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比同齡孩矮小─什麼原因導致長不高?女生不到150公分,而男生不到160公分就要找原因

楊佳鳳表示,身材矮小是一個徵兆,醫生處理身高問題,第一先找出有無病理性原因,是否有重大代謝疾病、先天疾病等,其次,會建議從生活習慣、飲食均衡、作息正常著手,除非是太極端的問題,才考慮使用生長激素。

現今社會少子化,每個小孩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不少父母擔心小孩比別人矮,造成大型醫院兒科內分泌及遺傳的門診網路掛號一開放幾乎被秒殺,比熱門演唱會還難搶。

以台北榮總來說,以疑似性早熟和疑似身材矮小到兒科門診希望診治的人數,從2008年到2011年就超過1300人次。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院主治醫師楊佳鳳表示,身材矮小,是比性早熟更常出現在兒科診間的父母擔憂主訴。影響身高的原因很多,包括:先天性染色體異常、先天性疾病、貧血或營養不良、體質性身材矮小;其中,遺傳還是最重要因素,「影響一個人的身高,遺傳約占80%。

 

孩子長多高,遺傳決定80%

楊佳鳳表示,身材矮小是一個徵兆,醫生處理身高問題,第一先找出有無病理性原因,是否有重大代謝疾病、先天疾病等,「若沒有病理性原因,身材矮小通常沒有什麼原因。」其次,會建議從生活習慣、飲食均衡、作息正常著手,除非是太極端的問題,才考慮使用生長激素。

很多爸媽焦慮,明明父母身高不算矮,怎麼小孩的個子卻不高。台北馬偕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丁瑋信認為,絕大多數情況是父母主觀認定,客觀來看,孩子身高太矮的情況並未明顯增加。

很多家長有「小孩應該長得比爸媽高」的迷思,丁瑋信表示,以前的人因營養攝取不足,所以身高偏低,但近20年來所謂的「世代效益」已經消失,小孩不必然會比父母更高。

 

有疑慮的話,11歲前看醫生

女生的青春期約在8至13歲,男生則約9至14歲,進入青春期後,孩子的身高會明顯抽高。女生在月經來潮後,長高速度會趨緩,大約還有一至三年有機會長高。

什麼程度叫太矮?楊佳鳳指出,性早熟干擾遺傳身高5公分以上,目前身高治療的建議是訂在,女生不到150公分,而男生不到160公分。

何時應開始注意孩子身高?楊佳鳳建議,父母在7、8歲就要多加留意小孩的身高,10、11歲若有問題,就趕快帶去看醫生,「處理身高問題需要時間。」如果等到骨骼生長板密合之後,幾乎就沒有長高的空間了。以骨齡(非實際年齡)來看,女生約可長至14.5歲,男生可長至16.5歲。

是否應該帶孩子求診內分泌科?丁瑋信認為,身高生長曲線介於3%至97%之間都算正常,低於3%是客觀的指標,倘若只是身高比班上平均矮,父母其實不需太擔心。楊佳鳳說,要注意的是,在學齡而還沒有進入青春期,如果一年平均長不到4至5公分,就需要進一步評估。

楊佳鳳也提出反思,身高如果不致於為生活帶來困擾,為什麼一定要治療?現今社會普遍以貌取人,一般人會以身高、外貌去評斷一個人,「身高其實是一個歧視的議題,大家應正視這個議題。

有些心急的爸媽會給孩子吃轉大人、轉骨方,但醫生建議,最好不要吃來路不明的中西藥或營養保健品。因為早期普遍營養不良,怕轉大人轉不過去,才會有轉大人藥方;時至今日,現代人飲食都已營養過剩、肥胖,有導致性早熟的疑慮,實在不需要再特別轉大人了。

總結來說,孩子的身高、生長發育受遺傳支配最大,其他關鍵因素還包括:飲食、運動、睡眠,楊佳鳳說,想要身高長得好,還是那句老話,就是「飲食均衡、睡眠充足、多運動。」
進入青春期,不少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長不高,而矮人一截,醫生建議,如有疑慮最好11歲前即須就診。

孩子成長發育,多受遺傳所支配,但多運動還是對長高滿有幫助的!

 

三指標,評估孩子是否偏矮?

評估孩子的身高是否偏矮,有三個主要指標:

(一)與同儕相比:生長曲線低於3%,表示在100個同齡同性別小孩中,是個子最小的三個。

(二)與自己相比:生長曲線是否比起過去明顯下降,如果從過去50%落至3%或15%,需要留意。

(三)與父母遺傳相比:男生的標的身高為(父身高+母身高+12)÷2,女生則為(父身高+母身高-12)÷2。

 

本報導出刊後,《未來Family 》月刊 彭漣漪執行副總編輯在TVBS 【讚聲大國民】節目中與小兒科醫師 陳木榮、中醫師 陳潮宗、臨床心理師 謝明慧、節目主持人 鄭凱云,大談長高問題。

節目中,中醫生還分享一道「書豪湯」,給期待孩子「長得跟大樹一樣高」的父母。

材料:
巴森、山藥、山茱萸、甘草、山楂、生地、神曲、川芎、檔森、茯苓各2錢

做法:
所有的藥材以6碗水煮成3碗去渣,取藥汁再加水2碗後,放入1/4雞燉煮,每周服用一帖,連服3~4個月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