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複製大人的情緒處理模式:別讓孩子只記得你失控的樣子

不少父母會說:「我講了很多次不行,孩子就是不聽話,我能怎麼辦?」他們沒想過,也許正是因為他們說了太多次的「不行!」「不可以!」,所以孩子已經對這個字徹底免疫,完全無感。

別讓孩子只記得你的失控情緒,而不是他犯錯的行為

即使是經歷豐富耐心十足的德國幼教老師,也難免有因為孩子各種不定時的狀況被惡整得人仰馬翻的時候,當孩子說要上廁所卻把整筒衛生紙塞進馬桶裡,馬桶因阻塞而使得整間廁所大淹水,當孩子把木質地板當作畫紙塗滿水彩顏料,以上種種時刻請你相信,德國人沒那能耐優雅的讚美孩子說太有創意了,他們通常只會閉上雙眼,嘆口氣說「請告訴我這不是真的!」

對於孩子錯誤的行為,德國人當然會生氣,只是不會讓生氣的情緒過度外顯,除了不體罰、不大吼大叫的怒罵孩子,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必須讓孩子看到自己犯錯後的結果,才是有效導正孩子的行為的方法。不少父母會說:「我講了很多次不行,孩子就是不聽話,我能怎麼辦?」他們沒想過,也許正是因為他們說了太多次的「不行!」「不可以!」,所以孩子已經對這個字徹底免疫,完全無感。

譬如說很多幼齡的孩子會有一個階段很喜歡亂丟東西,當爸媽說了好幾次的「不可以亂丟!」,幼齡的孩子可能無法直接從話語去理解為什麼不可以亂丟,這時如果爸媽換個方式,每次孩子亂丟玩具或餐具時,請他自己把丟的東西撿起來,孩子便容易理解到「自己丟的還得自己撿」的行為後果,這會比說了無數次的「不可以」來的更有效。

舉一個幼兒園的實例來說,每天的音樂律動時間,我們都會放些孩子喜歡的音樂讓孩子在教室裡隨興跳舞,對四歲以下愛跳愛動的孩子來說,這是他們最喜歡的室內活動之一。不過,常常音樂一放下去,孩子跳著跳著會興奮地開始追鬧起來,當然幼教老師都會告訴孩子在教室裡只能跳舞,不要互相追著跑,因為最後一定會有人跌倒大哭,卻有幾個孩子老是一玩就忘了教室裡的常規,這時候我們只要孩子又開始追鬧,就會按下音樂停止鍵,孩子一聽到音樂都會靜下來看發生什麼事,我們就會再說一次「你可以跳舞,但是請不要跑,不然沒有音樂。」幼教老師很清楚,「不行!」「不可以!」要是說得太頻繁就會失效,不如直接按下音樂的停止鍵,幾次下來孩子便會得出「我跑的話音樂會停止,活動就此結束」這樣的結論,便會減少重覆犯錯。

這樣的處罰方式對這年紀的孩子必須「快且短暫」,也就是說孩子跑時,音樂必須馬上停止,卻也不能停止太久,因為你必須很快地給孩子一個能夠重新表現的機會,來幫助他們記得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通常兩三次過後,孩子就會懂得如何必須遵守定下的規矩。只是,有時孩子也會故意試探底線在哪裡,想知道自己有幾次機會可以被原諒,這時大人便必須視情況來決定當天要不要徹底停止活動,讓孩子學習自律。

反之爸媽以打罵的方式管教孩子,孩子往往會聚焦在爸媽的憤怒情緒,腦子裡只記得當時爸媽的嘴臉看起來很嚇人,壓根忘了自己到底犯了什麼錯。德國人認為,要改變孩子的錯誤行為,就不能以同樣錯誤的方式去強壓孩子,打罵教育也許可以一時制止孩子犯錯,無形中卻加深了孩子負面行為的強度,因為六歲以下的孩子隨時都在模仿爸媽的一言一行,當然也包括了他們在面對壓力時的情緒表達方式。

 

期待孩子有高情緒智商,爸媽要先和孩子的感受同步

因此,期待孩子有高情緒智商,爸媽在孩子犯錯時,不妨靜下心瞭解背後的原因和動機,先與孩子的感受同步,就能在孩子犯錯時,更有技巧的處理問題,而不完全被自身的情緒左右。但這並不表示,身為爸媽就得隱忍自己內心已經快要失控的情緒海嘯,相反的,孩子必須知道爸媽也會有生氣的時候,才能正確明白自己行為的對錯,但不建議家長透過打罵來讓孩子意識到爸媽生氣了,家長不妨以嚴肅地語氣向孩子說「爸爸/媽媽現在真的非常生氣。」通常兩歲以上的孩子,已經都能從臉部表情和說話的口氣來辨別他人的情緒。

處理情緒的方式常常會累積為一種習慣,看不過去就開罵,講不聽就打,一旦負面情緒已經會主動引發某個反射動作,自然很難理性教育孩子。以情緒主導的教養方式,常常也會在孩子大了之後引起他們情緒化的反抗,所以爸媽如果能夠以嚴肅且堅定的語氣向孩子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孩子便容易內化這套情緒管理模式,培養出面對高壓情境的應對能力。

 

體罰,從來不應該是教育裡的一種手段

德國早在七十年代學校裡就已禁止使用體罰,在西元兩千年更以法律明文規定禁止家長對小孩使用體罰。在德國,對小孩使用暴力已經被視為是一種犯罪行為,老師會被即刻開除,一丁點的轉圜空間都沒有。

我不贊成體罰的原因,倒不只是因為德國法律全面禁止教師和家長使用體罰,所以我不得不遵守法律,我不贊成體罰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從學生到成為教師一路上徹底明白體罰的這手段,以教養的長遠角度來看,不正確,也不怎麼有效。

有些人認為適度體罰如打手心或是青蛙跳是可以被接受的,因為孩子就是皮到講不聽,不打不會怕。我承認,體罰固然可能嚇阻孩子再度犯錯,但是對於部分個性特別倔強的孩子,體罰真的嚇唬不了他們,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因為嚇阻的強度會逐漸削弱,所以體罰並無法持續奏效,爸媽可能會發現孩子越打越不怕,這時的標榜理性的「適度體罰」就很容易失去分寸,最糟的是會傷害親子關係,所以我反對體罰。

最常見的情況是,多數家長在開始體罰孩子之後,便很少會再重新思考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幫助他們跟孩子找到彼此的連結,於是講了幾次聽不懂就體罰,而不是換個方式去管教,換個說法讓孩子聽得進去。

教育本來就是一條漫漫長路,想與孩子建立一個可以互信溝通的正向關係,必須從互相理解開始。在台灣的執教生涯中,我曾經帶過好幾個不服管教所謂行為偏差的問題學生,他們有的在課堂挑釁甚至辱罵老師,還有的會跟老師打起架來,每次教務跟我說這些學生可能要轉到我的班上來,請我先瞭解一下孩子之前的行為狀況,通常我都會說沒有必要,等孩子到我班上我就會明白了。因為我盡量避免還沒見到孩子本人,就給孩子貼上標簽,我想以自己的觀察重新認識這個孩子,也讓孩子有機會去信任一個老師,而這些孩子後來都跟我處得很好,學習的態度也變得積極,我卻堅持不體罰,因為我太清楚這些孩子絕對不怕打,就像小時候的我一樣。

從一次又一次的經驗中,我印證了一個信念,在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前,我得先安撫好自己的情緒,把自己抽離傳統上對下的教養窠臼。跟孩子談,有機會就跟他們聊聊,不要等孩子犯錯才來說教。我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底層去理解他們的行為,在過程中我也更認識自己的思考死角,唯有這樣,才能找到機會在他們偏離軌道之前,追上去,指引至正確的方向,而這沒有信任關係是絕對做不到的。

忙碌的現代家長最欠缺的就是時間,所以很常期待能有一個快速奏效的方法來改變孩子的錯誤行為,體罰似乎成為一種必要之惡的教養手段。但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貪圖捷徑,除了愛與瞭解,從來沒有萬靈丹。很多教養方式不是沒有效,只是需要時間和耐心去看到改變。用體罰去導正行為,似乎過度簡化孩子犯錯行為的原因,認為孩子就是不知道害怕才會再犯錯,長期下來反而會把親子關係關係逼進死胡同,因為多數人在體罰孩子的時候,很難不摻雜個人情緒,看著爸媽盛怒的臉,孩子怎麼能理解你是因為愛而打!

摘自 莊琳君《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野人文化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相關文章...

1.父母的情緒攸關孩子一生
2.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功課:處理生活中的煩惱、紓解情緒困擾

Photo: AngryJulieMonday,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曾琳之、黃晨宇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