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孩變乖就是教育成功?

這些乖小孩真的就沒問題嗎?他們的乖巧和順服是心悅誠服還是想贏得大人肯定的假象?值得去一探究竟,也許他們會為了我們一句「你好乖,好聽話」,而壓抑自己的情緒,隱忍自己的痛苦。

乖巧的小孩,真的就令人放心嗎

近來年輕作家的自殺事件媒體報導讓人遺憾,也曾聽一位電視主持人提到,他建中的同學多年來已陸續有四個人自殺成功,讓我們開始省思一個教育中很重要的問題,優秀乖巧有才學的小孩真的就沒事嗎?

一般的大人總是會特別注意「調皮搗蛋」的小孩,因為他們的外顯行為常踰越了我們的規範,經常性的闖禍讓我們傷透腦筋,疲於奔命,在他們身上我們耗費了大量的精神體力,反觀那些安分守己,聽話用功的乖小孩,總讓我們覺得輕鬆又幸福。然而,這些乖小孩真的就沒問題嗎?他們的乖巧和順服是心悅誠服還是想贏得大人肯定的假象?值得去一探究竟,也許他們會為了我們一句「你好乖,好聽話」,而壓抑自己的情緒,隱忍自己的痛苦。

 

先培養真性情,才不會教出偽善

正念覺察的教育核心理念是「少評價」「多覺察」「多接納」,所以可以培養出展現出真性情的「真小孩」,再慢慢培養好的言行,如果直接跳過「真惡」,我們可能只會看到「偽善」,多評價的嚴厲教育固然很有效率,乍看會覺得很有紀律,但是也會有後遺症,因為在這個嚴厲的教育下,容易訓練出三種不好的小孩:第一種是「陽奉陰違」的小孩,他們在你面前是一套,背後又是一套,因為我們大人要的是「乖順」,不容許「唱反調」,他們為了趨利避害,於是就選擇這個陽奉陰違的安全模式;第二種是「說謊高手」,因為要陽奉陰違,所以用說謊來求個「相安無事」的雙贏局面,然而最後卻疏遠了親子關係,和訓練了小孩報喜不報憂的說謊本事,也就是越嚴厲的教育,表面上造就了不少規矩的有品行為,但卻訓練了虛偽說謊的沒品行為,試想如果善行是假相,那麼這個善行有何意義?它還是善行嗎?誠實應該是品格教育的第一步。

前兩者會陽奉陰違和說謊的通常是「頑皮不乖」小孩,其實這些不好的行為是他們為求自保而勇敢做自己的智慧,他們雖然騙了大人,但沒有騙自己,最讓人擔心的是第三種不敢做自己的小孩,明明不認同大人的想法,但是卻又不敢反抗,他們為了得到「乖巧」的稱讚,長期勉強自己接受不喜歡的教養方式,造成內在的衝突,或是對大人給的負面標籤對號入座,認為自己是「不好的」「不負責任的」「懶惰的」「糟糕的」「骯髒的」…,慢慢變成他們的自我概念,於是長大後變成容易自責有罪惡感的人,造成第三種的「身心疾病患者」,有人長期得各種文明病,或是情緒上的疾病:憂鬱、強迫、壓力後創傷症候群、思覺失調、自殘、自殺…這些都是不敢誠實面對自己情緒、壓抑自我而產生的病,而這不敢面對自己真實情緒的習慣,就是來自家庭或學校「正面品格教育」的打壓,讓他們以為有負面的想法和行為就是不可原諒的。

 

容許犯錯,接納不完美

正念覺察的教育是接納正面和負面的「全面」教育,教導我們學習正確,但也容許自己犯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不因為犯錯而貼自己和別人標籤,在正念覺察的觀念中這世上沒有壞人,雖然有人因為沒有覺察而做了壞事,但是人的本質還是好的,仍然要給自己和別人修正改過的機會,最重要的是當下的覺察力的培養,那才是有品好行為的深耕方法,所以教育要成功只有兩個因素:一個是給小孩足夠的愛,第二是教他自我覺察找到內在的愛,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覺察

 

不乖的孩子,也許更知道自己要什麼

頑皮的小孩也許是一個勇敢做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雖然不夠乖順和用功,但是長大後常常是勇於開創生命的人,也就是他們因為小時候的「反骨」和被處罰的機會,反而訓練了他們忍受挫折和被討厭的勇氣,這正是人生會成功的優點。反觀從小只學會聽話沒有主見的小孩,雖然才學品格表現不錯,但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被困在主流價值的框架中不敢自我實現。所以才有不少人讀完博士了,也不知道人生何去何從?所以不要再認為把小孩變「乖」,教育就成功了,也要讓他們要有表達情緒的勇氣,適當的「不乖」,敢和大人有不同的看法,做他自己忠實的粉絲,這樣他的人生才能自我實現,而這一切這就要看大人有沒有正念覺察的「少評價」「多接納」的胸襟。

多年來筆者一直推動「心靈教改」的教育志業,總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小孩,只要給對正確的環境和用對正確的方法,今年筆者要成立「正念覺察實驗教育自學團」以實踐心靈教改的理想,以正念覺察(Mindfulness)為核心理念,培養小孩「情緒自主」,「健康自主」和「學習自主」的能力,特色是以情緒調適能力為最重要的學習重點,每天要練習靜心覺察半小時,並將覺察融入生活中,進行機會教育,天天上體育課,並教導傳統的自然養生保健法,改變小孩的體質,學科上教國英數基本能力,用數位教育和高效能學習方法強化學習效果,還有個別適性的學習計畫,另外還有尊重小孩當下學習動機的「即興課程」,每週一天的戶外行動學習,接近山林河海,專家達人,從小讓小孩能認識自己,回到健康、快樂與覺醒,教育的改革需要更接近自然、簡單、內心的方向。


請參考辦學說明會的影片

正念覺察融入班級的紀錄片
 

Photo: Annie Spratt,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羽茜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