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自己的心

看待孩子交往異性的態度,我一向主張以陪伴信任代替禁止管束。新時代的父母要學會專注的陪伴,不必曉以大義,當孩子的心事被聆聽、心情獲得疏解,孩子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會找到幫助自己離苦得樂的資源。

有一天我晚上回到學校辦公室,經過操場看到一個小男生坐在樹下哭泣,原來他與小女朋友分手而非常難過,他傷心的說:兩人相處的美好時光從今後就沒有了。

我坐在旁邊聽男孩述說,中間偶爾提問,「如果重來一次你會怎麼做?」然後,我也分享了自己一些曾經有過的經驗,告訴他也許明天對方就會回心轉意,即使對方沒有回頭,也是有了一次學習和經驗。

孩子啜泣一陣子,然後慢慢擦乾眼淚,就說他要回去了。我看看時間,大約陪他坐了四、五十分鐘。三天後,我看到他在操場打籃球,問他好不好,他說很好。分手的難過早都忘了。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交往異性的態度,我一向主張以陪伴信任代替禁止管束,而且愈早開始沒有壞處,即使遭遇失戀或分手,別小看了孩子的復原力,十幾歲的孩子需要的修復期,男孩快則三天,女孩至多三週。更重要的是,家長大人們想想看,我們一般交友往來都要有很多觀察和練習了,更何況是交異性朋友?

我在我大女兒十六歲的畢業舞會,告訴她保護自己不受傷是自己的責任。所謂保護自己,不單指身體,還有心靈。在一段關係裡,能夠健康的離開,且對於之後的關係發展有更正向的認識,更有愛人的本事和能力去愛另一個人,這才是真正幫助孩子面對感情的課題,而不是一昧圍堵規誡。

人與人的相處有細緻的感受,源自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同,形成不同的觀值觀和習性,戀愛時多少帶著幾分盲目和保留,中間的細節需要時間去理解,要學習從自己的經驗去設想要問哪些問題來深入認識對方,合不來就會選擇淡出、分開,避免陷入太深而落入痛苦的迴圈。所以父母要做的事是教孩子怎麼交朋友、怎麼保護自己,願意傾聽孩子的感受和想法,適時分享自己的經驗而不強迫照單全收。

大人會擔心也是天經地義,畢竟身為父母,牽掛孩子是天性。但關心的方式可以改變,讓自己有力量給出空間去尊重生命的成長和變化,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情感上的支持。

小孩子談感情,從某些大人的眼光來看,就是一些狗兒咬巾巾的鬥嘴玩鬧,但在孩子的眼中,似乎那就是天大的事。所以事情的複雜糾纏厚度不同,但感覺是一樣的。

新時代的父母要學會專注的陪伴,不必曉以大義,毋須諄諄教誨,當孩子的心事被聆聽、心情獲得疏解,孩子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會找到幫助自己離苦得樂的資源。

夏杯的關係動力學院

Photo:Mitya Ku,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曾琳之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