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單向的指責,才能擁有雙方的共好

你未必會把自己失望的情緒,表達得恰到好處。在過猶不及中,不是傷了對方,就是傷了自己。你所失望的,是對方表現不如你的預期;但在對方的感覺裡,你是在對他的缺點做出無情的挑剔。
  • 文/ 書摘
  • 2017-03-28 (更新:2017-03-28)
  • 瀏覽數6,856

當情人的表現讓你失望,而你又很希望跟對方繼續在一起,該怎麼處理?

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千方百計地明示暗示,希望對方可以改進。只要他願意承諾改進,就可以原諒,然後假裝沒事,繼續愛下去。

天不從人願的是,以上互動模式,很少成功。

你未必會把自己失望的情緒,表達得恰到好處。在過猶不及中,不是傷了對方,就是傷了自己。你所失望的,是對方表現不如你的預期;但在對方的感覺裡,你是在對他的缺點做出無情的挑剔。

例如,他工作忙碌常忘了時間,和你約會時經常遲到,甚至看電影時還分心去看手機,就怕漏掉工作上的訊息。你有你必須的介意;他有他的不得已。你不把話說清楚,對不起自己;把話說得太清楚,對方覺得你小器。

我們都很少有機會碰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情人,你輕輕點一下他的問題,他就很當一回事地道歉、認錯,保證以後絕對不會再發生。如果有幸如此,並非他真的覺得自己有錯到這個程度,而是他真的很愛你。為了讓你放心,你要他做什麼改進,他都願意。

經過幾段感情,逃不過對愛失望的情緒,分手過幾次之後,我們慢慢學會:與其千方百計想改變對方,不如先改變自己。但是,這個道理,從「知道」到「做到」,又是遍體鱗傷的經歷。

其中最難的一點,在於我們對愛情失望的時候,往往是基於「對方有錯」的前提,如果要繼續愛下去,就要想辦法去寬恕對方。

然而,寬恕並不容易。若要剷除寬恕的門檻,必須回來重新設定「對方有錯」的前提,以中立的想法給出一個全新的定義:「對方可能沒有錯,他只是做自己!」我們的包容度將在這裡開展。容許彼此做自己,才能繼續愛下去。

面對愛情裡的種種不滿意或不完美,唯有先願意放下單向的指責,才能擁有雙方的共好。

寬恕,是認為對方有錯;包容,是允許他做自己。面對愛情裡的種種失望的情緒,這是一個很值得練習的課題—不必寬恕,只要包容。你包容他;他包容你。你們的愛,將更寬闊、更長久。

 

面對相處時彼此的困境,只有愛與勇氣可以化解僵局

週末的傍晚,在住家附近高中校園的操場慢跑,聽見幾個學校籃球校隊男同學的嬉鬧。

不知道是為了請客喝飲料,還是哪個傢伙要負責收球衣去清洗,居然很大聲地宣告他們解決事情的方式:「猜拳決定誰先脫?」音量大到連經過他們身邊的熟女,都好奇地回頭看了這幾個體格精壯的男學生,誰會先出糗?

跑到滿身是汗的我,不免為之莞爾。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已經完全離開那個簡單純真的階段,無論碰到哪些難以處理的事情,或沒法決定優先順序,或陷入僵局的困境,只要猜拳就可以決定。各自伸出五根手指頭,隨便比畫一個剪刀、石頭、布的動作,很乾脆地、不拖泥帶水地,而且絕對心悅誠服地妥協,一笑泯恩仇。

在辦公室向主管爭取加薪或升遷,發現情人形跡可疑而要對方招供,夫妻碰到該先買車或房子的抉擇時,誰會先讓步?難道可以猜拳就決定一切?

分享給不同的朋友,回應卻都很近似,他們說:「我也想要這樣啊!」「要是真的可以這麼簡單就好了!」「都是對方太刁鑽,我才被困住!」

當我們不願意改變的時候,總有很多理由讓彼此陷入更深的僵局。面對相處時彼此的困境,只有愛與勇氣可以化解僵局。

另一個假日的傍晚,我在河堤慢跑,看見一個年輕的爸爸,帶著女兒出來玩。父女倆正盡情享受著令人稱羨的天倫之樂,無論女兒在追逐、遊戲,或學騎幼兒三輪車,年輕爸爸手上的DV錄影機始終沒停止操作過。

回程的時候,甜蜜時光結束,兩人竟為了該怎麼回家而陷入僵局。

年輕的爸爸堅持:「妳要自己走路!」

女兒賴皮:「我要你抱我。」

年輕的爸爸開出第二個條件:「不行。我給妳兩個選擇,第一個是自己走路;第二個是妳坐在三輪車上,我幫妳牽車!」

身為旁觀者,我很想為年輕的爸爸鼓掌:加油!不要過度溺愛小孩,從小就要跟她講道理,堅持下去。

沒想到,父女僵持了十分鐘,女兒流下淚說:「你可以抱我一下嗎?」

年輕的爸爸心軟了,伸手把女兒抱起來,用聽起來不像恐嚇對方,只是安慰自己的口氣說:「只能抱一下喔!等一下妳就要自己走。」

這對父女在各退一步之後,找到彼此相愛的方式。夕陽把他們的背影拉得好長,女兒撒嬌地緊緊抓著年輕爸爸的脖子,直到漫長河堤的轉角,都沒有放下來過。

夜幕低垂,星光升起的路上,我一直想著以下這幾個問題:

當我們在愛情中僵持在沒有任何一方願意妥協的場面時,可曾想過,彼此為什麼失去重新再疼愛對方一次的意願或能力?

是因為不想慣壞對方,還是我們愛得不夠深?

抑或恐懼自己會因愛著對方而失去太多的自己?

摘自 吳若權《愛的每一刻,都能安心做自己!》/遠流出版

Photo: Brigitte Tohm,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