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媽媽能顧好孩子?爸爸或媽媽,都可以是孩子最好的照顧者

如果,我們鼓勵女人珍惜做母親的經驗,是否也應該同樣邀請男人享受做父親這回事?當女人為了家庭放棄事業時,男人為何沒有為了家庭而放棄事業的掙扎?我們的國家與社會,是不是能夠提供更多的支持,讓每個人做更「自由」的選擇:每個女人和男人都可以是孩子最好的照顧者;每個女人和男人也都可以是養家者。
  • 文/ 書摘
  • 2017-04-27 (更新:2017-04-27)
  • 瀏覽數7,720

文/魏靜慧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

「全職媽媽」是我的選擇? 
 
成為全職媽媽,在小筠的例子中看起來是她個人的「自由選擇」,但刨根究柢,背後其實存在著左右個人抉擇的社會脈絡因素。 
 
我認識的這些媽媽,多以自己產後工作能力受限或以家庭為重等理由,解釋她們「自願」離開職場的考量。例如雅婷因為懷孕初期害喜嚴重,但工作又得久站及搬重物,她擔心影響胎兒,於是選擇提早離職。艾美則是約聘的研究人員,雖然有育嬰假,卻找不到職務代理人,因而無法享有國家法律給予的權利。也有人像佩慈一樣,擔心育嬰假結束後會被調換職務,而自願以資遣的方式離開職場。 
 
然而,孕婦確實無法久站也不適合搬重物,公司未能顧及孕婦員工的生理限制而給予適度的支持(例如提供額外人力支援或是調整工作型態),說明職場環境經常無視孕婦的需求,可能也不視員工為重要資產。研究性質的職務經常找不到代理人,研究單位卻礙於規定而無法彈性調整計畫,制度的僵硬說明了即便國家級機構也並不真正在乎育嬰假是否能落實。至於民間公司的職員,懷孕後工作朝不保夕,生理上的限制也經常讓孕婦自責能力不足,「自願資遣」因而成為孕婦和產婦利害相權之下經常被迫做出的選擇。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所以媽媽絕對不能缺席?

此外,「媽媽是最佳照顧者」的觀念,也影響這些女人在工作與家庭間的取捨。社會學家海伊斯(Sharon Hays)提出密集母職的概念,描述當代母職的意識形態為:孩子由自己照顧最好、以專家知識為導向、以孩子的需求為中心及優先、母親需投入大量情感並犧牲自我,以及投資大量時間、金錢及精力以滿足孩子在每個發展階段的需求跟欲望。在訪談的案例中,婷婷的婆婆及丈夫認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他們強調婷婷作為母親,更不應該錯過孩子成長的每一小步。玉真從自己過去的經驗以及念護理的專業訓練,認為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照顧者,無可取代。 
 
對於那些能夠跨越「自己照顧最好」迷思的媽媽,她們在轉向尋求市場照顧時也遭遇重重困難。有人面對市場琳瑯滿目的選擇,不知道如何判斷;有人焦慮照顧品質,擔心孩子會面臨不可預知的風險;有人煩惱自己的薪水不算優渥,支付托育費用後還能剩下多少?也有人得面對配偶及家人的質疑,要不斷證明「有工作的媽媽也是好媽媽」。 
 

於是,「全職媽媽」不是真空環境下的個人選擇,而是社會結構限制的結果,包括:不友善的職場、傳統的性別分工,以及密集母職意識形態的推波助瀾。這二、三十年來,台灣社會看似更公平地對待女人,透過受教育、有薪勞動,她們發現自我的更多可能性。但是,訪談中這群全職媽媽的經驗卻呈現了,在目前的台灣社會,女人要成為她自己,依然得跨越重重障礙。  

 

鼓勵女人珍惜做母親的經驗,邀請男人享受做父親這回事

過去的研究已經指出,女人和男人在面臨職業生涯與家庭照顧的抉擇時,考量的因素十分不同,社會對於他們的選擇也給予相當性別化的評價。女人往往為了家庭和育兒責任放棄或犧牲工作上更好的發展,男人對事業的全力衝刺則被視為理所當然。 
 
如果,我們鼓勵女人珍惜做母親的經驗,是否也應該同樣邀請男人享受做父親這回事?當女人為了家庭放棄事業時,男人為何沒有為了家庭而放棄事業的掙扎?我們的國家與社會,是不是能夠提供更多的支持,讓每個人做更「自由」的選擇:每個女人和男人都可以是孩子最好的照顧者;每個女人和男人也都可以是養家者。讓工作與家庭不再是二選一,難以兼顧的魚和熊掌。我們的社會,會有全職媽媽,也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全職爸爸。  

摘自 梁莉芳等《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大家出版


Photo:Noah Hinton,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羽茜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