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親手做

之前跟我很熟的男同事澤口最近升職了,他邀請我到他剛買在品川山坡上的別緻老公寓慶祝,賢慧的太太親手烤南瓜麵包,燉了鍋牛肉馬鈴薯。兩個還沒上幼稚園的漂亮女兒,像是從迪士尼卡通跑出來的小公主。


但以往開朗、笑聲宏亮的澤口卻顯得有些不安。聽他細述,才知道他要負責麥當勞的廣告,原來日本麥當勞在市場上拚得很辛苦,快樂兒童餐的接受度不夠高,很難打入親子市場。


這也因為外食、速食文化其實違背了傳統日本家庭飲食的觀念。Focus Group市場調查顯示:「給小孩吃快樂兒童餐,媽媽會有罪惡感」、「親手給家人做晚餐才是理想的好媽媽」⋯⋯,從這類的價值判斷可以知道,對一般日本人來說,速食文化入侵除了讓大眾漸漸疏離稻米文化,更默默挑戰著賢慧媽媽的角色。


當了媽媽之後,在日本墨守成規的民族性下,我被訓練出每帶孩子出門,就會習慣性的觀察四周是否有不友善的眼神或是違和感。我隱約的感受到帶小朋友去速食店解決一頓飯,在社會眼光下就等於是不負責任的媽媽。


在日本,「媽媽親手做」這件事是很重要的。不只是每天晚餐,學校運動會時,媽媽要一早起來做可愛便當。就算學校對街有賣剛炸好的排骨便當,我想也不會有媽媽去買的。因為,親手做才是王道。


上學用的手提袋也是要親手縫,買現成的聽說會讓孩子感受不到媽媽的愛。在日劇裡,常常會有媽媽晚上在縫東西的場景。像是松島菜菜子演的職業婦女,白天是廣告營業課部長,晚上回家繼續縫袋子,結果累到暈倒送醫院打點滴。看到這樣典型的劇情,我總不免感到荒唐和生氣,覺得日本社會對母親這個角色賦予過度的期待,讓人透不過氣。在我的眼中,日本女性實在有點歹命。


心境轉變,因為我喜歡

不過,在日本現實生活中,難以抗拒的是,所有的東西都太可愛精巧了,手工藝品更是不例外。而且,說明書很清楚易懂,初學者很容易上手,讓我躍躍欲試。有一天,我不小心買了幾塊布料,於是竟開始縫起了手提袋。後來,抵擋不住誘惑,居然買了台輕巧的縫紉機。兩位小兄弟也很興奮,一起選布,縫各式各樣的零錢包、束口袋,甚至換下臥房的訂製窗簾,換上我們自己縫的。


更奇妙的是,我好像發現了一方歡樂新天地,原來自己縫袋子這麼簡單又有趣,完成作品帶來的成就感,更令人神清氣揚。百元商店裡有令人愛不釋手的鈕扣、拉鍊、緞帶,令人流連忘返。書店裡專門的手工藝雜誌,每張照片都好漂亮。


問題來了。我頭先不敢把親手做的袋子拿出去,覺得自己好像就要淪為之前曾憐憫過的日本女性,陷入不得不變賢慧的處境。但是,我再想了想,認為要勇敢做自己,我自己手工縫袋子,是因為我喜歡,並不是因為被期待或是受逼迫。在日本跌跌撞撞的生活下來,我終於找到一個讓自己比較舒服的心態:不讓無謂的價值觀去主導我的人生,但也不反射性的過度敏感抵抗。我突然想到,日本的女性也許不認為她們歹命,也許是樂在其中?


手縫袋子讓我開始對「親手」這件事,有了新的思考,更讓我從外食族變成天天煮飯的人,習慣以後,不覺得辛苦,不用半個小時就可以煮好晚餐,餐餐現煮,不吃隔夜菜。尤其是看完「深夜食堂」時,特別想做菜,覺得很療癒。

樂在廚房

親手做菜後,逛街發現喜歡的廚具餐盤時,有理由光明正大的買;看到賞心悅目的餐桌,兩兄弟飯吃光光,讓我更有持續每天做飯的意願和動力;廚房不再是油膩膩讓君子遠離的地方,我努力模仿像家居雜誌般的講究,可愛富士山造型的洗碗海綿、今治毛巾當抹布、看到就會很想洗碗的手套。寧可衣服少買一件,也要把廚房布置得美美的,讓天天親自下廚的自已,享受做菜的空間。


對男孩來說,廚房像是科學實驗室般,米變成飯、水變成蒸氣、高麗菜下鍋變少了,要不就拿磅秤量一個碗、量湯匙、量番茄有多重。孩子們對容量有了初步的概念,知道180cc到底是有多少水。


日本超市的蔬果都會標明產地,就像上堂地理課,其實青森縣有名的不只是蘋果,大蒜也很出名;鹿兒島安納地瓜雖好吃,但為什麼都沒有賣地瓜葉?有時幸運找到台灣產的鮪魚下巴或是櫻花蝦,一定立馬買下、當晚上桌。


我還狠狠的買了很厲害的日本飯鍋,配上新潟越光無洗米,像科學家般精準的加水的分量,香Q的米飯最能讓一頓飯吃得滿足愉悅。這幾年下來,我們家兩兄弟喜歡在家裡吃,愈來愈少在外面外食。親自下廚讓親子互動活絡起來。
偶爾一個人開車經過有得來速的麥當勞,我還是會想買個蘋果派或雞塊,懷念起單身在東京的夜晚。


這幾天,在電視上看到新的麥當勞的廣告,爸爸帥氣、媽媽優雅、小女孩可愛,一家四口和樂融融、開心幸福的在吃漢堡。我想起澤口同事臉上的不安和疲憊,感受到這廣告急著想扭轉日本人對速食文化的印象,不過,或許仍是條漫長的路呢。

 

蔡慶玉
政大日文系畢業,美國南加大(USC)傳播管理碩士,旅日文化教育觀察者。曾任職於東京外商廣告公司、日本政府教育局。現為華視日語文化單元講師、國語日報∕UDN專欄作者、日本交通部口譯導遊專員。著有《奇怪的日本人,奇妙的日本語》、《日式教養不一樣》。育有兩個台日混血兒。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本篇文章出自第期未來Fami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