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變遊戲,別把「好玩」的事想太難!

小孩子喜歡玩遊戲,那我們就把生活瑣事變成好玩的遊戲,當家事變成一個「任務遊戲」,它就不再是繁雜的瑣事,試著讓孩子成為你的小幫手吧!

「快一點,動作有點慢,鞋子先穿右腳」,時常在放學時聽見家長對孩子說類似的話,你有聽出什麼端倪嗎?一是大人在趕時間,二是孩子沒掌握做事的步驟,這樣場景只要把鞋子換成別的東西,就好像天天在日常生活裡上演,對孩子總要三催四請,大唸小罵的才能讓他完成動作,無時無刻都像在打仗一樣。

不過,大人和孩子的動作不能相比,每次看不下去孩子慢吞吞,那是因為我們已經做太多次一樣的動作,再來是因為大人知道快速完成會有「效率」,可是他們並沒有時間觀念,不曉得為什麼要快,也沒有抓到做事順序的要領,所以在大人眼中,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拖拖拉拉,到底該怎麼調整這一切呢?

其實做法不難,掌握孩子「喜歡的東西」就行,小孩子喜歡玩遊戲,那我們就把生活瑣事變成好玩的遊戲,當家事變成一個「任務遊戲」,它就不再是繁雜的瑣事,試著讓孩子成為你的小幫手(或者你們一起替這個職稱,取個響亮的稱呼也行)。

 

首先我們一起想想,家裡的哪些家事可以請孩子分擔?

把想到的內容一一寫在空白的地方:

跟自己有關的家事    
例:整理床鋪(或將被子鋪平)    
例:把東西歸類(家裡的物品或是小孩的玩具)    

日常生活的家事
例:清理房間的垃圾(如何將塑膠袋密封好)

根據年齡,把適合小孩的家事任務記錄下來,整理完之後,接下來要規劃哪些遊戲方式適合跟孩子一起玩?

 

常見又簡單的遊戲元素有幾種:

1.蒐集點數、貼紙:
最簡單的遊戲元素就是「集點」,當孩子完成家事任務,就可以蒐集一點,遊戲開始前,大人可與孩子一同討論家事任務的內容,像是點數分配、點數可以兌換什麼東西、什麼時候領獎…之類,兌換的東西不一定是實質物品,也可以是孩子能自由支配時間的權利,比方說看課外讀物或是看卡通的時間。

2.抽籤決定誰來做:
如果覺得集點太麻煩,那試試比較簡單的玩法:抽籤,把家事任務做成籤卡,孩子抽到什麼就完成什麼任務,完成籤卡的人,可以換取3~5分鐘的自主時間,聽起來很不賴吧。

3.家事大富翁:
你玩過大富翁對吧?大富翁裡最有趣的就是隨機,家事任務也能用這個方式進行,找一天下午跟孩子共同創作「家事大富翁地圖」,當哥哥走到「疊衣服」這格,那今天的衣服都交給哥哥囉,甚至還能規劃機會、命運的卡片,這些創意交給孩子就對了!

 

遊戲元素有了,接著我們將家事任務劃分幾個層次:

  • 單次:    
    適合年齡較小的孩子,家事內容為「一次性並且不是常態」,像是幫忙整理回收分類、或是大掃除、物品歸納等等。
     
  • 每日: 
    一天內可以完成的家事,數量盡量以3~5項為主
     
  • 每週:    
    與孩子討論每週必須完成的任務數量,用天數來區分感覺起來比較不會太多,但是獎勵結算以「週」為總結,比方說當孩子這週達到 X 個家事數量,那週六就可以吃鹹酥雞之類的小確幸。
     
  • 每月:    
    適合年齡較大、或者家裡有手足的孩子一起使用,以「月」為單位做獎勵結算,這個方式需要家長依據家裡狀況做規劃,包含像孩子的日常(寫作業..)都可以規劃進去,而因為取得獎勵的時間較久,所以給的獎賞可以較為豐厚一點,同時能培養孩子耐心與毅力。(ex:大富翁的獎勵玩法)

 

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進步,是最好的成長方式,年紀小的孩子喜歡幫忙,他們積極想參與,仔細教導後可以做得很好,透過家事遊戲的概念,訓練孩子掌握做事要領,並懂得分擔家務,如果上學後還沒培養做家事的習慣,小朋友會覺得「遊戲和寫作業才是我的事」,而家事就與他無關了。

正所謂萬事起頭難,如果還是沒有頭緒,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單次」任務開始,當他做完你交代的事,切記給予真切的感謝和讚美(無論孩子做得好不好),為孩子逐次建立信心、成就感,讓他產生「主動去做」的慾望,同時在家事任務中告訴他:正確的做事方法與順序,當他被肯定與鼓勵,會喜歡這些事情,就能做得更好。

 

【想想看】

1.為什麼從「家事」開始?
2.家事「任務」分類有什麼好處呢?

 

 

Photo:Created by Teksomolika,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吳羽茜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