資優生還具有「分散性注意力」,能夠一心多用。

超細膩的理解力:資優生對事物的理解速度快且細膩,但常把自己與事物過度連結,認為那些事都與自己有關,而為此所苦。

善於表達與愛發問:資優生總能精準的表達個人看法,但也常急於想反映出內心想法,而忽略當下情境是否適合。加上多半也具有批判性的思惟能力,容易讓同學、老師覺得其聒噪、愛現,或老是在唱反調。

超敏感的情緒反應:資優生感受事物的能力極強,人生就像在演舞台劇,彷彿全身都有戲。敏感加上過度解釋的特質,讓資優生特別會往死胡同裡鑽,使自己陷入情緒風暴中。

人際相處上的不易:資優生是「限量」的,要找到同頻道的朋友絕非易事。他們並非欠缺幽默感或不懂得與人分享,但所說的內容常太過深奧,而被同儕覺得自以為是、難相處。

王意中說,資優生普遍會有的特質雖然很難明確判定對錯好壞,但明顯有別於一般孩子,其行為表現常會被老師、同學誤解,有時甚至被當成「問題學生」。

因此,資優生向來被列入特殊教育的一環,需接受特教的輔導,家長有時更得尋求體制外的教育資源協助其發展天賦。資優生是否該讀資優班?如何才能進入資優班?是不少家長困惑的事。


資優班:課程設計從資優生的學習需求出發

「資優班不是名校補習班。」104年度全國SUPER教師得主、北市西湖國小資優班教師邱鴻麟說,過去家長常以為資優班就是在幫助孩子拿高分、上名校,其實不然。他說,資優班師資主要由受過特教訓練的老師組成,教學從資優生的學習需求出發,課程目的在協助孩子「從他覺到自覺,探索天賦,發現自己擅長的事,進而享受學習的人生」。

資優課程以領導才能、創造力、情意、學習策略與獨立研究等面向為主軸,課程呈現方式依各校老師設計而各具特色,「活潑多元」是共同點。


邱鴻麟舉例,像他在資優班負責指導一門「桌遊」相關的課程,藉由各種桌上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訓練策略邏輯思考能力,愛動腦的資優生就玩得樂此不疲;還有,其他課程也融入不少實作體驗,培養學生從「想」到「動手做」的創客精神。


台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資優班老師曾韋恩也舉例,像他們教資優孩子「認識植物」,課程進行方式就並非只有「老師講、學生聽」,而是將學生分組,讓同組的同學學習分工與合作,協力完成如繪製校園地圖、標示植物座標、植物導覽員等任務。過程中不僅獲得知識,更從中學習溝通藝術與團隊合作精神。


高雄市岡山區前峰國小資優班老師李依霞補充,資優班的學生還得在畢業前獨立完成一份研究報告。由學生根據興趣提出研究主題,老師則從旁給予意見,引導孩子找資源、使用研究工具,比起直接教導,更著重讓孩子自行尋找問題的答案。


招生以一般智能資優生為主

雖然資優班的教學豐富有趣,但要考上資優班可不容易。以目前台灣各地國小的資優班而言,主要以「一般智能資優生」為招收對象。一般智能資優的鑑定基準之一為:個別智力測驗評量結果,在平均數正2個標準差獲百分等級97以上。然而智力測驗多為數理邏輯考題,文學或藝術資優的孩子很難拿高分,也因此並非所有具資優潛質的孩子都有機會就讀資優班。


即使順利進入資優班,也不是百分之百都能適應教學。在曾韋恩任教的資優班上,有個孩子智能資優外,還擁有傲人的特殊才能,卻不太能適應資優班的教學內容與方式。他說,面對這樣具特殊需求的資優生,除了老師在課程設計上得多點巧思,讓學生也有一展長才的機會,家長也得思考是否還有其他教學資源對孩子的學習更有幫助。


意中補充,目前國中、小都採取分散式資優班,學生錄取資優班後,仍留在普通班就讀,但每週有數堂課抽出至資優班學習,此時期的壓力主要來自與一般同學的人際相處。


到了高中,改為集中式資優班,壓力則變成要與同班的其他高手激烈競爭,建議家長要隨時留意孩子在資優班的情緒變化與適應狀況,若察覺不對勁應儘快尋求專業協助。


拋開虛榮心,以孩子的學習需求為優先

王意中說,資優生該讀普通班或資優班?還是該選擇自學或跳級?其實沒有標準答案,重點在於以孩子的需求為考量,而非只為父母的榮耀。若僅是因虛榮心作祟,逼迫孩子投入不適合的學習,反會剝奪求知樂趣、使其陷入痛苦的深淵,也枉費了上天賦予的這份珍貴禮物。

 

資優有6種
資優,不光指的是IQ(智力)上優於常人。根據國內《特殊教育法》與《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的內容,便將資賦優異分類如下:


1.一般智能資優:記憶、理解、分析、綜合、推理及評鑑等方面優異。
2.學術性向資優:語文、數學、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等學術領域優異。
3.藝術才能資優:視覺或表演藝術方面優異。
4.創造能力資優:能運用心智能力產生創新及建設性之作品、發明或解決問題。
5.領導能力資優:具有優異的計劃、組織、溝通、協調、決策、評鑑等能力,而在處理團體事務上有傑出表現。
6.其他特殊才能資優:肢體動作、工具運用、資訊、棋藝、牌藝等能力優異。

此外,還有所謂的「雙重資優」或是「雙重特殊資優」,意即在上述資優能力外,伴隨如學習障礙、亞斯伯格症、自閉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簡稱ADHD)、肢體障礙、感官障礙等身心行為障礙。例如不少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在數學、天文、歷史等學科上具有高度興趣與天分,需要父母與老師有正確觀念,並給予合適的理解和引導。

 

資優班入學辦法說明(以國小一般智能資優班入學辦法為例)

◎進行流程:報名→鑑定→安置與輔導

◎報名資格:各縣市訂定的資格略有不同,但通常是小學二年級以後,符合資格的學生可報名資賦優異鑑定。
以台北市為例,新生入學後,都會接受智力測驗(CPM或SPM測驗,測驗時間不事先告知),測驗成績達百分等級85以上者;或是表現優異的新生,由家長、導師推薦者,具備上述條件之一便可報名。

◎鑑定流程:報名資料審查通過者,得以參加鑑定,鑑定過程為初選(團體智力測驗)→複選(個別智力測驗),為求鑑定公正性,均不對外公布施測工具、答案等內容。
另外,北市在團體測驗與個別測驗後,還會有「入班觀察」評量,即通過個別智力測驗者,須至所屬行政區的受理轉介鑑定學校上課6次,經評量通過後,才算通過資優鑑定。

◎安置與輔導:通過鑑定的小二生,於小三起開始接受資優安置與輔導,安置方法分為:
1. 原就讀學校設有資優班的學生,一律安置該校資優班。
2. 原就讀學校未設置資優班的學生,可選擇轉學讀資優班,或是留在原校就讀普通班,但部分時間接受特教方案教學輔導服務。


※延伸閱讀

資優,讓孩子受挫

家有資優生〉家長經驗談1 減法教養, 聰明孩子更樂在學習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

延伸閱讀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