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對話,問題出在孩子還是父母?

父母希望我們努力讀書時,說出來的話語,夾雜著不信任,他們總覺得我們不夠努力,總覺得我們可以再努力一點,或者,他們總是嘮叨一陣之後,不忘補充:我說這麼多都是為了你好,我是關心你的,不然我才懶得說你。但對孩子而言,孩子聽見的是煩躁和嘮叨,而不是被支持,究竟是為什麼呢?

個案A來到我面前,和我訴苦,訴說她的孩子根本沒辦法進行溝通和對話,她再三的強調,我上課說的那些「對話的方法」她都試過了,但是對她的孩子而言,根本沒用,只要她一開口,她的孩子就發脾氣,而且完全拒絕跟她對話。

我很好奇她想對孩子說什麼?孩子為什麼這樣的敏感,不願意聽?
A說,因為孩子考試考差了,未來可能選不到理想的學校,現下只剩一次考試的機會了,所以她想表達她的關心,鼓勵孩子再努力一點,為下一次考試盡力。但孩子一聽到她開口關心她的功課,整個人就像戰鬥的公雞,憤怒無比,根本沒辦法對話,更別說要鼓勵孩子再努力讀書之類的話。

我問A,你想要傳達什麼給孩子?是功課很重要?還是你對孩子的愛和關心?
A很明快的告訴我,她就是想表達她的關心和愛她的心意。至於課業,只要孩子盡力了,孩子自己能接受這樣的成績,她也可以尊重孩子。
既然目標清楚,我邀請A把我當孩子,對著我把她想對孩子說話的方式示範一次。A很快的說了一遍。

A:「孩子呀,你這次考試的成績差了,我覺得這次成績抵達不了妳想要的學校,我想呀,這次成績我們不要填志願了,我們把目標設定在下一次考試,只要你這段期間好好準備,我相信……」

A說,通常她講不了這麼久的話,女兒就會不停的打斷他的話,然後強調自己考得很好,但當她跟孩子提到其他同學說這樣的成績不算好,孩子就會立刻發怒,氣憤的對母親說,妳為什麼老是要拿我跟別人比

A說,孩子就是這樣脾氣很暴躁,她根本無法跟孩子進行溝通,更別說什麼好好對話了。

我點著頭,表示明白了,但我很困惑,因為我感受不到她之前說的,想要透過對話,表達對孩子的愛與關心。整段話語,我聽見母親關心的是功課成績,而且把重點放在期望孩子為下一次考試作更努力的準備。而且聽起來,A並不如她自己所說,是個很能接納孩子成績不好的母親,因為A的字字句句都只在成績上頭打轉呀。

我問A,發生了什麼事?妳想要說的,和真正說出來的,怎麼會落差這麼大?
A愣住了,想了想,她說她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她擔心孩子未來選不到好學校是有的,但那不是她想表達的重點,她真的只想關心孩子的情緒,希望她不要因為成績不好就喪志。

A無疑的是個好媽媽,她想作孩子的依靠,只可惜孩子接收不到她的訊息,因為A的語言裡少了表達愛與支持孩子的訊息。

 

我很愛你,不管你考的好不好,我都愛你

我邀請A當孩子,並且與我進行一次簡短的對話。對話裡,我只表達我的愛與支持,至於成績,我只簡單的詢問「考的好嗎?自己覺得有努力嗎?」當孩子回答有努力,我便給予肯定,並且相信她的努力,也傳遞身為一個母親,會一直支持她,如果遇到困境,我會和她一起想辦法來面對。

對話結束,A震懾了,因為我在對話裡,直接告訴孩子,「我很愛你,不管你考的好不好,我都愛你。」
A說,她長久以來不曾這樣跟孩子說話,當我這樣對著她說話時,她感覺好溫暖,好有力量,而且感覺被愛包圍支持著。
好的對話,是能產生向上的力量的,透過這力量,可以引導孩子去做更努力的表現,因此,孩子教養的信念,我一向是看重她的努力,而不是成績,因為唯有看到孩子的努力,孩子才會感覺自己被重視,也因為自己的努力有被鼓勵了,往後在做每一件事情時,孩子會記住這個印記「努力會獲得好的回應,努力是會被看見的」,孩子就更想去努力了。

 

這是一個永不會改變的正向循環

我想起過去的生命經驗,父母希望我們努力讀書時,說出來的話語,夾雜著不信任,他們總覺得我們不夠努力,總覺得我們可以再努力一點,或者,他們總是嘮叨一陣之後,不忘補充:我說這麼多都是為了你好,我是關心你的,不然我才懶得說你。

但對孩子而言,孩子聽見的是煩躁和嘮叨,而不是被支持,究竟是為什麼呢?這一切都是因為對話的方式稍有差池,聆聽者的感受就會大大的不一樣。無法和孩子好好對話,是誰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問題肯定來自於大人,因為孩子的應對,永遠是學習或模仿大人的習慣而來,身為大人的我們,怎麼能不好好檢視自己說話的慣性與樣子呢。

 

 

李儀婷溝通vs教養部落格 

想追蹤更多李儀婷親子教養文章,請於粉絲頁按讚追蹤

 

 

Photo: shonna1968,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吳佩珊、王信惠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