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媽寶,我可以自己來!

我們不會因為交了朋友而認為父母不重要,只是有時難免忘了父母的存在,父母也年輕過,也能理解你的小任性,他們能給你的會比你想的還要多。

文│南琦  

讓別人了解自己

年輕的我們漸漸試著做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的特色,是青少年階段正要學習的目標,不想當媽寶,只是為了要與家人有區隔,不代表該把家人推得遠遠的。

你想要得到團體的友誼得到安全感,同時又想有自己的特色與眾不同,但並不想自以為是,在個人與家庭、個人與團體之間,這尺度該如何拿捏?真是個傷腦筋的事。

 

自我發展與家庭之間的掙扎

就發展心理學的歷程來看,歸屬於某個團體,對於個人自尊的建立是很重要的,相對的與父母之間就變得疏離,相處上出現一些衝突。

此階段家長的共同心聲是:低年級時,小孩覺得我是「神」,什麼都知道;高年級時小孩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漸漸覺得我「說什麼都是錯的」,到了國高中之後,遇到許多麻煩事要解決,才重新發現「原來我還是他的爸媽」。

對許多12-16 歲的青少年來說,雖然屬於某個團體是件重要的事,有些人甚至擁有一個以上的小團體,當團體人數愈多,代表他須背負的團體壓力就愈多。所以儘管人多有安全感,但同時代表要失去某些自主性,這時背後父母穩定而持續的關懷就變得重要。我們不會因為交了朋友而認為父母不重要,只是有時難免忘了父母的存在,父母也年輕過,也能理解你的小任性,他們能給你的會比你想的還要多。

 

加入同儕的代價

這時期朋友雖然愈交愈多,卻可能會有愈寂寞的感覺。同伴和你一樣同時在學習如何凝聚友誼並建立個人的界線,學習過程不盡然都是順利的,有時候你會有被排擠,被批評的感覺。同伴的起鬨有時並沒意義,只是想讓人注意或者展現自己的與眾不同而已。如果你因此而在意,並決定不再相信朋友的話,就會讓你更難以交到朋友,成為憤世嫉俗的人。

其實同伴不喜歡的是,屬於朋友之間的話題或口角,有人會動不動就把父母搬出來,說什麼「我要去跟我媽說」、有爭執就推父母來興師問罪等等,屬於同儕的問題,應該要回到同儕之間來解決,而不是依賴家人,像個長不大的小孩。

聽家人的話不是遜,而是尊重與愛,你可以參考父母家人的觀點,但要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決定,你可以放心的是,不管你是怎麼想的,你的朋友都會跟你想法相去不遠,總能找到支持你的人。

 

青少心理學:從家庭出發的愛與被愛

青少年階段在生理、心理發展上,對人際關係的解讀與能力深受家庭關係的影響。家庭是人際關係的基礎,體質好的家庭關係,發展出適應良好的人際網路的機會比較大,反之,則因沒有好的體質而需要加倍的後天努力,更多跌跌撞撞的辛苦。

心理學上強調家庭互動與關係重要性的結構派家族治療,認為人不會只有「一個」人,人包含所屬的系統,以及系統流動形成的「關係」,甚至更可能影響我們成為一個人。不管西方社會再怎麼強調獨立自主,依舊逃不出人際的手掌心,更何況是重人際的我們。

許多研究都指向,家庭問題比同儕問題更能決定青少年是否會憂鬱,也就是說,如果家庭支持的穩固力量夠強,孩子就有足夠的抵抗力面對外面的風風雨雨,也比較不會擁有讓自己陷入麻煩的人際關係。

根據結構派心理學家米庫契(Joseph A. Micucci)的看法,當青少年出現問題時,有四種缺乏建設性的家庭互動會使孩子的情緒問題更加惡化:糾結,疏離,父母未解決的衝突,錯誤的努力方向。

1. 糾結(Enmeshment):一遇到問題就反應過度神經兮兮,例如發現孩子開始「叛逆」,就忙著處理表面的行為問題,忘了每個人都有這個階段,也忘了當年的自己也許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來調適。

2. 疏離(Disengagement):父母不直接處理問題,而是要求其他人(例如其他家人,學校或醫療機構)出面解決,忘了強化彼此關係也是解決問題的力量,把改變的責任推給外人,反而與孩子更疏離。

3. 父母未解決的衝突:原本就千瘡百孔的夫妻關係,一發現孩子的問題必定各自用自以為的方式來處理,兩方步調肯定不一致,甚至會使原來的問題惡化。

4. 錯誤的努力方向:有些情況是夫妻雙方沒問題,但自以為的好意,例如想以激將法來「激勵」小孩卻得到反效果,反而使小孩更挫敗,更有罪惡感。

 

父母的焦慮不會比孩子少

許多孩子的發展階段也正逢父母中年的發展危機階段:更年期,父母自己面臨的挑戰與焦慮不會比孩子小,何況他們還必須同時「像個」父母。

大人的挫折投射是一種潛意識的防衛機制,指的是把自己難以接受的部分轉嫁到別人身上,例如無法接受自己脾氣,就把脾氣投射在孩子身上;又例如某個無法升遷的父親對自己有成就上的焦慮,於是加倍施壓在孩子身上,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份外要求孩子成績要好,一種藉由責難別人來免於責備自己的防衛舉動。

這種防衛通常不健康,因為大人逃避面對自己內在的感受,把問題丟給不相干的孩子,所以幾乎可以預期的是,大人愈希望孩子成績變好,他愈是會逃得遠遠的,甚至念書念一半直接輟學跑去打工,直接挑戰老爸的底限。

如果不是大人的任性指控,而是孩子的某些行為引起家長反彈、大人口中所謂的「叛逆」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現代孩子的隨心所欲,沒考慮到他人立場,在大人眼裡看起來就是不聽話不受教。還有一種則是明知道大人的底限仍刻意違背大人,這樣的叛逆在家庭結構學派來看,其實是另一種依賴的形式,因為他(她)必須要有一個叛逆的對象(如果沒有想尋求關注的對象,要叛逆給誰看呢?),這樣的叛逆其實背後是想要一份緊密的關係,不管這種緊密是不是健康的。

我在門診中看了許多不快樂的孩子,看到孩子不當承受了家人情緒,被送來門診做所謂的心理治療,心裡總是想著,以孩子微薄的力量到底能改變多少?也許在治療室裡被支持,被激勵了,但離開治療室之後那力量可以持續多久?

我也不想苛責父母,畢竟這也是我現在扮演的角色,所以我更懂父母的不易與為難,站在父母與孩子中間,我一方面覺得心疼,似乎看到了那個當年被莫名責罵的我,所以我想幫孩子打氣,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看到自己也有力量。

摘自 南琦《別叫我屁孩,我可以自己來》/華文精典

Photo: Kars4Kids Car Donation & Educational Programs,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填問卷
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