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生存與成長的路,就藏在內心無數細微的感受中

體驗性與思考不同,是及於內在的感受,不僅止於頭腦上的思辨。因此對話的時候,我注重體驗性對話,能讓人透過對話的體驗,覺察與落實自己改變的契機。

 體驗性引導

在此做一個假設,請讀者觀察這三種孩子的行為:
甲、乙、丙三人偷了東西。校方掌握證據之後,召開校務會議討論,決定給三人改過自新的機會,要是他們真有悔意,既往不咎。校務會議結束後,三人分別走進會場,表現他們的內疚。

甲走到教師面前,樣子吊兒郎當,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對著教師說:「我知道錯了!我以後不會再犯了。」
接著,乙走到教師面前,很恭敬的鞠個躬,非常有禮貌的說:「老師,對不起,我做錯了,下次一定不會再犯了!請你們相信我。」
最後是丙,他進來辦公室就哭了,哭得非常傷心,斷斷續續的說著:「……老師對不起……我太貪心了……想要……擁有那個東西……對不起,我知道錯了……我下次不會再犯了。」

 

上述三人分別站在你面前認錯,你會傾向相信哪一位?

樣子吊兒郎當的甲,大概不會有人選擇。
樣貌恭敬有禮的乙,應該會有人相信他,但是比例可能不會百分之百。
哭得非常傷心的丙,可能會贏得比較多人的相信。

假設你選擇的是「丙」,請試著想想你的理由,相信多半的理由是:「他看起來比較真誠,說的話比較可信。」
依我的判讀,甲是虛應一番;乙則是很禮貌,但是否會「言不由衷」?讓人看不出來情感的虛實;丙則是讓人看見了「真誠」的悔意。
「言語由衷」,這句話如何解讀,又有何重要性呢?我以為「言語由衷」就是情感「及於內在」,內在與行為一致性,非僅止於頭腦上的理解、答應,在心理學被視為「體驗性」,是人改變最重要的要素。

比如一個人常常生氣,動不動摔東西。親人勸戒他不要生氣,不要亂摔東西。他雖然承諾下次不會再摔東西了,但是脾氣上身,總是動不動就爆炸了。要如何讓生氣的人,「由衷」改掉摔東西的脾氣呢?如果從體驗性的連結,較能緩解他摔東西的習慣。

從薩提爾模式的脈絡探索,一個常生氣的人,往往是童年被生氣對待,可能有人對他摔東西。或者他成長過程中,被寵著長大,無法接受失落的狀況,一旦他生氣了,周圍的人便急著討好,填滿他的期待;他便以摔東西表達憤怒,控制周遭討好的人。

因此要改變一個人生氣摔東西,要幫助此人體驗到「童年被生氣對待的自己」,或者體驗「真正失落的自己」,從這些痛苦的體驗中,體驗到自己成長的努力,懂得對自己擁有接納與愛,據此再落實到現實處境,此人的生氣就能解除或減少了。

因此薩提爾模式常強調,體驗性是人改變的重要部分。

體驗性與思考不同,是及於內在的感受,不僅止於頭腦上的思辨。因此對話的時候,我注重體驗性對話,能讓人透過對話的體驗,覺察與落實自己改變的契機。體驗性對話的關鍵,在於如何在感受上停頓,並且在這時候進行探索與體驗,往往使人有更深的體驗。

在生活事件、閱讀進行之際,人的內在都浮現無數細微的感受,那裡隱藏著生存與成長的路,也隱藏著詮釋的祕密。這些感受若不是被忽略,就是任感受在體內一閃而逝,不懂得對感受進行探索,放棄了打開寬闊思維的門,放棄了通往成長的祕徑。因此談閱讀引導,我十分重視體驗性,一旦開啟就是文學美學與生命教育並置的路徑,而不是盤旋在思維層次。

可惜的是閱讀的體驗性,甚少被人提及如何落實?有時被誤解為感動、受傷,或者情緒化,而失去更豐盛的寶藏。

 

摘自 李崇建、甘耀明 《閱讀深動力》/寶瓶文化

 

 

Photo:  Ryan Dickey,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