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有愛自己的勇氣

父母一定是愛孩子的,但是愛的方法常常令孩子頭痛或難過,如果孩子理解父母的愛,並有力量做出回應,告訴父母已接受到了那份愛,而方法是否能改變一些,如同這名13歲香港男孩的做法一樣。

前幾天一對香港來的母子與我會面,聊天時母親談到,她以前打兒子一路打到他七年級(國一)。問她從什麼時候才停手,母親說不記得了。那孩子對媽媽說:「妳是打人的,當然不記得,我是被打的,我記得很清楚。

這孩子在七年級的暑假,到臺北參加我的工作坊,上台做了個案。他說因為學會了保護自己是自己的責任,所以跟媽媽說:「你上了課還是打孩子,我就要跟夏杯說。」

「所以,不是媽媽改變,是我學會保護自己了,媽媽愛面子就不再打我了」。孩子提出他的觀察報告。

過去只要孩子不服管教、回嘴反抗,這位媽媽就會動手教訓。後來兒子在上過我的課後,有勇氣跟母親說,打人是野蠻的行為,像他自己雖然也想出手,但還是把手放在口袋裡面,所以也請母親不要再野蠻,學學文明人的舉動,把手放在口袋裡。母親因此不好意思再動手,慢慢的,就不再動手打人了。就我的觀點,這也是孩子的改變,讓母親也有所改變。

問起男孩在我的課程中聽到什麼,讓他有力量跟母親對話?他說是「關係責任」。是我常用在說明困境形成時的專有名詞。意謂關係中會產生困境,是關係中的成員共同創造出來的,也就是關係中任何一方的行為表現,對彼此都是一個刺激,而對方的反應又形成新的刺激,再回給對方、引發新的反應。這樣迴向牽連交錯編織,讓問題滾大、使困境成型。

解困的方法,就是關係中任何一方提出建設性的提議,這個提議就是一個刺激,進一步發展出被接受、被認同的回應,回應也是一個刺激,又引發提議者善意的反應,於是問題逐漸化解,困境也就鬆動、邁向消融了。

一位相當於台灣國一生的香港孩子,聽懂了一些處理關係的觀念和原則,並且能即時應用在生活中,是很不容易的,不但幫助了自己,也幫助了母親不再陷入不自覺的錯誤中。

父母一定是愛孩子的,但是愛的方法常常令孩子頭痛或難過,如果孩子理解父母的愛,並有力量做出回應,告訴父母已接受到了那份愛,而方法是否能改變一些,如同這名13歲香港男孩的做法一樣。

所以不要責怪孩子頂嘴,他們有說出真心話的勇氣,願意誠實面對與父母間的矛盾衝突,也代表著孩子擁有處理關係困境的能力,這其實是父母親的福氣哦!


夏杯的關係動力學院

Photo:visualhunt.com,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羽茜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