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覺察從慣性的密室逃脫

有一些「壞人」是被壞的慣性困住,傷害自己和別人,但是也有不少「好人」是被太好的習慣給綁架傷害自己,比如太有責任感而過勞生病,太注重道德禮教而得強迫症,所以不管好人壞人,如果不能從自己慣性執著的牢籠走出來,其實都不自由不快樂。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有人喜歡咬指甲,咬嘴唇的死皮,有人愛摳腳趾,有人看到捲筒衛生紙如果被亂,就會幫忙撕整齊些,有人用筷子吃洋芋片。還有很誇張的什麼都要對齊,螢幕要和鍵盤對齊、餐巾紙和餐具要對齊、毛巾要對齊、瓶罐也要對齊。書架上的書本會先按照類型分類,再按照高矮排列。鉛筆盒裡的鉛筆也要按照高矮排序。逛街時看到櫃上衣服凌亂,會主動把衣服摺好,這些行為會被歸類成怪癖,但是以當事人來說其實是正常的「慣性」,長久以來已習以為常。

我們也常看到人格特質上的不同,金牛座的人貪財、雙子座善變、巨蟹座固執、處女座完美、天蠍座冷酷、獅子座霸道、水瓶座散漫、射手座白目,這些常見的星座特質,似乎已變成這個人的標籤,有人知道自己這些慣性不好想改,但卻非常難撼動,結果一輩子想改也改不掉,真應驗了那句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有一些「壞人」是被壞的慣性困住,傷害自己和別人,但是也有不少「好人」是被太好的習慣給綁架傷害自己,比如太有責任感而過勞生病,太注重道德禮教而得強迫症,所以不管好人壞人,如果不能從自己慣性執著的牢籠走出來,其實都不自由不快樂。

而且吊詭的是,越是想將這個慣性當作要改正或消滅的對象,我們就會越費力的與它對抗,最後仍然是它獲勝,面對這個超級強大的力量,我們傳統正向的教育似乎是成效不彰,所以目前情緒失控、行為偏差、犯罪事件才會日益高漲,到底什麼的教育可以做到呢?正念覺察(Mindfulness)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這是一種讓人的心回到當下的一種練習和態度,正念覺察如何能鬆動慣性呢?

第一就是正念覺察不把慣性當作是敵人,而是當作朋友,其實慣性也是自己的優點,所以正念覺察不會批判自己的慣性,任何被攻擊的對象都會「反撲」,這是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如果帶著一種接納的心面對慣性,那至少會讓慣性不那麼的僵化剛強。

第二是就是清楚的「看到」慣性當下的自己,這就是新選擇的起點,心理學家發現原來一個刺激到一個反應之間其實還有二分之一秒的時間可以決定,不是立即的反射,所以如果能夠覺察到自己,那麼我們的「覺性」就有機會搶在「慣性」的前面當主人,哪怕是一次或兩次,也是一種慣性的「密室逃脱」,實際的作法是用覺察的口訣─「慢慢輕鬆看」,慢慢放鬆的觀察著當下的自己,你會發現你一次又一次的能夠跳出慣性,可以配合著這個跳脫慣性的指導語練習看看:

第三是即使跳出慣性失敗,也不用批判自己,因為被江山強大的慣性打敗是人之常情,在哪裡跌倒,就在那裡休息一下,然後……再試,又失敗了沒關係再試,只要不批判自己不放棄嘗試,帶著失敗一百次,爬起一百零一次的精神那就成功了。

筆者在教小孩跳脫慣性框架的教學中,常以正念覺察練習引導,再佐以「破框題」讓小孩挑戰,後來發現有不少小孩慢慢能看到框架外的美好風景,有人學會很難的舞蹈動作、做很不想做的家事、面對非常討厭的安親班功課和寒假作業、敢吃原本很排斥的食物、克服上台和比賽的緊張、有人開始敢半夜起來上廁所、幫一些會失眠的小朋友入眠、懂得自省主動向別人說對不起,筆者也在下面提供父母和師長一些破框的思維和題目供參考,期待親子師生共同來面對慣性這個巨大但可愛的怪獸,當一個心靈自由的人。

 

破框思維

-那個人真的有那麼討厭嗎?或是那麼美好嗎?

-星座血型生肖一定要對號入座嗎?

-老師父母和偉人名人講的一定對嗎?

-我只能和某些人當朋友嗎?

-我真的不能原諒那個人嗎?

-我一定要這樣和爸媽、學生、老師講話嗎?

-問題學生一無可取嗎?好學生就完美無缺嗎?

-別人說我不行,我就真的不行?

-書讀得好一定就有前途嗎?

-最討厭的工作(科目)真的把我打倒了嗎?

-我長久相信的理念和宗教信仰一定是對的嗎?

 

破框挑戰題(不能破框去做壞事)

-看從來不想看的書

-看從來不想看的書影片

-用正向的態度對待家人、同學、朋友

-寫出討厭的同學的優點

-改變一下說髒話、批評別人的習慣

-聽從來不想聽的音樂

-吃不敢吃的菜

-吃飯時不玩耍

-用新的角度看原本討厭的科目

-不看電視、不打電動、不上網一天或一週

-覺察吃飯、走路的感覺

-做不想做的家事

-整理自己的房間找出遺失物

-運動減重一下

-用不擅長的手做事寫字(要考慮安全性)

-試著不跟隨大眾的看法

-寫不同字體的字(不是亂寫)

-把字寫端正

-太乖的人試著哭出來、笑出來、或罵出來

-跟家人或老師說我愛您

-告訴自己可以贏,相信自己一次

-接受自己考不好試、贏不了比賽

-試著突破自己的框框題

-主動做覺察練習

-試著原諒一個讓你痛恨的人

-試著體會一下放空的感覺

-其他有創意的方法

Photo: Martin Reisch,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