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有更好的人生,就不要試圖控制別人

我們無法控制他人,能夠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動(行為)與想法(思考)而已。如果想要有更好的人生,就不要試圖控制別人。

文/佐佐木正悟

改善人際關係,精神才能健康

威廉‧葛拉瑟(William Glasser)在精神醫學界提出新手法,批判精神科用藥與精神分析,主張著重人際關係,提出「現實療法」。

葛拉瑟思考的根源是與生俱來在社會的存在感,也就是人的基本需求,一切的行為皆源自於為滿足這些需求所採取的抉擇。類似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也就是重視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以及自我實現需求。因此,葛拉瑟認為人們所經歷的精神問題,根源就在於人際關係問題的擴大。

在擔任諮商師施行的現實治療法中,葛拉瑟的理論逐漸成形──現實治療法中假設大腦是一個選擇系統,所有的行為都是系統選擇以滿足心理及生理的需要。也就是說,我們無法控制他人,能夠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動(行為)與想法(思考)而已。如果想要有更好的人生,就不要試圖控制別人。

 

自己的事自己決定,對身心健康有益

大家都知道什麼是控制(Control),而心理學中也有多種定義。其中之一是「關於自我能力與主動性的感覺」,在心理學中具有正面積極的意義。主要是因為許多心理實驗提出「掌控感」(自己擁有決定權的感覺)的重要性。

60歲以上的年長者為實驗對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前者是在老人之家的房間裡放置植物盆栽請老人照顧,並且讓這些年長者自行決定什麼時候去看電影。對照組則是讓老人之家的員工決定家具的擺設、活動的時間。最後發現,實驗組由於具有主觀性(自我評斷),相較於對照組的客觀性(委由員工評斷)更有活力。

1976年,艾倫‧蘭格(Ellen J. Langer)與茱蒂絲‧羅丹(Judith Rodin)將上述的實驗結果進一步研究,成為劃時代的實驗。

之後也陸續追加相關的實驗,在能力範圍內擔負一己責任的年長者,能夠增進健康與延年益壽。

不僅限於銀髮族,即使從我們的經驗來看,也希望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自己動手,年幼的小孩也是如此。

 

更進一步,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獎勵也能樂在其中

1970年代,兩位心理學者愛德華‧德吉(Edward L. Deci) 與馬克‧列波爾(Mark R. Lepper)分別進行一項有名的實驗,日後這項實驗也成為了心理實驗經典之一。
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驗,那就是認真做一件事情,即使沒有獎勵也能樂在其中。

如果能有主動意願解決問題,就算是沒有獎勵也能從中獲得成就感,這就是「內在動機」。

獎勵因素,可能會破壞自發性

根據列波爾的實驗,受測者是喜歡畫畫的小孩,對他們說「畫畫就有獎賞」之後,得出了小孩失去畫畫的熱情或隨便亂畫的結果。也就是說,外在報酬損及了內在動機。不過,這是實驗的解釋,事實並非如此單純,實驗前沒有告知小朋友有獎勵,小朋友的內在動機依然很旺盛,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重要的是,內在動機沒有受到影響。影響動機的並不是「獎賞」,而是「畫畫是為了得到獎賞」。

 
摘自 佐佐木正悟《再見,拖懶慢!》/漫遊者文化

Photo:Tanja Heffner,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羽茜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