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德國婆婆:「你有,我也要有」並不是真正的公平

雖然兩個兒子個性「不同」,但婆婆從不比較。婆婆不會對大兒子說:「為什麼你不跟我聊這麼多?」也不會跟二兒子抱怨:「為什麼你意見這麼多,不跟哥哥一樣聽我的?」
  • 文/ 凱若
  • 2017-04-05 (更新:2017-04-05)
  • 瀏覽數13,374

讓手足間不再比較的教養秘訣

有一個以上孩子的父母親,常擔心的就是孩子覺得自己「偏心」。什麼東西總要準備個「每人一份」,甚至切蛋糕的大小都得要很講究。但這樣真的就會讓孩子覺得我們不偏心嗎?

婆婆有三個孩子,其中兩個兒子只相差不到一歲,妹妹則是六年後才出生。他們兄妹之間感情非常好,但有著完全不同的性格與人生的規劃。我曾經問老公:「你曾經感覺到『媽媽比較愛』哪一個兄弟姐妹嗎?」,他十分肯定地跟我說:「我的媽媽完全不偏心,而且從來沒讓我們覺得她站在誰那一邊,或誰一定要讓誰。」,婆婆總是對他們說:「我對你們的愛都是一樣深,你們每個『都』是我的『最愛』!」。

 

「你有,我也要有」不代表真正的公平

這不代表他們什麼東西都「你有,我也要有」,這種「表面的平等」並不會讓三個人就不吵了,反倒很多時候婆婆會依照他們的需要給他們不同的東西,這種「我很特別」的獨特感,才是讓三個孩子和平共處的秘訣。

老公回憶起他們還小的時候,媽媽就很有觀察力,知道他們個別喜歡的活動或東西,總是會準備一些小東西讓他們驚喜萬分。而如果有給A,也一定會給B和C,但不會完全一樣的東西。這也讓孩子們知道,我們都是不同且特別的「獨立個體」。

婆婆的三個孩子雖然都是同個星座,但三人的性格迥異,也因此,婆婆對他們三個人的教養方式,也有所不同。

 

讓孩子知道「我很獨特」、「我很被愛」

過去談戀愛的時候與老公視訊,有時候婆婆會下來到老公住的樓層,拿瓶啤酒要與兒子聊天。那時還是男友的老公跟我說:「我媽媽很喜歡跟我聊天,三個孩子裡頭,他跟我聊最多。」

因為老公已經成年,也是個很好的聆聽者,各種話題他們都能暢談,所以他與母親的關係比較像聊天說地的朋友。到現在就算住在不同城市,他們也同樣會常常視訊,彼此閒聊。

而老公的哥哥個性比較木訥,媽媽對他的角色就是生活上的關心。兩個兒子搬新家,婆婆就有著不同的「幫忙」方式。在我們搬家的時候,婆婆和哥哥來就只過來幫忙我們組家具,因為這個二兒子很有自己的意見想法,媽媽幫忙執行就好(最好別給太多意見)。而哥哥搬家的時候,媽媽就會跟著一起挑家具,安排擺設。女兒的話,當然就是一起逛街談天喝啤酒啦!她們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之一,甜蜜得很。婆婆也很重視「分別」與孩子們的個別互動,一直到他們都成年了,仍舊如此。

雖然老公與哥哥只差不到一歲,好像雙胞胎,但婆婆總讓他們自己決定穿什麼。兩兄弟總有不同的選擇,婆婆也都欣然接受。「獨立的個體」這幾個字,在他們的家裡不是很特別的詞彙,而是天經地義的原則。兄弟間難免會比較,想求勝,但婆婆也總是讓他們知道:有時你贏,有時他勝,這些都無妨,但最終兩人究竟是兄弟,我們總要為家人的成就喝采,為家人的失落同悲。

 

「為什麼你不…...」是關係中最大的殺手

雖然「不同」,但婆婆從不比較。婆婆不會對大兒子說:「為什麼你不跟我聊這麼多?」

也不會跟二兒子抱怨:「為什麼你意見這麼多,不跟哥哥一樣聽我的?」

在婆婆的觀念中,「為什麼你不…...」是對任何關係最有殺傷力的話之一。當父母說這句話,孩子感受到的就是「自己不夠好」,母親寧願有另一個小孩當兒子。這樣的想法一旦在孩子心中發芽,父母說的任何話對孩子來說都是批評,親子的關係很難親密。反而讓孩子喜歡自己的「獨特之處」,好好學習如何發揮它,會讓孩子更獨立,更有自信。雖然德國人很少「直接讚美」,但婆婆會用「分析」的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與他人的特點,從而教孩子要欣賞與尊重對方。

比較之心,人皆有之。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手足的相處之間,去看出「手心」與「手背」的不同之處,分別欣賞他們,才能真正讓手足間彼此互親互愛,又能養育出獨立自信的個體。 

 

 

【凱若媽咪熱銷教養書】
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
博客來購買傳送門>> https://goo.gl/FgGLiI

 

 

Photo:Nick Ledford, CC Licensed.

執行編輯: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