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找到方向,有時比讀死書來得重要

我認為不管是家庭教育或是學校教育,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與人生方向,透過嘗試、失敗的過程中,找到屬於孩子自己的一片天空。
  • 文/ 周凡
  • 2017-03-07 (更新:2017-03-07)
  • 瀏覽數13,075

有一次周凡受邀至一所國內知名大學演講,會後有許多同學圍繞著我問問題。

其中有一位同學:「我已經大四快畢業了,可是我不知道畢業後我的方向在哪裡?」

我問他:「你當初怎麼會選這個系呢?」

他回答:「當初想說先以選校為主,進去就讀之後,再想辦法轉系。」

我問他:「那後來有轉系成功嗎?」

他搖搖頭:「沒有,進去就讀的第一年有準備,但是沒轉成功,第二年就放棄了,就一直讀到快畢業。」

我問他:「那你畢業之後是想再繼續升學,還是當完兵投入工作呢?」

他回答:「我也還在思考,不過如果繼續升學,我一定會唸我喜歡的科所,因為我已經浪費了大學四年的時間了。」

我笑笑跟他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你這四年並沒有虛渡,你只是花了四年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就像你說的,如果要繼續升學,一定要唸自己喜歡的科所,大學四年或許是個嘗試,經由這個嘗試讓你更加確定自己的興趣所在。」

這幾年我有機會巡迴全國各大學演講,我發現有很多同學都是當初分數到哪裡就去唸哪裡,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或是興趣是什麼?甚至到大學畢業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對於未來充滿了無力感。

而讓我更覺得很奇怪的是,從國中到高中不是一直都有相關的多元性向測驗,那這些年的測驗探索怎麼沒有幫助到這些孩子。

最近高中學測成績揭曉,我聽到有很多的同學都面臨一個抉擇,到底是選校不選系?還是選系不選校?

我都會很慎重的跟這些同學說:「除非你有很強的毅力,那你可以嘗試先選學校,等到進去後再參加轉系考試,如果沒有很強的動力,與其浪費四年讀一個自己沒有興趣的科系,倒不如當初選系不選校,選一個自己有興趣的科系,才不會白白虛渡了四年的光陰。」

而且現在整個社會的思維,都已經逐漸在做改變,不再是以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整個社會對於專材的渴望已經越來越高,以前公司對於新進人員有三個月的訓練試用期,現在很多公司的態度是希望,你一進來就開始發揮你的專長。

我認為不管是家庭教育或是學校教育,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與人生方向,透過嘗試、失敗的過程中,找到屬於孩子自己的一片天空。

倒著看人生影片:自己的天空

Photo: Markus Spiske,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